孙江涛:创业15年,我的成功与反思

2017-07-12 16:43孙江涛
家庭服务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品线教训稳定期

文|孙江涛

孙江涛:创业15年,我的成功与反思

文|孙江涛

编者按:孙江涛先生是连续创业者当中的代表,成功创办了5家公司,其中一家公司成功上市,一家公司被新美大并购。本文记录了他创业15年来的一些感悟,这当中有成功者的经验方法,也有失败者的反思教训。

三点失败教训

回顾自己这十几年来的创业经历,我觉得特别符合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则昌,逆则亡。”因为我的每一次创业都基本踩在了时代的大势上。

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写书,赶上学计算机热,所以赚了一些教育培训的钱。做SP(移动服务提供商)又站在中国手机快速成长的风口上,什么都不干就有10倍的成长。之后我做的神州付又赶上游戏行业成长的机会。钱袋宝则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虽然我做了5个成功的项目,然而背后也有十几个大家没有看到的项目死掉了。在此,想分享自己这十几年来创业路上总结的成功的方法与失败的教训。

先分享失败的教训,如今我将自己过去犯的错误总结成这三点:

第一点,创始人之间的失衡。2000年,我创立了一家叫易特网联的公司,我们当时主要有4个创业伙伴,其中我拥有30%的股权,运营总监有30%,技术总监有20%,还有一个朋友有20%的股权,日常经营这个公司的主要是我们几个人。现在看来,这种股权结构其实是有问题的,有时候他们意见一致,就会把我给孤立了。

长此以往,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合作的基础就会出现裂痕。而且大家会在平衡相互的关系之后,再去处理内部的问题,这会耗费很大的精力。我们三个人经常吵架,最后只得散伙。

第二点,项目和人员的失衡。对外承接项目为易特网联的核心业务,这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比如,突然接到几个大客户后,我们的研发力量会明显跟不上,就急着去招聘很多开发人员。

这个项目做完后,不知道下一个项目会什么时候来,而公司需要花很多钱去养这些开发人员。项目和人员两者之间一旦出现不平衡,公司就会陷入现金流比较紧张的状态。所以,创业者尽量不要去做项目型的公司,而是要做运营型的公司。

第三点,贪多和贪大。2008年开始创立钱袋宝时,我们把自己定义为中国移动支付的小中市场的领先者。之后,我们发现移动支付市场空间非常大,机会非常多,我们便不停地增加我们的产品线,最多的时候,我们把现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品线全都做了。当时,整个公司300多名员工被分摊到大概六七条产品线上,每个产品线的人可能也就二十多人,但是大的竞争对手却有上千员工在做这些产品线。

后来我发现,把300个员工聚焦在一两件事的时候,无论从研发和服务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就砍掉了很多的产品线。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大概付出了两三千万元投资成本和两年多的时间成本。所以,初创企业在产品线上一定不要贪多和贪大,要聚集精力做一件事情。

一个感触

这些年,我还有一个感触——企业发展中的各个阶段虽然不同,但始终都应处于连续创业的状态中,具体来说有这两点体现:

第一点,早期阶段的公司失败风险最高,创业者要从试错中不断反思,提升格局。

我观察过许多不是特别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他们身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次创业的企业规模都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其实,在失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关键在于创业者是不是把过去的教训真正好好地总结和吸收了,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问题。

第二点,公司进入成长期后,绝对不能高枕无忧。

这个阶段,商业模式或者说业务模式差不多稳定下来了,我们也可以认为公司进入了发展的稳定期。这时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把这个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维度。这是比较挑战创业者的阶段,要注意方向选择的问题。

在稳定期,创始团队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肯定会有犹豫和纠结,处于在分岔口的状态,这个阶段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二次创业的筹备。二次创业并非是重新做一个公司,而是指进入稳定期的公司必须要居安思危,考虑如何让公司在更大的方向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公司处于稳定期时,一定要不断地思考企业在下个阶段可能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否则这个企业很可能一年半载之后就倒闭了。

“1+1+1”方法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过去成功的经验方法通常是先找刚需,再做快速尝试和迭代,然后决定放弃这个方向还是增加投入,我们通常把它称为“1+1+1”,具体到选择方向上来说就是:

第一个1,要有一个好的刚需;

第二个1,团队确实有相关能力,做得了这件事;

第三个1,这件事有机会盈利或者说有盈利模式。

“1+1+1”还有另外一个理解:就是在最小产品迭代的过程中,基本上3个人的搭配就可以对这个事情做一个验证。这3个人包括技术、产品、销售,我们先投几十万试试,试成了就加大投入,把这个模式复制出来。如果不成功就迅速关掉,几十万是试错的固定成本。

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这套方法论对于做成一个项目的成功概率是比较高的,但我们最近也在反思这个方法论的局限性,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可能会限制做成更大事业的可能性。

如果创始团队过于注重公司盈利能力和眼前的情况,还会带来另外的失误——导致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局限。你的公司在做了三两年之后已经是市场当中的佼佼者,甚至占有50%的市场份额,却发现市场不再增长了。你想再往别的方向做,发现也没有什么方向了,过去积累的资源在新的方向上也没有很大用处。

实际上,我觉得做得很成功的企业,他们都是有一种使命感的,在这方面是我们所欠缺的。以前我们没有在如何为用户提供长期的、有价值的服务上想太多。

我们大多是从一个更简单、更淳朴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是不是满足了刚需?当满足刚需后,我们考虑的是能否卡住这个位置,并且卡住这个位置用户愿不愿意付钱,如何赚更多的钱?当盈利这件事和用户的长远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会选择保持公司有更好的回报率,以及有更好的利润水平,不太会去考虑用户的深层次感受。

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反思,也是公司间彼此形成指数级差距的最重要的地方。如果你想做成事业,就要更多地为别人着想,站在整个价值链上全面去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平衡,而不是仅仅想着团队、企业、股东和创始人。

心要更大一些,容得下理想和追求,也容得下用户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矛盾。只有他们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这可能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利他精神的力量。

(孙江涛,神州付行政总裁 ,创立了信和云、闪电借款、钱袋宝等企业。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实践,在电子支付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行业经验。)

猜你喜欢
产品线教训稳定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教训
4K产品线的全面展开 专访明基高级产品经理刘茂瑞先生
力帆新能源产品线全面转型
Reynolds确定2019年轮组产品线,覆盖主要产品类别
发展电商需要了解的那些事之产品线上营销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