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发展策略初探

2017-07-13 20:02方丽成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龙尾龙灯民间艺术

方丽成

【摘 要】佛岭后村板龙作为当地群众闹元宵、祈福的重要的表演艺术,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一道重要的文化盛宴。文中首先概述了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发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期对这项民间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板龙艺术;发展策略

引言

民间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丰富了我国表演艺术的内容。但是,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出现,大量的民间艺术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如何对这些经典的民间艺术进行保护,避免陷入失传的困境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中,笔者以佛岭后村板龙艺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板龙艺术的发展策略,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佛岭后村板龙艺术概述

在淳安县佛岭后村流传着一个重要的风俗,每年的正月十五举行撑龙灯闹元宵,“舞龙灯”已经成为当地一个传统的艺术表演节目。佛岭后板灯龙的制作工艺特别精制,龙灯的板全部用坚硬的枫木板和木荷板。龙身板统一长度在1.55米,宽0.8米,二头中间钻一个孔,孔的直径为0.15米,撑杆长1.14米,粗0.14米。一般情况一条龙板上置三个灯照。灯照成正方形糊上五彩纸,内里点燃蜡烛,灯照的四只角上还插上小彩旗。龙头与龙尾制作由村里统一负责制作,龙头的后部还有一双长而又大的脚,一只朝前一只朝后。龙尾较简单,龙尾前部粗然后局部小去到尾尖,象一个歪斜的S型,一根尾巴翘上天。

佛岭后撑龙灯正月十五下午四点到村郑氏祠堂内集中,农户制作好的龙身背到祠堂,按照装饰美观度进行排列。龙头、龙身、龙尾内插上蜡烛。五时正放启鞭炮、敲起锣鼓、然后点燃蜡烛,龙灯队伍从祠堂出发前面是二人抬的开锣和二人抬的大鼓边敲边打,紧随其后是小锣鼓队。整个撑龙灯队伍围村庄撑一圈,凡到农户家门前,村民们就会自觉拿出自家的鞭炮燃放迎接。然后撑到村里比较平坦的地方进行撑龙灯表演。表演有三种形式,一是盘龙头,二是盘龙尾,三是卷八字型。三种表演形式全部表演好由领头一路喷火一边引路到村祠堂内开始拆架,拆完架后龙头龙尾摆放在祠堂内,龙身由农户背回家,撑灯龙整个过程就结束。经过多年的发展,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在区域范围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才发展策略上还存着诸多的问题,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这对于板龙艺术的传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发展策略

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在当地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当地群众庆祝元宵、为自己来年祈福的一道文化风景线。但是,从促进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佛岭后村板龙艺术要实现更大地发展,必须运用恰当地策略,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保护和继承佛岭后村板龙艺术的精髓

佛岭后村板龙艺术的发展,首要地是要做好保护和继承,虽然佛岭后村板龙以列入淳安县非遗保护,但要确保这项民间艺术不会失传。板龙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精髓的传承,因此,只要将板龙艺术的精彩之处宣传出来,板龙艺术的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板龙艺术需要五个年龄段的人群的参与,如果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出现“断档”,那么这门艺术的传承就会遇到障碍。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板龙艺术的宣传不能仅仅围绕表现形式,也不能仅仅在本地区进行宣传,而是要将这门艺术的内涵表现出来,走出去,才能够提高板龙艺术的知名度、影响力,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艺术品牌。外在的美是载体,而内在的文化才是艺术能够得以流传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发展创新

佛岭后村板龙艺术在当地的影响力比较大,成为当地群众春节期间的一道饕餮盛宴,但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继承这门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必须进行大胆地创新,融入更多地现代元素,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板龙艺术的生命力、影响力。继承板龙艺术的传统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与现代的生活环境、市场环境等现代要素差别过大,那么群众的参与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只有不断地对这门艺术进行创新,与现代艺术的流行因素进行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比如,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的融入等等,这样佛岭后村板龙艺术的发展才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丰富节目内容,进行技术创新

佛岭后村板龙艺术的发展、继承还必须要对节目表演内容进行不断地创新,如果年年表演同一套套路,其观赏性就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群众基础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只有节目内容不断地丰富、表演的形式不断地变化,板龙艺术的影响力才能够不断地得到提升。板龙艺术的节目内容的创新可以从节目的编排、配乐以及难度动作方面进行创新,节目的编排上,除了要继承、表演一些经典的传统套路之外,应该进行大胆地创新,而且还要体现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融入更多地艺术元素;配乐方面,喜气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进行适当的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可以融入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背景音乐,这也可以提升板龙艺术的影响力,而且更加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难度动作上,并不需要追求多么高难度地表演动作,可以在神态动作、形态动作等方面进行创新。总之,板龙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内容的创新,否则,就必然会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

三、结论

佛岭后村板龙艺术拥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人的继承、创新,表现形式、节目内容都不断地优化。但是,在当前各种艺术并行发展的背景下,佛岭后村板龙艺术也必须进行大胆地创新,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精髓的同时,融入更多地现代艺术,佛嶺后村板龙艺术才能够愈久弥新,其品牌影响力也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嘉玲,平越.三林舞龙的特征与价值[J].2010,(5):28-30.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3]岭南体育文化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院,2008,(4).

[4]董明近十年来年画研究现状述评[J].河西学院学报,2011,(1).

[5]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

[6]于兆杰.我国舞狮运动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J].搏击.武术科学,2008,(6).

[7]淳安历史文化丛书《民间艺术》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8)19-23

猜你喜欢
龙尾龙灯民间艺术
舞龙灯
‘龙尾’玉簪简介
我学会了舞龙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舞龙灯
龙头咬龙尾
正月初十舞龙灯
浙江平阳龙尾钨锡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元宵,到磐安迎龙灯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