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

2017-07-12 13:39罗湘宁马春英唐婷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血源性防范措施手术室

罗湘宁 马春英 唐婷婷

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

罗湘宁 马春英 唐婷婷

目的:探讨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防范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评分以及职业暴露情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个月,护理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器具的严格消毒、严格隔离、安全处置废弃物、职业暴露的处理、乐观情绪评分高于干预前 (P<0.05);护理人员的锐器损伤人次、血溅皮肤黏膜人次以及HBsAg阳性者等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防范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行为,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执业安全。

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救治的重要场所,护理人员与锐利的剪、刀、缝针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接触频繁,属于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精细化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繁重、节奏紧张,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接触到血源性转播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等[1]。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也给日常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因此,做好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科室于2015年6~9月对4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防范措施,以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手术室护理人员,纳入标准:(1)均为在岗护理人员。(2)已经取得执业证书,为在编护理人员。(3)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其工作性质为不需要与患者沟通的护理人员。(2)产假和病假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为(32.5±2.4)岁。职称:护士25例,护师12例,主管护师及以上3例。学历:中专2例,大专6例,本科30例,硕士2例。护龄:≤5年2例,6~10年10例,11~15年18例,≥16年10例。

1.2 防范措施

1.2.1 加强培训 由护士长组织,通过宣传资料、相关专著以及影音资料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加强对护士标准预防知识培训,主要包括:锐利器具等操作规范、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日常工作中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培训。

1.2.2 建立合理有效防护制度 完善职业预防措施:(1)规范日常工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科室定期考核。(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对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接触高危人员带双层手套。(3)加强废弃物处置与管理。完善手术室的配备设置,医院感染科随时抽查、督导,将标准预防纳入科室规章制度。(4)定期体检,接种疫苗,减少职业暴露危害。

1.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采用弹性排班,以加强重点工作时段人员的安排,多采用以老带新方式,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协调医护关系,相互理解尊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1.2.4 职业暴露后处理 职业暴露后,对于干净皮肤采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锐器伤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或肥皂水进行清洗,用乙醇、碘酊对局部受伤部位消毒处理,包扎伤口,并向医院感染科报告,根据感染科建议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评分以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其中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行为评分包括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器具的严格消毒、严格隔离、安全处置废弃物、职业暴露的处理、乐观情绪7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包含若干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10分,总分100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次、种类、暴露源,职业暴露的种类如锐器损伤、血溅皮肤黏膜;暴露源的情况包括HBsAg阳性、梅毒抗体阳性、未发现疾病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评分(表1)

表1 干预前后40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评分(分

2.2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表2)

表2 干预前后40名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人次)

注:暴露源情况中,干预前HBsAg阳性12例,梅素抗体阳性1例,合计13例,干预后无阳性人次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每天都与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接触,血源性暴露风险较大。有研究报道,国内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率为62.8%~92.0%,手术护理人员占大多数[2]。虽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有62 %~80%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能够预防的[3]。本研究为了减少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制定防范措施,主要内容有加强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强化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护理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器具的严格消毒、严格隔离等防护行为提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和暴露源均降低。

相关报道指出,深刻的职业暴露危险认识,较高的自我防护意识、熟练的手术室操作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相对较低[4],本研究与相关报道一致。这是因为通过实施防范措施,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牢固建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物都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意识,通过传授知识,改变信念;通过改变信念,约束防护行为[5-6]。医院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强制执行,并进行实时监督,对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并通过定期组织体检、接种疫苗,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制定防范措施时采用弹性排班和新老搭配,以缓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减少因心理或生理上的因素诱发职业暴露。此外,暴露后处理的标准流程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降低职业暴露危害。

总之,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执业安全。

[1] 王 靖,薛菊兰,沈 静,等.加强职业暴露管理降低血源性疾病感染[J].海南医学,2012,23(15):119-121.

[2] 童丽娟,陈 坚.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308-3309.

[3] 覃金玉.基层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3):450-452.

[4] 吴灵英.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62-63.

[5] 林 华,余丽君.行为控制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8):95-96.

[6] 武冬冬,陈 娟,高 静.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27):3037-3039.

(本文编辑 肖向莉)

Influence of preven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on occupational blood-borne exposure of operation room nurses

LUO Xiang-ning,MA Chun-ying,TANG Ting-ting
(Yanche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Yancheng 224001)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reven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on occupational blood-borne exposure of operation room nurses. Methods: Selected 40 nursing personnel in operation room of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preven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for them, and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personnel were compared in the change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behavior scor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Results: After 1 month’s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personnel’s scores in use of protective articles, regulation of nursing operation, strict disinfection of apparatus, strict isolation, safe disposal of wastes, disposal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optimistic emo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the nursing personnel’s person-time sharp instrument injures, person-time skin mucosa blood spilling and positive HBsAg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behavior of operation room nurses, reduce the occurring of occupational blood-borne exposure and ensure the practicing safety.

Operation room;Nursing personnel;Occupational blood-borne exposure;Preventive measures

224001 盐城市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分院五官科

罗湘宁:女, 本科,主管护师

2016-12-12)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8.057

猜你喜欢
血源性防范措施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