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外事活动中中国习语的翻译

2017-07-14 11:06张雨荷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策略

【摘要】众所周知,目的论是指导笔口译实践的重要理论。习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经常在外事活动中为中国领导人所引用。然而,由于文化障碍的存在,外国人常常无法真正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含义。运用目的论原则处理这些习语则能准确有效的翻译这些成语。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外事活动中习语的翻译通常会根据目的论三原则来对中国习语进行翻译。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外事活动中的习语翻译提供指导。

【关键词】目的论 外事翻译 中国习语 翻译策略

外事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国国家领导人经常在外事活动中发表演讲,引用各种习语,而由于文化差异,这些习语很难进行翻译或者口译。而国内国外的研究人员也研究了在记者招待会等大型场合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点。而本论文将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外事活动中的中国习语翻译。首先介绍了外事活动以及中国习语的定义和特点,其次介绍了目的论。后说明了目的论三原则的应用并就外事翻译中的习语翻译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外事翻译的定义及特点

国家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发表演讲,口译人员将他们的讲话译成目的语。然而,由于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演讲者在演讲中传递信息时也会有所偏差。“信息传递是即时进行的,传递的信息也是松散的,语言组织也是即时进行的”。“外事活动中的翻译往往传达出中国政府的外交态度及外交观点,这也决定了外事翻译的独特性:高度的政治性、词语的准确性以及引用各种习语”。

二、中国习语的定义及特点

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习语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意义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多民族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

《辞海》中对习语做出广义界定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使用大量的修辞格,结构固定。

三、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中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在任何一项翻译行动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它的目的是什么,否则无法进行翻译。即翻译的目的原则。除了目的原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重要的法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连贯法则是指必须符合语内连惯的标准。忠实法则指译文与源文间应存在语际连贯构成了翻译要求”。

四、目的论在汉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1.目的論原则的应用。

①“我们应当坚持经济优先、发展优先、民生优先的大方向,把焦点聚集在这里,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

We should focus our attention to those three aspects and keep advocating the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as well as helping each other.

(李克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致辞)

“舟”在中国是一种特定的意象,指一种帮助人们渡河的木制船。中国人总是使用“同舟共济”来表达有着共同利益或命运的群体。所以,为了实现共同利益,人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因此,为了帮助外国人理解该成语,翻译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并将其解释为“helping each other”,这样不但在外事翻译中用词正式得当,还确保了外国人能理解李总理的意图,有效地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2.连贯性原则的应用。

②中日两国一衣带水。

China and Japan are close neighbors facing each other across a narrow strip of water.

(温家宝总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答记者问)

“一衣带水”是中国的隐喻,意思是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两国之间的海峡就像一条带子一般狭长。

然而,“衣带”的概念不存在英语文化之中。口译员应避免采用直译,以免造成外国人的误解。因此,口译者没有解释成语中包含的隐喻,而是使用“a narrow strip of water”来表达其含义。这就遵循了连贯性原则。

3.忠实性原则的应用。

③“血浓于水,台湾问题还涉及中国13亿人的民族感情。”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The Taiwan issue also involves the national sentiment of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英语中存在“血浓于水”的等效表达,因此,可以做到完全忠实。

④“但是,个别外国人似乎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ut for a handful of foreigners they seem to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whole picture. They see only the trees,not the woods.”

(李肇星就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读者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耳熟能详,但是外国听众可能无法理解。不过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turn a blind eye to the whole picture”. 这不仅能保存原文的隐喻,也可以准确传达原文涵义,是忠实性原则应用的典范。

五、结论

习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为中国人所熟知,我国领导人也经常在外事活动中引用习语。因此,如何在不损失中国传统语言美景的情况下适当地解释或翻译它们是外交活动中的口译或翻译人员的使命。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汉语习语的翻译策略或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本文分析了外事翻译中汉语习语的翻译,并提出相关建议,包括: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可以根据外交背景灵活处理成语中的文化意象,解释说话人的主要意图,或根据上下文进行意译。

考虑到外国人的文化背景,口译员应该尽力在目标语中找到等效表达。

如果说话人的目的是倡导中国的传统文化,口译员可以在口译时可以保存成语中的隐喻或文化意向。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口译员应该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解释外国人容易理解的目标语言,并发挥积极作用。外事活动中的话语交际目的也将在翻译过程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Gile,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Kussmaul,Paul.Training The Translator.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涂和平.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J].上海翻译.2005(1): 37-39.

作者简介:张雨荷(199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英语口译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猜你喜欢
目的论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习语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