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在五华山区引种表现及元公害载培技术

2017-07-14 02:09陈标华
现代园艺 2017年6期
关键词:无公害葡萄栽培

陈标华

摘要:主要采用地膜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整形修剪、抹梢、疏花序和果穗,加强肥水管理,人工调控成熟期,避免葡萄集中上市,提高其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在全县范围内达到先进水平。667m2植570株,合理密植不僅能使幼苗充分发育,还能使葡萄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达到丰产优质。

关键词:葡萄;人工调控;无公害;栽培

1.五华县发展葡萄的优势

1.1气候、土壤条件适宜

五华县地处粤东山区,位于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之间,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9℃,年平均雨量1487.3mm,年日照时数1966.5小时,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2%。山地以赤红壤土和紫色土为主,水田以潴育土为主,肥沃、疏松,pH值5.0~6.5。

1.2宜果宜游,效益高

随着乡村旅游、体验游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与观光农业逐步形成,种植葡萄宜果宜游,既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知名度及发展。

2.种植情况

2.1示范基地情况

五华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基地位于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基地总面积33.33hm2,其中区试面积6.67hm2,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26.67hm2,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基地土壤为红壤土,肥力一般,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好,适宜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2.2种植情况

我所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结合五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于2013年10月从浙江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嫁接苗6000株假植,在科研基地进行“阳光玫瑰葡萄在五华山区引种表现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试验示范面积0.67hm2。667m2用花生麸50kg和生物有机肥500kg作基肥,按株行距为55em×210cm规格,每隔6m竖7cm×7cm、长2.6m的水泥固定柱,用不锈钢线搭“V”型架,覆盖与厢面大小的薄膜避雨棚备耕。2014年3月选用苗高50~55cm,地径粗0.5-0.7cm的苗木种植。在苗两边沟施萌芽肥后铺设滴灌设施并覆盖地膜,开沟深20cm、沟宽30cm、厢面宽150cm,667m2植570株。

3.引种表现

3.1物候期

阳光玫瑰葡萄在五华一般2月中下旬种植,气温在15℃时开始萌芽,气温在20~25℃生长旺盛,4月花芽伴随叶芽,5月中旬盛花期,果实6月开始膨大,8月上旬开始成熟,采收期4~6个月,11月下旬开始落叶。

3.2植物学特性

阳光玫瑰葡萄幼叶黄绿色,成龄叶片深绿色、近心形、大而厚;新梢生长旺盛,节间较长,成年树新梢第4~6节平均长度16cm;两性花,每根结果枝着生1~2个花序,第1花序着生在第3~5节上,第2花序着生在第4~6节上;果粒着生紧密,椭圆形,黄绿色,果穗圆锥形,穗重500g左右。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地膜滴灌设施和人工调控成熟期,通过无公害高产栽培管理,葡萄成活率达98%;苗高控制在180cm,茎逐月增粗,1年生苗葡萄地径粗达1.56cm。蔓数分为3层,分别在80cm、120cm、161cm左右一层,每层保留2条副枝,每条副枝保留2条支蔓;第1批于6月中旬始花,8月中旬成熟,每隔2个月开花1次,采收期可延长至12月;平均单果重11g,平均穗重648g,每株4穗,平均每批采收量492.3kg,年667m2产量1477kg。

4.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阳光玫瑰葡萄相对较易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可选择山地或水稻田种植,通过3年的研究、试验与推广,阳光玫瑰葡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4.1种植前准备

栽植前,对选择的园地进行全园翻耕,翻耕深度30cm,结合翻耕,667m2施花生麸50kg和生物有机肥500kg的基肥,并耙匀耙碎耙平。以沟厢共210cm-茬的规格,每隔6m用7cm×7cm大小、260cm长的水泥固定柱埋人土壤50cm,地面高度210cm,用不锈钢线拉线定点(柱和线可结合实际选择),形成“V型”架,同时搭建150cm宽的避雨棚。

4.2适时种植

选用纯正无病毒、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且经消毒及修剪处理的嫁接苗,在2月下旬~3月上旬种植,种植密度为株行距55cm×210cm,667m2植565~575株,合理的密植不仅能使幼苗充分发育,还能使葡萄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达到丰产优质。具体种植方法:营养袋苗栽植时去除营养袋后直接植入穴中;裸根苗栽植时,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踏实,当覆土至2/3时,轻轻上提苗木,以使根系向下,并与土壤接触密实,覆土高度以高于苗木根际5cm为宜,具体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淋足定根水。栽植10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苗或死苗的及时用营养袋假植苗木进行补植。

4.3田间管理

抓好田间管理是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产的前提,人工调控成熟期无公害栽培,田间管理应抓好如下环节:

4.3.1覆膜与滴灌设施安装。覆膜:覆膜在种植后施萌芽肥后进行。萌芽肥施肥后,在植株两边分别用75cm宽的黑色膜覆盖,结合开沟,用开沟泥压膜,膜与膜空隙处每隔一定距离相互重叠压膜。开沟沟深20cm,沟宽30cm,沟距150cm(即厢面150cm)。滴灌设施安装:覆膜前,利用黑色软管在植株两边分布滴灌,进行全园安装。

4.3.2幼苗期管理。幼苗期主要抓好松土除草,及时进行修枝、除蘖、抹芽、定主枝工作。松土除草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三不伤”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即杂草除净、多余分蘖抹净;“一培土”即把锄松的土培到幼苗根际。松土深度5~20cm为宜,里浅外深、前期浅后期深、春浅秋深;修枝抹芽应在春末夏初进行,修枝刀口要平滑,不能拉伤树皮,抹芽主要是抹除砧木新芽及多余的副梢,尽早形成主枝。

4.3.3水分管理。水分管理应根据阳光玫瑰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水量和干湿情况而定,适时灌溉,一般在花前、浆果膨大期、采后期遇旱应注重灌水;花期、浆果着色期适度控水,雨天排水。

4.3.4施肥管理。施肥管理是人工调控成熟期无公害栽培重要环节,抓好施肥管理是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产的基础。施肥主要分为萌芽前、开花前、开花后和浆果着色初期4个时期,各时期施肥如下:萌芽前施肥应在栽植后1周内完成并重施,以保证萌发健壮芽,尽早有效形成主干枝,在植株两侧沟施硫酸钾复合肥(总含量≥45%,N:P:K=15:15:15)250kg和钙镁磷肥(有效磷≥15%)125kg;开花前和开花后滴灌株施(浓度5%水溶性复合肥(即用总含量≥45%,N:P:K=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与清水充分溶解,加入根聚地300倍液)100~150g,浆果着色期滴灌株施水溶性复合肥(同上)50~100g,同时,视苗生长情况或结合喷药,用0.3%磷酸二氢钾或康朴液钙1000倍液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

4.3.5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葡萄栽培的关键环节,修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量和质量,合理适时修剪对增强树势、控制坐果率和通风透气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措施是:(1)抹芽控梢。在植后抹除砧木的萌芽,疏除嫁接苗的分蘖多余的副梢,只保留1条较壮旺的新枝;(2)修枝。在新枝老熟后,离新枝2cm上端剪除剩余嫁接苗老枝,新枝长至离地60cm时进行打顶促分枝,分枝抽梢后保留2条健壮枝,并进行拉线上架,5月中旬当分枝长至60cm时再1次进行修剪打顶促分枝,仍是保留2條健壮分枝,并抹梢促花芽分化。7月初,当花穗长至6cm时,在抽花穗上端保留3-4片叶,进行打顶短心,促花穗生长。

4.3.6序果穗管理。定花序: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保留1枝1穗,其余花序抹除,以保证每穗成熟期重量在0.5~0.75kg,单果重达到大于7g,糖度大于16的果实;拉花序:成花较多的需要在开花前进行花序的拉长,及时疏除不良花序,剪除分枝侧花序,促花序伸长坐果;花序修剪:一般采用常规花序修剪,即剪除大副穗和过长穗尖,对中间的各花穗枝进行适当短截;果穗疏剪:7月下旬,对已挂果的果穗适时进行疏剪,疏除夹心细小密集的幼果,短截过长果穗,保留较一致的果穗;果实套袋。在8月中旬,当葡萄果实已膨大,部分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利于果实着色均匀,预防虫害和鸟害。

4.3.7成熟采收。根据调控成熟期和当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行分期分批采摘。通过人工调控成熟期,一般在节假日前后采收,利于游人体验葡萄鲜采乐趣和提高经济效益。

4.3.8病虫防治。2、3叶期主要防治好盲蝽、蓟马、蚜虫等虫害;开花前主要防治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灰霉病;谢花后主要防治黑疽病、霜霉病、灰霉病、夜蛾等;套袋前主要防治白腐病、溃疡病;转色成熟期主要防治霜霉病、褐斑病。药剂主要有:45%唑醚甲硫悬浮剂防治侵染性病害,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防治穗轴褐枯病,4%烯酰吗啉悬浮剂防治霜霉病,4%咯菌脂浮剂防治灰霉病,28%戌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黑痘病,5%噻呋酸酰胺悬浮剂防治白腐病,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溃疡病,4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褐斑病,10%阿维菌素、吡虫啉、蚜虱净等防治虫害。以上药剂使用量及注意事项参考使用说明。

4.3.9调控成熟期。为避免集中上市造成增产不增收的困惑,可利用人工调控成熟期,使其在节假日期间成熟采收,结合乡村游、体验游,达到高产增收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在做好整形修剪的基础上,结合所需上市的时间,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假日,根据开花至成熟的时间长度,一枝保留一束强壮花芽,并做好花序的拉长与修剪,果穗疏剪和果实套袋。

5.推广种植情况及方法

5.1推广种植情况

为了解阳光玫瑰葡萄在五华山区其它地方的适应性,在2013年示范基地种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选择五华南部的华阳、龙村,中部的横陂、双华,北部的华城、转水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推广种植133.33hm2,具体推广种植情况见表2。

5.2推广方法

5.2.1成立栽培科研队伍。组成科研队伍,于2012年8月前往浙江、广州葡萄生产基地参观学习,向当地专家咨询种植难题,了解阳光玫瑰葡萄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引苗种植后,根据阳光玫瑰葡萄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五华县的气候、土壤条件,加强对种植期、幼苗生长期、挂果期的科学管理,研究人工调控成熟期无公害高产栽培。

5.2.2抓示范、培训促推广。为使阳光玫瑰葡萄在五华县推广种植,丰富五华县的“果蓝子”,增加农民收入,在研究人工调控成熟期无公害高产栽培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印发栽培技术资料和举办培训班的方式,抓好示范点建设,研究阳光玫瑰葡萄在五华县其它各地的适应性。至2016年分别在横陂、龙村、华城、华阳、转水、双华等镇举办阳光玫瑰葡萄无公害高产栽培培训班6场次,推广种植面积133.33hm2

6.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葡萄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水果,既可鲜吃,也可加工,种植葡萄,宜果宜游,是一种经济效益好的主要种植水果之一。具体效益分析见表4。

从表3可以看出,种植第1年平均667m2产1257kg,一级果率65%,种植第2年后进行正常挂果期,平均667m2产1453kg,比第1年增产196kg,一级果率提高到80%。

从表4、表5中可以得出,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市场价格较高,一级果达34元/kg,种植第1年年667m2盈利即可达到1.54万元,第2年年667m2盈利2.44万元,经济效益较高。2015年推广种植46.67hm2,2016年推广种植86.367hm2,按种植1年、2年分别计算,推广种植133.33hm2,累计盈利3710万元。

从表6中可以看出,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与种植巨峰葡萄相比,虽然巨峰葡萄667m2产量比阳光玫瑰葡萄高297kg,一级果率都达80%,但阳光玫瑰品质较好,市场价格较高,一级果售价34元/kg,从而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比巨峰葡萄667m2可增收1.05万元。

6.2社会效益

种植阳光玫瑰葡萄,采用调控成熟期,需大量人工进行引蔓、抹梢、疏花序和果穗,能有效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可大大提高果农的种植水平和生产技能。有利于丰富当地“果篮子”,同时供广大市民体验采摘,能有效提升当地的旅游业和知名度,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6.3生态效益

无公害栽植施肥以生物肥、有机肥为主,有效减轻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采用滴灌设施,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节约了水肥和用工,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无公害葡萄栽培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