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自残事件:“母女没有隔夜仇”才是孩子最大的伤

2017-07-14 08:59周公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龙女雪儿婴儿

周公子

小龙女吴卓林从小就备受关注,近期再一次成为风口浪尖上的话题人物,继两次报警告母亲吴绮莉家暴之后,她再次因自杀入院。到底是怎样一种母女关系,让她走到了如此境地?

中国式亲子关系喜欢“一团和气”,有时走向极端,就变成自欺欺人,只强调爱,不承认恨,最终会导致许多家庭问题发生。

最近刚刚出院的小龙女吴卓林就是这个自欺逻辑的受害者。因为父亲成龙和母亲吴绮莉的矛盾,卓林一直没有获得良好的养育,和母亲的关系也非常恶劣。她曾向老师投诉,说自己被母亲殴打,两度报警把母亲抓起来。

然而,面对尽人皆知的事实,吴绮莉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母女没有隔夜仇。”仿佛只要血浓于水,所有的怨恨就能自然化解,了无痕迹。对于女儿“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她更是闪烁其词,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没有,最后更干脆说自己“负担不起”。

这种回避问题的态度,在中国家庭中很常见。父母粉饰太平,实际上是不愿意承认“亲子关系中会存在长期难解的恨意”—否认,导致不满无法被消化,最终会对每一个人造成伤害。

如今,卓林只要挽起衣袖,手臂密集的划痕就会暴露无遗,一看便知是自残所致!这显示出,她和母亲岂止是“有隔夜仇”,分明是隔月、隔年,冰冻三尺!屡次将亲子间无法化解的恨变成自我折磨,而且愈演愈烈。如果吴绮莉再不正视这一切,只怕悲剧还会在后头。

亲子间的恨,和爱一样,不但是一种人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些恨是病态的亲子关系,有些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态,不光是孩子恨父母,有些父母也会对孩子有莫名的敌意。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需要首先承认它、化解它,才不会陷于其中无法自拔。我们渴望的愛,才会再度归来。

成长必然之恨

?养育之恨,从怀孕开始

“我居然恨自己的孩子!”在咨询室里,刚刚成为母亲的小王讲述了自己的养育经历,一脸的痛苦和不可思议。她发现,自己对于宝贝女儿除了母爱之外,还隐藏着一股难以接受的恨意:

“从怀孕开始,我就会埋怨她拖累我,害得我呕吐脚肿,连路都走不了了。出生之后,喂母乳又让我的乳头发炎。有时,我觉得她简直就像一个吸血鬼,冲过来要把我的血全部吸光!天啊,我竟然有这样可怕的想法!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

【点评】有些恨意,在人类的成长中难以避免,小王对女儿的恨意就是其中一种。毕竟,这是一个需要母亲大量付出、流血流汗的过程。无论是谁,都难免产生不满和埋怨。

心理学家温尼克特曾提出过“正常母亲恨婴儿的18种理由”,包括: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在怀孕和生产的时候,婴儿对她的身体是个危险;婴儿对她的私生活是个干扰,一个得全神贯注的挑战;婴儿吃奶让她的乳头痛,一开始根本是嚼……对母亲的恨意给予了充分的描述和理解。

这些恨意,如果遭遇压抑和否认,就很容易危及到母亲和婴儿自身。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母亲的困境无人关注,恨意无法表达,只好一味压抑死忍,最后忍出产后抑郁症。

要化解怀孕养育期的恨意,家人的接纳必不可少,特别是丈夫,这时应该起到支持妻子的作用,帮助她宣泄,鼓励她吐槽,让恨意及时释放,不至于积累到引起伤害的地步。

?儿童之恨,源于性别认同

莉莉发现,女儿三四岁开始就和自己作对。平时爱黏爸爸,不黏妈妈;妈妈和爸爸牵手走路的时候,她非要插到两人之间,有时还会用手推开妈妈;穿一件衣服也一定要爸爸说“宝宝比妈妈漂亮”,不然就哭闹不止……莉莉很困惑,自问没有亏待女儿的地方。“但她为什么恨我?”

【点评】3~6岁,孩子进入俄狄浦斯期,表现为:渴求异性父母的爱,男孩会恋母,女孩会恋父;同时,他们会与同性父母竞争,甚至表现出排斥与恨意,好像是上辈子的冤家。

这时的恨,源于儿童对自身性别确认的需要。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有了性意识,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对于自身性别的魅力,对于“我作为一个男孩(女孩)是不是被爱的”,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他们会通过竞争和吸引来体验这一点,女孩子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和母亲一样好,男孩子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比父亲更棒。他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打倒同性父母,而是等着你说一句:“你真是个很好的男孩(女孩)。”

所以,要化解俄狄浦斯期的恨意,就需要父母做到两点:一、要确认孩子的性别魅力;二、要划清界限,让他们明白自己无法取代父母,也不必试图这样做。就像莉莉的丈夫那样告诉女儿:“妈妈是大人,你是小孩,你们都好看,无法做比较。但无论如何,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子,爸爸妈妈都爱你。”

?青春之恨,寻求力量确认

自从被16岁的儿子打倒之后,大伟就陷入惶恐之中:“儿子一向听我的,甚至有点儿怕我。现在,是不是他长大了,翅膀硬了?竟然敢和我打架,还把我打倒在地。看他的眼神,我差点儿不认识他了,好像恨我入骨似的。他是不是不打算再认我这个爹了?”

【点评】很多男人都会记得青春期和父亲打过架。当打倒父亲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真的已经长大,力量增强了不少。同时,过往父亲“无所不能”的幻象也自此回归现实,明白“爸爸也是一个普通人”,这是男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因此,父母不必太担心“孩子是不是变得恨我入骨”,相反,父母应该认识到,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通过攻击父母来体验自己的力量。这说明他们不成熟,但也说明他们在成长。

父母要做的,就是包容他们的攻击,承认他们的力量;同时,要鼓励他们以更成熟的方式去表达愤怒。就如上面的大伟,冷静一天后对儿子说:“你真的已经长大了,出拳这么有力!爸爸以前对待你的方式是不是太粗暴了?我首先向你道歉,也希望你把心里话说给我听听。我们像两个男人一样平等交流想法,好吗?”儿子听了之后,紧紧拥抱了他。如果每一位父亲都可以这样做,想必很多家庭悲剧不会重演。

关系缺陷之恨

?父母爱控制,孩子多怨恨

说起自己的奇葩老妈,钟欣总是恨意难消:“我相信你没见过这样的偏执老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一定要逼你听她的,丝毫不能自己做主,否则就跟你发飙。她可以喋喋不休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一口气从早上说到晚上,非要骂赢为止,字眼尖酸刻薄。”

“有一次,她逼我找男朋友,我说不想找,她竟然说我老大不小,留在家里白吃白喝,我不烦她都难!天知道,我每个月工资一半都给她,还时不时陪她出去吃饭!你说,这哪是妈呀!简直就是仇人吧?”

【点评】有些亲子间的恨意,是由于关系中存在种种问题。例如“控制-被控制”就是容易招致怨恨的一种关系。父母控制太多,子女感觉没有自我,凡事不能自己做主,时间长了,就难免心生不满,这很正常。

可怕的是,“孝道”文化被歪曲,認为子女就一定要顺从父母,于是子女被控制产生的怨恨常被压抑,要么令子女很憋气,造成情绪困惑;要么转向他人发泄,造成人际关系问题。

所以,要化解控制带来的怨恨,还须从亲子关系本身入手,帮助父母独立,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事事盯着成年子女。同时,对于子女,应该鼓励他们和父母保持心理距离,保护自己的空间,温和而坚定地拒绝父母的过分控制。

?单亲子女之恨,源自期待太高

自从母亲离世之后,雪儿就越来越讨厌父亲,有时说不出理由。例如,父亲喝水,顺口问她喝不喝,她觉得被打扰了,很烦。但下一次,父亲喝水没问她喝不喝,她又觉得父亲不关心自己,很生气。

雪儿明白自己的反应不大正常,就去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经过一段时期的分析之后,她终于明白:母亲去世,让她失去了家庭的完整感。无形中,她希望父亲把这种完整感还给她。但显然,父亲做不到,于是雪儿对他很失望,产生了恨意。

【点评】在单亲家庭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许多莫名其妙的恨意,似乎父母没有得罪子女,子女也说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内心就是窝着火,不满意,导致亲子关系长期紧张。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种就像雪儿那样,内心的期待太高,潜意识希望失去的亲人归来;或者在世的亲人一分为二,代替失去的那一个,填补他们生命的缺陷。如果亲人做不到,他们就会感到难以描述的失望。

要化解这种恨意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到许多步骤:需要孩子真正接受“妈妈不会再回来”的事实,发展出“断舍离”的能力,才能放弃对在世亲人过高的期待,才不会再失望。而怨恨,也会最终停止。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同时又是局限的、不完美的,因为父母是人,而不是神。我们在歌颂爱之伟大的同时,也要看到爱之不足和改正的方向,这也是所有父母一生必修的功课。愿小龙女可以走出阴影,愿吴绮莉真正懂得“母女”二字的意义。

猜你喜欢
小龙女雪儿婴儿
The Analysis from Literary Terms in How to Get the Poor off Conscience
An Analysis of Professions for Women1 A combat for women
Mrs.Dalloway:Exploration of life and death
婴儿为何会发笑?
小樱桃响铃传奇
创始人身上最应具备的品质
婴儿喂养硬指标
周迅:为小龙女拉郎配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
给婴儿制作补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