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遗保护的原生态与整体性

2017-07-15 07:40高爱民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

高爱民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容,并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原生态环境受到冲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集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简单介绍了集美非物质遗产保护现状以及部分省级非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并提出了原生态和整体性的一些保护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273-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世代相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并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其中不仅包含了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包括了历史文明的传承,更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相当悠久,幅员辽阔。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在从古至今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沉淀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诸如依靠口授和传承的项目正在逐步消失,大量的传统工艺与技艺正濒临消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原生态与整体性的保护原则出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化的进行综合保护。本文以集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态和整体性的分析。

一、集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集美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区,是我国著名的的侨乡和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乡。从古至今,集美作为闽南文化大融合之地,有着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在此沉淀下来。截止2016年底,集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计18项。以及近30个各类项目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及许许多多多还未申报的项目等。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集美正快速步入了现代化城市,加之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和受各种现代文化现象的冲击,具有闽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正逐步被淡化,文化生态也面临着巨大变化。虽然集美辖区建设了“集美学村嘉庚建筑与端午龙舟民俗展示区”、“灌口凤山口传文学与信俗展示区”、“集美后溪闽台小镇与城隍文化展示区”。并成立了4个项目的传习中心,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

文化与生物一样具有多样性和生态性,文化的兴起都具备有特定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人文环境构成,环境结构比较复杂,层次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与之相互依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那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以集美地区省级具体非物质文化内容及其生态环境为例,其具体原生态环境如下:

(一)民间文学类

闽南童谣和答嘴鼓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闽南童谣是闽南百姓利用闽南方言,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點创作的富含音乐美感的韵语和平仄节奏的童谣;答嘴鼓是通过闽南方言词语、俚俗语富有节奏与音韵结构组织的严格押韵的词句,采用“包袱”的手法与“爆笑料”的艺术手段进行的戏剧性说唱艺术。并且两者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成,广受闽南民众的欢迎,是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二)曲艺类

歌仔说唱是集美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歌词是丰富多彩的闽南民间语汇,曲调是闽南的民歌、俗谣,从戏曲、南曲、南词中吸取经验,历经各代艺人的创造、传长、修改而逐渐丰富和完善,通俗易懂,易传易唱,是福建的四大曲种之一。歌仔说唱语言生动诙谐、平仄押韵,唱腔或粗犷豪放、雄浑有力,或温文婉约、幽雅纤细,地方色彩浓厚,深受闽南人民喜爱。歌仔说唱依演唱者所持的乐器不同,有月琴弹唱、大广弦说唱、平鼓唱、荷叶说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三)体育、游艺、杂技类

集美端午龙舟赛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道光年间《厦门誌》中就有龙舟赛的盛况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共组织举办十一次龙舟赛,在其积极组织和强力推动下,使得集美端午龙舟赛发展迅猛。1987年,首届“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集美举行。2006年以来,集美区积极发挥对台地理优势,以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目的,将 “集美端午龙舟赛”升格为 “‘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国际龙舟赛龙舟赛”,成为厦门·集美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四)民俗类

灌口镇凤山祖庙始建于明朝末年,内有石碑《凤山庙碑志》,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重修凤山庙碑记。凤山庙供奉的大使公即四川都江堰二王庙的李二郎。主要节日有农历三月初七,是指挥大使神现塑像入庙之日,称年祭;五月初四为盛大的大使公圣诞。近年来,海峡两岸大使公信俗交流增多,台湾多地的大使公分庙纷纷回灌口凤山庙谒祖、朝拜凤山祖庙。“灌口凤山祖庙访问团”也受台湾地区各分庙和信众的邀请,多次赴台湾地区各地大使公神庙进行访问与交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统一管理

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成立“集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领导机构”,全面组织和领导集美闽南文化遗产保护;成立“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以指导非遗保护专项工作;集美文化部门要增设专职人员,定编定岗专门负责保护工作人员,以担负继续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和普及保护知识,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向前发展。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预算,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使用。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经费和生活补贴,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开展传习活动的扶持力度。

(二)发挥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完善传承手段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传承制度,进一步发挥和调动代表性传承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做好各自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鼓励他们采用个人、家庭和群体多种传承方式,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另外,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要互相配合、通力协作,鼓励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编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教材,利用中、小学校园,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培养青少年对闽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对一些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学金,作为特长生选入艺术类院校等方法,造就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

(三)加强集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集美现有三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这三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所,资助传习经费,支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活动;研究落实对学艺者的助学、奖学等政策措施,鼓励他们掌握传统知识或技艺,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依赖性和非独立性的特征,它形成并依赖于特定的原生环境。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之中,或文化时空中,我们可以借助集美的闽南文化生态,让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集美人当前的生活中,扩大各种信俗的民间影响,让这些民俗活动充分显示其艺术魅力。

尽可能地保护与闽南文化相关的生态元素,多做一些组织工作与行政扶持、赞助,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比如高浦、孙厝、锦园、马銮、东辉、城内等古城、古村落等,使其成为集美闽南文化遗产的集中区与展示区。

(四)利用信息媒体平台,提高宣传力度

利用集美电视台打造成为宣传闽南文化的平台,让传承人的表演实况视频在电视节目中的黄金时段滚动播放(播放闽南语时,必须打上字幕,让不能通晓闽南方言的观众也能欣赏)。营造了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氛围,使广大人民自觉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群众自觉自愿参与到保护队伍。

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利用音像等多媒体手段,对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记录,可以利用现代各种电子存储介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保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资源共享,把资料展示与实物展示集合起来。在传统工艺和技艺的保护方面可以设立了专门的“传授馆”,用于培养专门人才并准许游人参观。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等高科技手段,努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參考文献:

[1]刘春玲.文化生态视角下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阴山学刊,2016(01).

[2]靖桥,盖海红.原生态与善本再造——论“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河北学刊,2011(02).

[3]张卫民.论我国“非遗”整体性保护文化环境之构建[J].艺海,2010(0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