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017-07-13 00:54原雪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碰撞刮痧电影

原雪

【摘 要】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联系不断加强,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因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电影《刮痧》是中美文化碰撞的典型,讲述了因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因差异而产生的碰撞,但最终在双方的努力下,碰撞转化为理解与包容,文化多样性也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电影《刮痧》;文化;碰撞;融合

一、引言

在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历史根源和所属性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文化碰撞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主动了解他国文化,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包容,从而融会贯通。

电影《刮痧》便是文化冲突典型,该故事以亲情为主线,讲述了许大同一家在美因“刮痧”而引起误会,导致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不堪,显示了中美双方未化的差异与碰撞,并以此将故事推向高潮。但由于双方的善良、对文化的包容,许大同一家最终得以团圆,中美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和谐共存与发展。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电脑程序设计师,他来美八年、辛苦打拼,终于在美国创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并因此将父亲从中国接来养老。电影伊始便定位在许大同的颁奖典礼,许大同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发自肺腑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随后许父因为小丹尼斯肚子疼,看不懂药品的英文使用说明的他便运用中国传统的刮痧为小丹尼斯缓解疼痛。但一次意外使得小丹尼斯撞破了头部被送进了医院,于是小丹尼斯背后的“伤痕”被医院的大夫发现后,大夫们十分慌张,立即联系了儿童福利局。因此,许大同被指虐待儿童,不得与儿子丹尼斯相见。但最终在朋友昆兰的帮助下,“刮痧之谜”解开,许大同得以与儿子重聚。

二、电影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哲学观点

在电影中的法庭辩论环节,许大同为了辩护不得不运用“七经八脉”“丹田”等中国传统医学术语向法官解释“刮痧”的原理,但对中医丝毫没有了解的法官却是一头雾水,对许大同的说辞并不信服。而身处美国的许大同也很难从美国的教科书中找到中国传统疗法刮痧的原理解释,因而深陷困境。电影的这一部分十分鲜明地映射了中西方文化的在医学方面的潜在文化差异。从本质上来说,中西医学思想都受到了各自哲学观点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这个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庄子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具体统一性。人体是由各种不同的器官、脏器、组织组成,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倘若任一出现问题,人体作为统一的整体便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气相通”、“一理相连”、“天人一理”、“天人一气”、“万物一体”、“万法为一”的宏观宇宙观[4]。庄子认为“通天下一气耳”,即全天下都是有一个统一的气,气是相通的,有个这个气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他主张:天下万物是一体的,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各种机能的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与影响,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然而西医却讲究“部分论”,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重医学手段需要有严格科学论证,才能使人信服。这也正是为什么电影中的法官并不理解和认同许大同口中的“刮痧”疗法,并认为许大同满口胡言的原因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中西方哲学观点的不同所导致的。

(二)主体认同

在电影中的法庭上,为简宁接生的护士当庭作证,斥责许大同在妻子难产时,因公司事务未能及时抵达医院,不顾妻子死活,并质疑道:“还有什么能比孩子出生更重要?”。护士也因此咬牙切齿地认定许大同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丈夫和父亲。而在场的许大同在场听到这样的言辞后情绪异常激烈,却不知如何辩解才能让受到不同文化影响的在场人员理解他的思想和见解。

这样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西方核心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核心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规约着整个社会、国家和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发展方向。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讲究“以集体利益为重”,遵循“少数,强调整个群体的和谐统一。倘若个人利益以集体利益相悖,那么个人一定要抛弃自己的利益以维护集体的利益,否则就会被视为自私自利、没有大局观念。许大同作为公司重要的电子程序设计师,身上肩负有重大的责任,因而在从小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许大同不得不在此时刻抛弃小家、顾全大家。这在中国无可非议。然而,西方文明由于受到久远的海洋文明的深刻影响,更加强调自由和平等,因而孕育了西方独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注重对个人权利的追求与发扬,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理应高于集体利益。因而,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西方人往往选择满足个人的需求与愿望,必要的时候也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谋其利而不顾集体利益。所以,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西方人认为许大同因为公务缠身而未及时抵达医院陪妻子临盆一事,违背常理且难以理解。

(三)家族關系

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幕:许大同告诉妻子一定要对法官说真正为丹尼斯刮痧的人是自己,而并非许父,简宁也表示默许。原因是他希望父亲能够得到绿卡,在美国安享晚年,倘若父亲因此事陷入困境,则会影响绿卡的办理。后来好友昆兰得知此事后很是不能理解,而观念差异背后的根源也正是双方文化的不同。

“孝”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认为是为人子女的准则。许大同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从小就受到了孝道的影响,认为孝敬其父、理所应当。因而在异国他乡辛苦打拼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美国闯出一片天地,以有机会能够将父亲接到美国、安享晚年。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不足为奇。所以许大同拼命地守住真相,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卷入此事,便毫不犹豫地替父亲“背锅”。当朋友昆兰疑惑地问简宁:许大同为什么这么做时,简宁只简单地回复了一句:因为他是中国人。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已经足以让昆兰明白是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影响着许大同的行为方式。然而,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西方人注重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即使是亲情关系也无法影响这一点,所以个人的独立性要求谁的错误谁就应当主动承担。因而,对于生活在西方文化中的昆兰而言,并无法理解许大同袒护父亲之举。

(四)父子关系

电影的开场设置在许大同的颁奖典礼上,而电影所描述的第一个文化差异也展示于此。许大同在听说儿子丹尼斯打了老板昆兰的儿子时,便要求丹尼斯向保罗道歉,并以为了给昆兰面子为由当众挥手打了丹尼斯。这一举也让在场的昆兰与妻子很是惊讶。而与此同时,和在场西方人表现不同的是,许大同的父亲却称赞许大同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一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地位高于子女,因而,管教子女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无可非议。然而,西方文化讲究平等、尊重事实。即使父母的年龄、辈分高于子女,也不能因此而压制子女个性的发展和个人行为的方式,事实才是唯一的准则。因而对于许大同未搞清楚状况就扇打儿子的行为,昆兰夫妇很是不解。

另一方面,中国在历史上很长时间一直处在一个父权社会中。在东方,“父亲”的内涵及其广泛,父母、兄长、老师、领导等都被纳入这个传统的范畴中,它的涵盖范围如此之大,以至于许大同这个一个西化的中国人也未能逃脱出父权的落网[2]。父权社会影响下的许大同认为给老板尊严远远凌驾于当众打孩子导致的伤害。为了在老板面前维护作为父亲的尊严,许大同认为其理所应当,却因文化的差异而未能得到老板的认同。

(五)朋友关系

在听证会上,许大同邀请自己的好友昆兰做自己的辩护律师,一方面认为昆兰作为挚友,值得自己信任;另一方面昆兰十分了解自己对儿子的爱。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昆兰竟然在听证会上公然说明许大同的确打过自己的儿子。许大同因此心灰意冷,一气之下辞了工作,认定昆兰不讲义气,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然而却正是他眼中如此的昆兰在关键时刻到中医店中亲自尝试“刮痧”,了解事情真相,联系儿童福利局,帮助及时撤销了控诉,使得许大同在圣诞节夜晚得以与全家团聚。

中国人的交友观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忠信、诚信。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交友观,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朋友观,即“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础。此外,朋友之间还要守义,即朋友有困难时要伸出援手,为朋友分忧解难,此之谓“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5]。中国人对待朋友讲究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颂扬在事实真相面前,也更要讲究义气,否则便被斥责“不够朋友”、“不讲义气”。然而,西方人注重的是“法理情”,即法律至上、其实是遵守道理、最后才是情谊。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昆兰认为在法律面前,朋友情谊不值一提,事实是他行为判断的唯一标准,无法被友情掩盖。因而便不难理解昆兰的做法。

三、文化反思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的与众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以此影响着生长在这个国家文化下的人民,他们的价值准则、行为判断等无不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在所难免。但是文化间没有谁对谁错,面对文化冲突,应尝试换位思考,理解和包容外来文化,而并非持有排外心理。只有理性面对差异,友好交流、相互学习,才能实现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

文化不是一座静静的山脉,而是一条流动的长河[1]。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面对各种文化的和而不同,费孝通先生提出了通过“文化自觉”达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图景。即各民族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然后才能达到世界文化共同繁荣的景象。文化的交流并非简单的语言沟通,而是文化内部元素的交流与调和。就如影片中的许大同,他在美国生活数年,虽能与当地人无障碍地沟通,但其并未能完全理解美国文化、更无法合理地调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因而才使自己陷入僵局。在交流和碰撞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理解、影响、渗透、吸收、发展,遵循“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原则[3]。面对文化的差异与碰撞,一方面要以本民族文化为根本,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理性地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四、结语

电影《刮痧》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碰撞,更多的是给予观众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交流融合的启示。面对文化差异,倘若我们不予理解,那么很有可能像电影中的许大同一样难以收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都是绚丽多彩的,都是需要被尊重和包容的。因而,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必然,一方面,我们应当理性应对,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包容“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积极与国外文化交流,求同存异,学习国外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高占祥,俞孔坚,许子东,等.世纪大讲堂:第10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2.

[2]何琛.从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J].电影文学,2008(17):75-76.

[3]林夷.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公德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86.

[4]彭辰宁.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6-59.

[5]张莉.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J].電影文学,2009(11):66-67.

猜你喜欢
碰撞刮痧电影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