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7-07-14 09:32桂思琴纪利霞田果萍王鲜凤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学数学

桂思琴+纪利霞+田果萍+王鲜凤

【摘 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能提高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和有趣性,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本文针对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和积极效应,提出了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学;数学;应用;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3086)和教学名师项(MSJG2015004)、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一院一品”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24-02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生动、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也能够发挥独特优势。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更多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发展。同时,还要创新适合当下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实现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得到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拥护,人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发展教学事业的重要作用。在当下教育背景下,只有充分做好信息技术和教育事业的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入手。

1. 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国外对于素质教育重视程度更高,注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于知识的掌握,实现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他们鼓励学生在日常问题解决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在德国中学数学教育中,他们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得到数学相关方程和数学曲线,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完成对向量、图形体积的求解、证明。并且,在數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创新数学求解思路和求解步骤,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内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些地方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黑板+粉笔”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学生针对教师板书来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教师来说,增加了教学负担,使他们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板书,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教学改革和自我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笔记,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常常利用幻灯片、PPT、Word来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扩展了传统的教学课堂,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视频、动画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学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课件复制下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复习。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通过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加深,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公式,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运用这些公式的能力。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死板、机械的,而是有方向性、有条理的。例如,在求解立体几何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时,通过SPSS、DASSAT和Matlanb等软件,可以直观地展现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长度,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来求解方程,实现学生对公式的牢固掌握,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层次。

3. 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上,通过对课本实例的讲解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传授。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讨论和交流机会,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深层次的知识进行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在课堂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在讨论研究中解决问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1.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互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把需要讲解的基础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解惑。

2. 做好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理解,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请教教师和同学。课下复习可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让他们充分实现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在课前,教师利用优秀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完成对新知识的掌握,使教师不用在课堂上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强调;在课后,教师通过网络精选例题和录制视频讲解重要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去挖掘、发现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辅导资料上,而是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来发现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更为深厚,敢于应对新的知识挑战,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刘洁.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学数学实验及其教学分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 马丽,张雅文.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32).

[3] 周毅黎.运用多媒体,快乐学数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27).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中学数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