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感染科病房转床中的应用效果

2017-07-12 13:38朱正云赵巧娣杨春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品管圈病房流程

朱正云 孟 卉 赵巧娣 杨春伟

·护理管理·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感染科病房转床中的应用效果

朱正云 孟 卉 赵巧娣 杨春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感染科病房转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状调查收集2015年1~6月共203例次转床事件中不完善例次情况,对转床不完善例次中的转床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发生频次高且安全威胁性大的项目进行柏拉图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及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转床不完善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5年7~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感染科病房转床不完善发生情况低于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病房转床的不完善率,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品管圈;转床;护理安全

转床是临床较常见的护理工作[1],转床项目多达28项,转床后需要核对和更改信息较多,如果未及时查对、更新或更新不全将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如何把转床后发生患者信息错误的风险降低到零是护理安全管理中必须思考的问题[2]。我科为感染科病房,因病种特点、隔离要求等因素,导致转床活动比一般病房更多。2015年7月起我科运用QCC质量改进工具,开展降低病房转床不完善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实际开发床位44张。共有护士18名,年龄20~45岁,平均29岁。学历:本科7名,大专11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9名;护龄1~25年,平均7年。2015度床位使用率为96.80%,现状收集了2015年1~6月203例次转床为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7~12月162例次转床为品管圈活动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转床不完善率的变化情况。

1.2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圈名和本次活动主题。组长由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度、协调和统筹,护士长和另1名主管护师为副组长,负责协调医疗、护理工作,修订流程和组织培训;其余护士为小组成员,负责查检、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和统计等,小组活动每2周1次,经全体圈员打分圈能力为75.40%。

1.3 活动步骤

1.3.1 现状把握 制定查检表,以“5W1H”的方式,即何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方法(how),全员分工收集资料。由责任班、办公班护士共同配合收集2015年1~6月203例次转床事件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层层分析, 得出转床不完善为22例次,转床不完善发生率为10.84%。在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而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要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即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3]。针对感染科转床不完善的原因进行百分比统计,绘制出柏拉图,发现因人员因素导致转床不完善7例次(31.82%),因环境条件因素导致转床不完善5例次(22.73%),因时间因素导致转床不完善4例次(18.18%),因制度流程因素导致转床不完善4例次(18.18%),因其他因素导致转床不完善2例次(9.09%),根据帕累托80/20法则[4],把人员因素、环境条件因素、制度流程因素作为本次改善的重点,见图1。

图1 改善前影响感染科转床不完善因素的柏拉图分析

1.3.2 制定目标 关注转床安全问题,根据目标值计算公式[5],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0.84%-(10.84%×90.91%×75.4%)=3.41%,将总目标设定为2015年7~12月转床不完善发生率小于3.41%。

1.3.3 分析确认主要原因 分别从人、时间、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1)人。年轻护士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经验不足,安全意识差;医、护、患三者之间缺乏沟通,医护转床信息不统一,患者自行提前发生转床活动;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及时配合更换腕带,导致转床时遗漏。(2)环境条件。环境局限,布局结构不合理,病种特点及隔离要求导致转床频繁;转床工具不完善,部分病床较旧不带轮子,转床困难,效率低。(3)时间。转床活动没有统一时间集中完成,时间迁延过长,随意性大;上午班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工作繁忙,转床时间选择不恰当,工作量密集时段转床易致失误发生。(4)制度流程管理。床位管理缺乏远期规划,转床流程培训实效性差,流程过于笼统,职责不明,转床项目中口服药存在办公班与治疗班职责不清,而入册病历存在责任班、办公班与医师三者职责不明确,转床项目过多,且随着信息化发展不少信息、检验项目更新较快,护士记忆困难,转床结果无人核查,并且缺乏核查工具。

1.3.4 制定对策及实施 (1)加强年轻护士安全教育及实战型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重视转床不到位所导致的隐患和不良后果,善于总结分析解决问题。(2)床单元统一配置带轮子的床,减少护士转床搬运工作量,同时避免重症患者或不能下床行走患者转床搬运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加强床位规划管理,做好医护沟通,针对患者病情特点、隔离要求结合客观环境,从入院时加以评估,安排适宜床位,尽可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转床活动的产生。(3)明确转床统一由管床医师下医嘱,医、护、患三方沟通到位并确定一致的转床时间,必须患者在床时才可转床,患者病房身份确认信息:腕带、床头牌、患者本人三者必须同步到位;非特殊及紧急情况下所有转床时间统一定为下午午间护理时间段,这样一来,不但需要后勤人力及工具协助时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而且避免上午护理工作密集时间段转床,减少转床不到位发生风险。(4)修订转床流程并明确职责,规定转床项目中口服药由治疗班护士负责,入册病历由办公班护士负责;制定“转床核查表”见表1,明确各转床项目责任人及转床项目时序表,避免转床过程混乱及转床项目不能全部及时到位而导致转床时间迁延过长或部分项目遗漏,护士无需记忆复杂的转床项目,只需根据自己的班次使用核查表核对自己负责的转床项目打“√”,规定接受床位的责任护士为转床项目总责任人,积极预见和避免风险发生[6]。

1.4 效果评价 调查2015年7~12月(品管圈活动后)162例次感染科病房转床中转床不完善发生情况,并与2015年1~6(品管圈活动前)203例次感染科病房转床中22例次转床不完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感染科病房转床不完善情况比较(例次)

注:品管圈活动前感染科病房转床不完善22例次,其中人员因素7例次,环境条件因素5例次,时间因素4例次,制度流程因素4例次,其他因素2例次;品管圈活动后感染科病房转床不完善4例次,其中人员因素1例次,环境条件因素1例次,时间因素1例次,制度流程因素1例次

3 讨 论

转床活动流程复杂,项目多杂,参与者较多,大大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及工作风险,对科室而言转床越多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多,科室的管理不仅要靠护士长,更需要全科人员的共同参与,品管圈作为一种加强管理的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深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7]。品管圈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平台。这次活动全体圈员积极参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针对病房转床的各个环节及步骤制定对策,并逐一落实。转床活动广泛存在于各家医院各个病房,最终将新修订转床流程及“转床核查表”进行全院推广使用,达到标准化。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使复杂忙乱的转床活动变得井条有序,使转床活动的质量得到及时核实确认,避免因转床不到位所导致的各种差错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安全。同时,促进科室医护团队建设,增加科室的凝聚力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及有效和谐的医护患沟通让患者更安全、放心、满意,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本次品管圈活动也存在尚需完善之处:部分圈员的能力有待提高,分析问题不太全面,存在一些遗留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将“转床核查表”纳入科室常规使用表格,并根据信息系统更新适时进行调整,加强护士培训及推广,让护士形成使用习惯,体会到使用“转床核查表”的方便与安全,最终使病房转床不完善率为零,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和质量。

[1] 金葵花,刘杰玲,韩 静,等.转床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0,25(5):77.

[2] 汪 晖,黄海珊,邹 建,等.照护群集管理在防范转床信息错误风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0A):2605-2606.

[3] 刘庭芳,刘 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9.

[4] 任 伟.帕累托法则在企业医院医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47-48.

[5]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9.

[6] 伍少梅,李么琴,梁惠兰,等.加床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143-1146.

[7] 陈晓华,王 立,陈 群,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外出检查运送安全的保障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58-59.

(本文编辑 白晶晶)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ward bed transfer of infection department

ZHU Zheng-yun,MENG Hui,ZHAO Qiao-di,et al
(Lianyun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Lianyungang 222002)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ward bed transfer of infection department. Methods: The imperfect cases of 203 bed transfer event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through status investigation, and the bed transfer items with imperfect bed transfer cases were analyzed to find out the items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great safety threat for Plato analysis, so as to find out the main reason, establish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and compare the occurring of imperfect bed transfer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carrying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Results: After carrying out quality circle control activities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5, the occurring of imperfect ward bed transfer of infection depar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carrying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erfection rate of ward bed transfer, avoid the occurring of nursing error, ensure nursing safety and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circle;Bed transfer;Nursing safety

222002 连云港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朱正云: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2016-11-16)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8.052

猜你喜欢
品管圈病房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