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看艺术模仿

2017-07-15 06:49张德山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物象山水画

张德山

摘 要:艺术的本质在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将其表現得彰明较著。主要特征的把握,是建立在画家面对事物,在观察和表现时所带的某种独特的感觉,而得到一种强烈的特殊印象。但画面上值得我们下功夫的地方应该是取神进写神,将物象精神气质映入心中再得心应手的表现出来,而非完全描摹与模仿。

关键词:山水画;艺术模仿;物象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164-01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便是“艺术模仿说”的古老认知。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丹纳认为,艺术的模仿必然跟艺术的本质认识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他认为诗歌、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多多少少是“模仿的”艺术。好像这个“模仿”的特征是他们的本质,他们的目的便是尽量正确的模仿。

而艺术的本质在于抓住对象主要特征,将所谓的主要特征支配一切,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深刻而显明的印记,表现得彰明较著。可见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主要特征表现的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显明越好。因此,艺术家不得不为了“主要特征”特别删减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现显明的特征,将变质、消失的部分都加以修正改造。然而这些主要特征的把握,还建立在画家观察和表现事物时所带的独特感觉;其主要特征给画家一个刺激,并得到一种强烈的印象。正如一个生而有才的人,他的感受力必然是迅速而又细致的。凭借着清醒而可靠的感觉,自然而然能辨别和抓住种种细微的层次和关系。

由此可见,艺术的表现在于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即主要特征,而非完全全部的模仿。中国古人在“无往不复,天地迹也”的宇宙空间中“逍遥游”,在“俯仰”之间“游观”,在“目识心记”、“饱游饫看”的中认识自然,在心中酝酿经营,渗入个人独特情怀,展现对无穷变换的自然无比敬畏并乐在其中的性情。郭熙《林泉高致》:“真山水之法,四时不同,春融怡,夏翁郁,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瞳。”“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如此,所谓四时之果不同也……” 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似妆,冬山惨淡如瞳,这正是郭熙对山之四季不同特征的主观把握,而分别赋予四时之山以“融怡、翁郁、疏薄、黯淡”独特感受,展现四时之山“如笑、如滴、如妆、如瞳”不同的情感,形象生动,如诗如画。又如邵梅臣《画耕偶事》中:“余谓画云之亦有时宜,春宜晴,夏宜雨,秋宜月,冬宜雪。”他对春夏秋冬之时宜的主观把握亦是对四时情感的流露。春夏秋冬的主要特征便在于“晴、雨、月、雪”的描述;此虽为天气情况的描写,亦是作者自我情感的借喻与抒发,内心情感随着“阴晴圆缺”而有所变化。在中国画中“晴”的表现也许是清远旷达的淡墨与大片的留白,以显示舒朗的心况;“雨”的表现犹若清丽而又迷蒙的烟岚,湿墨清运,烘托出一种似幻似真的朦胧的美;“月”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清冷之感,却又寄托了对亲友无限的思念之感;“雪”凌冽高冷的圣洁之下却也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导师在写生创作中十分注重物我之间情感的升华,强调要有情趣韵味,展现出独特的生命气质和精神内涵。如表现华山,就必须融入自己观察华山一石一峰、一草一木的体会与思考,险峻、峭拔、秀丽是华山独有的性格和气魂,透露着千古文人墨客赋予它的生命力——中华气魂、中国精神。在写生的过程中体会、感悟,积累画面以外的认识与修养。落墨前要在心中思量,注意变化与对比,虚实相应。注重笔墨的浓淡干湿,强化笔意。

杨国光先生在《砚边心语》中说:“绘画形象的创造应该是写意的,是超越塑造的,初学或解决从塑造到写意的问题,应当重视写生这个关键。在写生的同时注意画外修养的积累。”画面上值得我们下功夫的地方应该是怎样取神进而写神,将物象精神气质映入心中再得心应手的表现出来,而非生搬硬套的完全描摹与模仿。

石涛话语录中说:“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非山川之限于一偏,而人之赋受不齐也。”心灵的传达还须用心灵去感悟,这在他看来就是“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写生创作,就是要赋予笔墨以意义,将自己的能力和精神气质表现为笔墨功力和笔墨素养的艺术水平。

绘画需要笔墨技法来完成,然而笔墨技法又需要心性有意识的作用,心性的体验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积累才能获得。因而,在写生创作时,艺术境界的显现不是绝对客观不加取舍的描摹物象,而是把握物象的主要特征,将自我最深“心源”的思想情感同自然“造化”中物象实境做交流与升华。在“师造化”的同时“得心源”之思,立万象与胸怀,渐生诗画意境。

参考文献:

[1]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01).

[2]丹纳.傅译名著系列——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0).

[3]王伯敏.三国——现代 132名中国书画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出版,1984(12).

[4]北鱼.国画与禅[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物象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纸巾山水画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王安忆小说中的物象分析
程灿山水画作品
管窥中国历法中常用的物象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