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技巧略谈

2017-07-14 10:03张金丽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练习导入

张金丽

【摘 要】本文从新课导入设计要别具一格、课堂探究设计要联系生活、课堂互动设计要触类旁通、课堂体验设计要真情实感、课堂练习设计要引物连类五个方面,就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设计;导入;探究;互动;体验;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92-02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案。作为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一,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有定向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技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导入设计要别具一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猜数游戏的导入。

师:比0大3的数是几?比3大3的数是几?接下来老师会怎么说?

生:比6大3的数是几?比9大3的数是几?

师:你会填吗?并出示数轴,数轴上有0、3、6、( )( ),括号里面是什么数?

生:9、12。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把这些数字宝宝都找出来了,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

(多媒体拉动数轴围成一个圆,变成一个钟面。)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正确、轻松地认识时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时钟上1到12的数字,学生往往靠死记硬背。而案例中的教师从数字游戏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二、课堂探究设计要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数学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例如,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教师从生活问题导入:

师:(出示天气预报信息图)谁来做播音员播报一下某一天北京与杭州的天气情况?

生:北京零下5度到3度,杭州1度到5度。

(师出示温度计:从没有刻度到有刻度)

师:最低气温是零下5摄氏度和最高气温5摄氏度,都有一个“5”,这两个5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生1:不相同,一个是零下的温度,一个是零上的。

生2:不一样,一个冷,一个暖和。

生3:零下5摄氏度比0要小,5摄氏度比0大。

生4:零下5摄氏度是负数,另一个是正数。

生5:他们的意义相反。

生6:我发现0以下的数都是负数,0以上的是正数。

师:那么0呢?

生1:我觉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2:0把正数和负数给分开了。

师:我们可以把0看成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接着教师将温度计旋转90度,出现了一个数轴,中间为0,从0往左走为负数,从0往右走是正数)

本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天气预报、温度计),灵活设计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建构知识,将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教师将温度计旋转90度变为数轴更是神来之笔,为学生深刻理解正、负数提供平台,也验证了精彩的预设可以迎来课堂美丽的画景。

三、课堂互动设计要触类旁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与空间,努力营造激励、探索、互助、理解的学习氛围,师生、生生之间以学习材料为纽带,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共同经历知识的产生、建构和应用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你能不能用材料(硬纸片、图钉)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很快围好了)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3个图形,大家怎么看?(为了方便大家,教师分别给3个图形标上1、2、3序号)

生1:1、2是平行四边形,3不是。

生2:1、2对边相等,是平行四边形,3对边不相等,就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3:2号把它拉一拉就会变成正方形。

生4:1号能拉成长方形。

师: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摆出来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如果是,拉一拉,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特点?

生1:平行四边形会变化。

生2:平行四边形有个特点,容易变形。

师: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可大呢!同学们在哪里看到过它呢?

生1:公园里的篱笆。

生2:校门口的电动伸缩门。

生3:布置教室用的拉花。

教师让学生摆平行四边形,巧妙地借助表象让学生体会其本质特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典型错误,教师选择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症结。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碰撞和冲突既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学习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四、课堂体验设计要有真情实感

老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背后那些精彩动人的故事、曲折艰难的探索历程适当地呈现给学生,他们必然会产生对数学文化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收入为正,支出为负;盈余为正,亏损为负。最早记载负数的是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術》。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通过这组资料,学生不禁为古人创造的数学知识感到十分自豪。学生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是历史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

又如,在教学“走进圆的世界中”一课时,课件出示一平如镜的湖面,波光粼粼,当投进一颗小石子后,湖面的平静被悄然打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圆,向外荡漾开来——学生纷纷惊叹:原来在简单的自然现象中蕴藏着数学的宝藏,想要发掘它,就要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习以美丽为依托的数学是一种享受,学习以文化为载体的数学是一种幸福。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数学文化、历史的氛围中吧,这样亲切、有趣又带点神秘的学科定会让学生爱不释手。

五、课堂练习设计要引物连类

为了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要设置一些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结构开放的习题,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笔者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采用游戏的形式,如买卖商品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各个币值之间关系的认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农场青草地的木桩上用绳子栓了一只可爱的羊。

师:主人出门了,要两天才回来。

生:(小声嘀咕)啊,那小羊会不会饿死。

师:小羊会挨饿吗?

(多媒体显示:绳子长4米)

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计算,发现小羊能吃到大片的草,主人出去两天没问题。

对小羊会不会挨饿的担忧,使学生产生了需要尽快得到答案的情绪和振奋智力的内心状态,积极解决问题。

利用巧妙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效率,打造快乐课堂是广大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师只有学习和领悟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高屋建瓴、妙招迭出,成为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人。

参考文献:

[1] 苏淳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

[2] 张家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J].吉林教育研,2015,(23).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练习导入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