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高一学生增强教学实际效果

2017-07-14 09:29黄志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一学生思想引导政治教学

黄志毅

【摘 要】高一学生进入新的校园环境,会有短暂的不适应过程,再加上面临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学习。文章对此展开研究,旨在探索解决新生入学后融入新环境、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高一学生;政治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潜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乡镇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56307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17-02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方差,有很多不适应之处,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做好准备,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学生在高中开始阶段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影响整个高中阶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山区学校,教学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新生在无形之中会将初中与高中学校进行对比,嫌弃条件落后的高中学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广州生源进入我校学习,学生进入这所学校本就有些无奈,再加上校园环境较差,容易引发学生不断降低对学校的认同感,导致部分学生选择到外校借读或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因此,新生进入学校后的管理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政治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高一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效果,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情,进行思想引导

新生进入校园,对学校的了解可能仅限于招生简章,对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都不甚了解,对学校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亲身的观察与体验。由于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很难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阐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成绩,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学校,减少抗拒的心理,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做好铺垫,真正做到进得来、留得住。

新生的基础知识如何?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只能通过中考成绩和摸底测试初步了解,其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真实的学生学习状况,为今后教学策略的转变提供依据。笔者在调阅学生的中考成绩时发现,学生在初中的政治成绩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只有60分左右,70分以上的非常少,80分以上的在笔者所教的两个班里一个也没有。再从入学的测试成绩来看,学生的政治基础知识、答题技巧、综合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在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迁移方面更为突出,只会盲目照抄照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加工,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有必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

二、找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 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为了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有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适合。首先要构建学习小组,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配,使成员之间的智力基础、个性特点等合理搭配。一般以四五人为一组比较合适,然后在组内选出各自的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讨论、检查预习和课后作业等,并按照要求对小组成员打分。学生的个人得分及小组得分情况要及时公布,让学生感受到其他同伴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才可以有交流、有分享。

2.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实行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容易给学生造成不用记忆课本知识也能顺利过关的错觉,以为有书可抄,学习政治很轻松。进入高中后,新生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及时转变,这对其掌握课本的知识原理非常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给学生非常清晰的指引,讲清楚高中与初中考试要求与考试技巧的区别,并适当为学生提供高中试卷给学生尝试解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此外,新生的解题技能停留在初中阶段,显然不符合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但教师也不宜过度强调高中政治答题的难度,否则会给学生带来畏难情绪。所以,授课时,教师应尽可能结合授课内容,为学生展现对应的习题,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答题技能。

3. 课前导学案的准备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必然涉及问题讨论环节。因此,导学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所设问题的有效性等,切忌盲目投放试卷,忽略质量与效率。只有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学生学起来有梯度、有趣味,才会最终到达教学目的。

4.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但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碎。如果教师只注重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了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成绩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必须预留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合理评价,挖掘学生潜能

1. 严格实行学分认定制度,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

按照高中阶段的学业要求,只有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发放毕业证。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并未严格执行学分认定的要求,只在期末学分认定时,给学生凭印象打分。这样就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与其能否毕业没有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学生,忽略平时的学习与积累。

因此,教师接手新班级时,应该向学生讲清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学分认定的具体项目及获取得分的要求等具体事项,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一考定结果的局面,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赚取足够的学分,即使在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仍然有獲得相应学分的可能,以此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可以设置很多项目,如课堂回答问题、课后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家长评价、同伴评价等。

2.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学生得到真实的评价

由于评价涉及教师、学生等带有主观意识的个体,因而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有个人情感,更不能弄虚作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务必使学生得到真实的评价、感受个人价值的体现。

3. 评价手段多元化,精细到每个评价项目

在评价过程中,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因此,评价的手段可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精细到每个评价项目,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平台,挖掘更多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胡晓媚.利用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来提高高中课堂实效性[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7).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高一学生思想引导政治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生涯辅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应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高一学生英语作文中词汇错误分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探寻高一学生如何顺利度过数学“适应期”
如何引导高一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