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皎然《诗式》中的实境与虚境

2017-07-15 07:38袁佳艳庄雯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境

袁佳艳++庄雯戈

摘 要:皎然把诗歌所指射的世界统称作“境象”,且注意到了诗歌作品中所再现的客体与实在客体之间的虚实差异,并将“境”分为了两重——“可睹而不可取”之境,即为他的“实境”;有“妙用无体”之境,即为“虚境”。反省“境”中的“虚”与“实”,才能对文学作品中抽象与具体的世界有更好的把握,其中的美感也全然显现了。

关键词:皎然;《诗式》;境;实境;虚境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266-01

唐朝僧皎然的《诗式》中,有着比较完整的“意境”理论,同时他还开始把“意”与“境”区分开来,并补充完善了“意境”中“境”的内涵。在此之前,王昌龄将境分为三重,分别是“物境”、“情境”、“意境”。与王昌龄不同的是,皎然将“境”二分,他认为“实境”就是诸如景、风、色等物境,而“虚境”则是象外虚境。皎然提出的“实境”与“虚境”受前人影响,但同时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一、“可睹而不可取”之实境

在皎然之前,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物镜”、“情境”、“意境”三重“境”。其中“物镜”强调“形似”,是对外物的观赏把握,即强调客观环境。而较早时候,皎然也十分推崇一些诗歌中描写的“实境”之美,比如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一句。由此可见,皎然的“实境”其实是受了王昌龄“物镜”的影响。

我们再看皎然自己诗歌中含有“实境”含意的地方。比如《兵后早春登故郭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中的“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羨”一句,《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中的“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一句。可以看到皎然诗中的“境”如“苍林”、“堂雨”,确实是王昌龄所提出“物镜”之类,但却与王昌龄的“物镜”又有些不同,它又好似是王昌龄的“情境”与“物镜”融合了。譬如上面提到的两句诗,虽写的是客观环境,但事实上却是要借物兴怀的、借景抒情的,这些“实境”中多少有着诗人自己“心境”的投射和影响。

但皎然所提出的“实境”不仅仅是写可感之物,充当心境投射的对象,它还在描写物中对境物的内涵做出了高低审美的评判。这是明显不同于王昌龄的,皎然的“实境”还有着对“文外之旨”的把握。如同绘画,在人们的审美时,需在最后经过借助画面触发起艺术想象来领略画之美一样,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但在这里,“文外之旨”并不是强调借助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实景发出的想象,而是强调作品中“实境”的延续性、停留性。正是因为“实景”有这样的属性,某一些好的“实境”才能给人一种言有意而意无穷之感。这就很像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手法,事实上,很多“实境”在历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中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象征意义,譬如我们探得梅花,赞其傲寒风骨,见空中明月,心生思乡之情。不得不说,皎然的“实境”赋予了一般事物更丰富、更深刻的意蕴。

由此观之,“可睹而不可取”之景,显然不再只是客观物景,而是成了艺术意境——也就是说,“实境”便是可投射“心境”情思、承载深刻意蕴的“境象”。

二、“妙用物体”之虚境

其实在中国典籍中很早便出现了虚实的概念,虚实相对的概念早见诸老庄之中。而皎然身为佛教徒,对于“虚实二义”并不陌生。譬如“镜花水月”这样的著名佛教譬喻,从最通俗的地方告诉我们一切客观存在都是虚妄;禅宗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点“虚境”。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唯识宗更是认为境本来就是没有的,是主题感知而后产生的境。因而,皎然将这些思想兼收并蓄,在其诗歌创作中也都融入了“妙用物体”的虚境,大大扩展了诗歌意象的内涵,成为将“虚实二境”融于诗境的鼻祖。也正是因为对佛教思想的兼收并蓄,皎然使其诗歌中的“虚境”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审美意象。

相对于“实境”本身有着形象具体可感的特点之外,“虚境”是难以直观感受的,但是它却有着更韵味深厚的内涵、余韵无穷。在皎然之前,很少有文人提出过“虚境”这个概念,并将其融入于诗歌创作中。皎然有诗云:诗语花愁徒自宅,吾心见境尽为非,首次把虚境融入于诗歌中,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又如“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灵境”最初指庄严妙士,吉祥福地,但在此诗中,“灵境”便如上一句中“虚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因而,可以看出,皎然的“虚境”与佛家中的“虚无”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体现了浓厚的禅意。同时皎然能够将佛家的思想运用到实境之中,也足见其独到之处。

皎然曰:“律家之流,拘而多忌,失于自然,吾常所病也……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对虚,亦可以对实。”这里,皎然明确揭示了意境“虚实相生”的重要特征。而在《诗式》中,皎然也颇强调虚实相生之理。

诚然,文学作品只有虚实结合,才具有了美的生发性、启示性,引发读者的无穷联想,抑或是引领读者进入玄妙境界。诗歌创作中所呈现的景色等客体若是太质实,则会无余味,不能激起读者想象;而若将虚境扩大,则会流于空寂,其中艺术情趣亦将无存。因而我们反观虚境与实境,亦要知二者交融相生,才能尽显作品美感。

参考文献:

[1]王豪菁.皎然意境理论探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2]武争争.皎然《诗式》中的“取境”观[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4.

[3]高东洋.皎然意境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4]黄华强.论皎然《诗式》的文学批评观点[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1).

猜你喜欢
实境
论唐诗中的虚实结合
朱自清《背影》文本重解
虚实意境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苏皖边区政府的探索与实践
市场营销专业“实境、实体、实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十四诗品之实境
双周争胜
车间式实境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