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及优化模式探究

2017-07-14 02:34严丽娇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活动较多地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然而,一些影响活动成效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为提高其有效性,本文尝试分析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情境 互动 评价

一、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阅读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活动设计和进行实际课堂观察,我尝试总结出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普遍遵循的基本程序——五步模式。第一步是热身活动。第二步是讨论完成任务,老师主要担任顾问和监督者。第三步是成果展示。其他学生对展示小组提出问题,这是第四步。最后是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其中,影响活动有效性的问题常常出现在第二及第五步,具体表现在活动情境,学生参与和评价。

1.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情境不充分。课堂学习中,大部分高中学生习惯聆听式学习,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习任务重,课程紧,因此,课堂节奏快,知识容量大。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创造相对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以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当活动任务设计不当时,学生就很容易把活动过程当作放松。任务设计不当主要表现为问题太难或太简单,没有层次感,节奏不紧凑等。任务设计不当则容易造成情境不充分,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动力积极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生生互动不充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几个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指定任务的过程,是生生互动的过程。但互动中常常会因为语言水平不一,个性限制,任务要求不明确及情境不当的原因出现以下问题:学生不积极合作,学生参与不均衡,学生合作不够,角色安排不明确。一方面,学生交流受到他们的语言技能和会话技能的限制。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不习惯通过合作学习知识,因为他们个性更倾向于独立学习。此外,因为任务要求或组员任务分配不明确导致学生找不到任务的起点,不能对小组成员做好安排,使学生松散自由。成绩较好或表现力较强的学生通常比其他小组成员输出更多。当小组活动任务设计不恰当,比如过于简单或难以完成,或小组成员彼此不熟悉时,学生容易变得沉闷和紧张。这些问题都会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互动不充分。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评价机制不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项比较花费时间的教学活动。英语教师通常会在阅读课时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一半的时间用于信息输入,一半的时间用于课堂活动。有时候则交替进行,形成活动链的形式。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往往忽略成果评价环节,或只匆匆作简单评价,没有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指导。此外,除了成果展示的评价,活动过程评价对于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也十分重要。从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输出,参与度以及出现的问题。然而,教师通常无法对此环节作全面、科学性的评价,以致丧失能提供学生指导的材料。除了教师评价,为了使结果更客观,当前还提倡学生评价。然而,没有经过评价训练或指导的学生往往不能给出全面的评价,有时反而误导同学。以上三个方面都会导致反馈不佳。

二、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优化模式

1.网状型活动设计模式加强情境创设。网状型模式就是细化活动任务,教师担任连接这个网的“线”。根据活动理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目标设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然后根据活动内容确定组员人数以及组员任务分工。明确的团队任务安排可以更容易地让学生遵循,小组成员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任务角色。以这种方式,每个小组成员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活动情境就很容易塑造。而在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寻找学生的ZPD,为他们提供即时帮助,促进他们提升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能。

2.交替式分组模式促进生生互动。相比“混搭”式分组,交替式分组似乎更符合学生实际,即“混搭”+“自由组队”循环模式。教师首先“混搭”这些学生。从边缘参与理论来看,英语较弱的同学作为学徒可以从其他组员处获取信息并观察他们产出的方式。在紧接的下个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将學生按几乎同等水平分组,或设定组别及人数,让学生自愿组队。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学生能更轻松,从而更愿意多说,他们也能有同等的机会表达。因此,在计划合作学习活动时,可以尝试用这两种分组交替循环进行。

3.动态评价模式完善评价机制。Larson-Freeman 倡导用动态系统理论对二语发展轨迹作反思性、回测性解释。这种观点也可以用于完善评价当中。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生产过程”和“产品”都是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对课堂活动评价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可做量化处理的评价系统。学生一份主要检测“生产过程”,教师一份主要检测“产品”。然后定期对评价结果做数据处理,根据结果显示的问题及其趋势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3]Swain,M.Kinnear,P.&Linda,S.Sociocultural Theory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Multicultural Matters,2015.

[4]于书林.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差异与融合[J].现代外语,2013.

[5]余亮,黄荣怀.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14.

[6]徐锦芬,雷鹏飞.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

作者简介:严丽娇(1994.1-),女,汉族,云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理论与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