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计文化的时空观

2017-07-15 05:57朱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

朱冉

摘 要:文化的时空观认为,文化的 “时”表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是纵向发展的历史脉络;而“空”则代表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关系,是横向发展的历史脉络。同理也说明了设计文化的时空观,本文基于设计文化的时空观研究设计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其实就是研究设计文化的时空观,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设计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设计文化;时间观;空间观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056-01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告诉我们,物质的基本形式是运动着的时间与空间,他们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物质的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空间与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绝对性和无限性,同时时间与空间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征又具有多样性。

一、设计文化的时间观

我们要理清设计文化的未来发展需要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特点,只有连接了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才能理清设计文化从纵向上的发展脉络。

(一)设计历史沿革概述

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的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反对机械生产,提倡设计应回归自然,效法古代优秀设计风格,以传统的自然材料,从自然中找到设计灵感,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和早期的设计师仍然提倡以手工绘制和制作的形式完成设计产品。深受前期的工艺美术影响,发源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设计的主体对象和表现风格依然是采取自然风,以自然形态、曲线形作为设计构思的来源,延续对自然风格的探索。对于手工艺的态度依然是提倡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逐渐有所转变,从以前的不认可、抵触到慢慢的接受工业化及批量化生产,承认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并延续新艺术运动,对工业化应用在设计领域的态度是中立的。

对工艺和科技的统一体现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中,一改原有的传统设计风格,运用设计教学来传播了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以符合机器生产的需要,提出了全新的机器美学,并为后续的现代主义设計风格奠定了基础。

从设计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文化都与设计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力,设计历史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在设计历史的发展中,设计师们一直面临着的重要问题是: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从开始的否定技术只发单纯关注艺术,到后期逐渐承认技术的作用,到由包豪斯通过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将技术与艺术统一在一起这一过程。

而艺术和技术本身就隶属与文化的两重要分类: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他们本身就是文化的两个重要分类,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关系是互相统一,互相辅助的。因此,如果有这样的认知,那么我们从历史的脉络来分析未来的趋势,则是艺术和技术在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为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艺术设计也会综合各个技术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设计研究,力求通过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为技术服务于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载体。

(二)文化传统的继承

前面已经提到设计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紧密相连的,除了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风格发展间的联系,文化的传承性也体现了设计文化的时间观,一种文化会随着时间的变迁发生变化,但是文化中千百年来形成的统一价值观、人们的认知确是稳定不变的,通过代代相传,形成一个在某一历史时期相对稳定的、统一的文化价值观整体。例如,我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观念的认知,从对传统的认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的习俗习惯、认知行为是文化的衍生物,而且是变化的,在设计发展的进程中,设计师通过各种形式、借鉴各种元素等具象的产品形态、造型来诠释出对传统的理解,文化传统是一个抽象的、宏观的概念,在设计领域是需要设计师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理解的,文化传统精髓的领悟和设计应用应该是设计文化未来发展所关注的问题。

二、设计文化的空间观

设计文化的空间观主要体现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设计风格存在差异,以及如何看待这种设计风格的差异性,最重要的是在比较分析这些风格各异的设计之后,我们应该让具有不同特点的设计风格为设计活动服务,能够具体地应用到设计实践中。

三、结语

随着设计的发展,设计的理念和观点也逐渐呈现了多元化以及多样性,我们面对的设计文化既有外来的“舶来品”也有历史延续下来的“文脉”,既需要创新性地进行学习也需要继承,人类社会面临着多元化的格局,从大的趋势上看多元化、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潮流,但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追溯历史,保留传统、注重继承也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设计师要做的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并能从中汲取养分,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一定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从来不是闭塞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对传统设计理念的认知也应该是灵活的,在新的设计风格、设计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的形式也可以出现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龙生.设计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播价值[J].装饰,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