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闲事的“刘奶奶”

2017-07-18 12:10李雅民
东方剑 2017年5期
关键词:嘉陵男孩儿辅导

◆ 李雅民

多管闲事的“刘奶奶”

◆ 李雅民

刘方,天津市人大代表、南开区嘉陵北里居委会主任。但喊她主任的人很少,而是都叫她“刘奶奶”,不是因她岁数大,而是因为她疼爱孩子。一连12年,每逢双休日、寒暑假,她把好多孩子拢到居委会里,请大学生来辅导他们学习,“刘奶奶”的称号在她年仅四旬时就给封下了。

“刘奶奶”偏心,她疼爱的孩子,全是缺爹少娘或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比如农民工家庭租住在小平房里的那些苦孩子。“刘奶奶”总说:“那些孩子多苦你知道吗?让人看着就心疼。我不管他是不是我社区的,尽我最大能力,能管上的我都管。”

十年了,“刘奶奶”疼爱苦孩子的故事多了去了,最精彩的是下面一个。有回“刘奶奶”家访,看到小区里几个农村来的租赁户穷得连张桌子也没有,孩子在自己的膝盖上、或是伏在炕沿儿写作业。“刘奶奶”冲家长喊:“没桌子哪行?天天这样孩子的脊椎就完了!”家长们全都苦笑着说:“嘿嘿,凑合吧,这就不错了。”不舍得花那钱。“刘奶奶”脑子里总是晃着这件事,她就去找好心人“化缘”。化来了钱,买几张小课桌,给那几个孩子送去。送课桌时,又发现光线不行,那几户人家租的全是简陋的小平房,采光极差,还舍不得使用大灯泡。“刘奶奶”想,这时间一久孩子的视力不就完了吗?不行,还得给孩子配台灯。可台灯的钱又哪弄去?碰巧这时“刘奶奶”在马路上走道跌了一跤,是有关单位在马路上施工管理不当给造成的。左臂粉碎性骨析,疼啊!这事儿若搁平时,“刘奶奶”准会自认倒霉,她怕落“碰瓷儿”的嫌疑,再说也有医保。但这次不行,她据理力争,争来钱她好去买灯。结果那施工单位给了赔偿,结果赔偿金变成了台灯。“刘奶奶”吊着胳膊去给孩子们送台灯,胳膊疼啊,可她却乐得像花一样,说那一跤摔得值。

居委会竟设义务辅导站

1月15日上午,笔者第二次采访刘方“刘奶奶”时,嘉陵北里居委会三楼的会议室里,十几个孩子正在分组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几位志愿者辅导着他们写作业。平时来这里学习的孩子有40多个,因为过年,好多孩子随农民工父母回了老家。“刘奶奶”楼上楼下地忙乎着,桌子上有电热壶烧着开水,壶边上放着一次性纸杯和两大袋面包。刘方说:“这是给孩子们备的早点(免费的),他们的父母好多都是这儿的清洁工,每天半夜三点就去扫马路了,谁给他们备早点?不能让孩子饿着看书啊。”

十几个孩子里,最小的是两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这么小的孩子也管吗?“刘奶奶”说:“她父母都是农民工,天一亮干活儿挣钱去了,谁管她们?放外边不安全;锁家里没炉子没暖气冻也冻坏了。得,送这来吧,我这大学生辅导,最好的‘学前班’。你看,其中一个女孩儿的父亲来接了。”

一个黢黑的汉子笑眯眯地站在门口,他是河南来的农民工。他跟笔者说,他和他爱人每天外出工作,最不放心的就是这女儿,送学前班,哪找去?农村户口人家收吗?再说还得缴钱。“刘奶奶”这里太好了,一分钱不收还给面包,这美事儿哪找去?他把他姐姐家的一个女娃也给带来了。

笔者采访着这位河南人,“刘奶奶”那边“啪”地打开了孩子。怎么回事?原来“刘奶奶”听人“举报”说,一个上初一的男孩儿学习不用功,期末考试没考好,“刘奶奶”找那男孩儿核实情况,问准了,脸一绷,说:“该打吗?”那男孩儿点头。“刘奶奶”抄起那男孩儿左手,照手背“啪”地一巴掌。男孩儿一咧嘴,脸红了。“刘奶奶”说:“这样打,我手疼,下回拿棍子,记住了吗?”

“刘奶奶”笑对笔者说:“真打,不是假的。那么多孩子,道理得讲,但你讲得过来吗?就打,我有根棍子,总被挨打的孩子给藏起来。可打完了他还和我特亲。他父母知道了还特别高兴地来找我,说‘刘奶奶’,这孩子忒不听话,麻烦您给‘打’着吧。但也说实话,全都半大小子,我哪打得动他们?我哪舍得打?跟咱城市的孩子比,这些孩子苦着哪。”

自寒假起,除过春节那几天,嘉陵北里居委会的大门每天都这样向这些孩子敞开着。上午,有大学生志愿者来为孩子辅导功课,“刘奶奶”陪同;下午,这些孩子愿来就来,居委会留人值守,仍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场所。“刘奶奶”说,农民工家里没暖气,这天儿他屋里比外边都冷,清早几个女孩子过来时,我摸她们的小胳膊,冻得都跟冰棍儿似的,所以我让他们到这来,这有暖气,有热水,孩子们看书冻不着。

说话间,到该回家去吃午饭的时候了。孩子们收起书包,但却不走,围着“刘奶奶”聊天。

“刘奶奶”说话高声大嗓,感染力极强,开导孩子们的方式也实在,比如她说:“咱是农民工的孩子,咱要让人瞧得起,怎么办?就得是学习成绩棒!像张钰和孙文豪这样。你们说对不对?”

十几张小嘴一起喊:“对!”

然后,“刘奶奶”又当众对笔者说:“今年我们这些孩子,出5个市级三好生,5个!其中张钰是全年级的第一名,孙文豪是全年级的第二名,要知道他们的父母都是清洁工啊!他们学习成绩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听“刘奶奶”这样夸他们,小家伙们一个个特神气。

不小心当上“孩子王”

作为居委会主任,“刘奶奶”管的事情多着呢,而且管得还很好,否则不会当选市级人大代表。至于管孩子学习,对“刘奶奶”来说纯属是业余。

“刘奶奶”原本是天津食品某厂办公室主任,2000年她回她居住的嘉陵北里任居委会主任,时间不长她就揽下一档辅导孩子学习的差事。那是社区内一对残疾人的孩子,学习不好,逃学,品德不端出了问题,再发展下去可能要出大问题了。夫妇俩急得火上房,去居委会请刘主任帮忙,哭诉残疾让他们的人生已是非常的不幸,假若孩子的前程再毁了,他们就不想再活了。刘主任说:“这孩子归我了,回去告诉她,双休日她必须来我这儿报到。逃学的事儿,我和她老师联系。”从此,刘主任成了那个丫头的课外辅导员,而且还监督着上学的情况,“刘奶奶”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班主任,以便随时掌握她的“情况”。

刘奶奶当工厂办公室主任时管理过2000多人的厂务,调教一个小丫头不在话下,她恩威并施,那女孩儿很快变了样,学习成绩上去了,人也变得懂事了。女孩儿的父母感激不尽,逢人就夸刘主任。这一夸不要紧,好多居民都把自家学习不好的孩子给送来了,说:“刘主任啊,您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麻烦您带上我家这一个吧。”拜师似的非要刘主任把孩子收下。有些孩子处境确实非常困难,比如有个小女孩儿,母亲生下她不久就被她爸爸给打跑了,而她爸爸又是个酒鬼加文盲,家里堆满酒瓶子,这样的孩子能有好儿吗?所以,当这小女孩儿的奶奶来找时,刘主任当即就痛快地答应了。于是,凡是社区内有单亲家庭、残疾家庭的孩子,包括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孩子,有要求辅导功课的,刘主任全都收下了。每周的双休日,每年的寒暑假,刘主任把那些孩子拢到居委会来上辅导课。孩子多了她一个人辅导不过来,她就找来大学生志愿者,一来二去,她就创立了这个独特的辅导站,头衔也由刘主任变成了“刘奶奶”,尽管那时她还很年轻。

2003年,“刘奶奶”举办辅导站的消息见了报,南开大学法学院的领导就找来了,“刘奶奶,我们合办一个实验基地吧,让我们的学生来您这义务辅导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弟。”“刘奶奶”说“好哇”,这事双手一拍就成了。

外来流动人口,而且还得是困难的,那不就是农民工吗?“刘奶奶”说这还用找吗,眼前就有现成的。嘉陵道地区20多个社区,保洁队只有一个,且就坐落在嘉陵北里小区里,与“刘奶奶”的居委会隔着一条小胡同。保洁队的清洁工们,时间最长的在这干了20年。他们多半都是双职工,每天半夜出动,城市人睡得最香时,他们去清理这个城市的垃圾。而且越到春节时,他们越不能回家,无穷无尽的炮皮炮灰和垃圾等着他们去清扫。他们没时间、也没精力照顾孩子,平时,大点儿的孩子,他们放任自流;小点儿的孩子,他们就给锁在家里,直到中午他们下班回家后才把那孩子放出来。“刘奶奶”亲眼看到那些被家长关了半天的孩子出来后是多兴奋,他们玩耍在垃圾堆上,捉老鼠是他们爱玩的游戏,或是捡个塑料兜,拴根细绳当风筝放。“刘奶奶”把目标定为嘉陵道保洁队,她和那些清洁工们一说,清洁工们全都美坏了。

“刘奶奶”的辅导站一下子壮大了很多,“编制”也非常复杂,因为有上中学的,也有五六岁的小娃娃,每到双休日嘉陵北里居委会办公楼里大小孩子你呼我叫,弄得外人不知是“幼儿园”,还是“课外提高班”。“刘奶奶”忙得团团转,周一至周五她是居委会主任处理居民们的困难或纠纷;周六周日她是“孩子王”,管孩子的学习;到了寒暑假,孩子们天天都去居委会,“刘奶奶”就得大人、孩子一起管,有时这边调解着纠纷,那边还得听着孩子们的动静。天下谁见过这样的居委会主任?

和谐社会应从根儿上抓起

“刘奶奶”管孩子管得严也管得宽,除学习外,还管品德教育,管是否好好吃饭等杂事。

有一次,居民反映,某楼某室家的小子学坏了,不上学,还招来一些不良少年在家里胡闹。“刘奶奶”听了立马去砸那家的房门。屋里问:“谁?”刘奶奶说:“开门!你奶奶。”门开一条缝,“刘奶奶”闯进去,见男男女女一大帮,全是初中生,有的还躺在床上。“不上学,跑这干嘛来?父母养你们容易吗……闺女唉,这床你能躺吗?你妈知道你这样吗……”“刘奶奶”当即训斥一番,警告他们再这样逃学、胡闹,统统揪往派出所,还要告知学校。

轰走那帮孩子后,“刘奶奶”去找那男孩儿的父亲。他父亲在别处开了个理发店,“刘奶奶”一进理发店就喊开了:“你就知道出来挣钱是吧?你儿子天天逃学在家干嘛你知道吗?说吧,那孩子你还打算养吗?你要说你儿子是给少管所养的,我扭头就走。若不是,从今儿起你给我把他看好了,要么你天天带他这来干活儿;要么你天天盯着他去学校……”说得那父亲满脸流汗。

还有一个女孩儿,父母离异,年纪十三四了,还跟父亲睡在一张床上。没办法,家里穷,屋就一间,床就一张,关键是那男的流里流气人品不咋地。这事儿在社区老太太们的闲聊中让“刘奶奶”给知道了,她说不行,那家伙光棍多年谁知他会是个什么东西,得保护这孩子。旁人劝她说,那可是人家的家务啊!“刘奶奶”说家务又咋地?我得保护那孩子!“刘奶奶”去找女孩的妈妈,说你生的孩子你得管。那妈妈再婚而且又有了孩子,跟“刘奶奶”哭穷说,您看我这也是一间屋啊,我哪养得了她?“刘奶奶”想想也是,觉得在这种状况下,那闺女也未必愿意跟了她妈。于是“刘奶奶”又去找孩子的奶奶,让奶奶把孩子给接过来。那奶奶面露难色,“刘奶奶”不客气了,说你还不知道你儿子那点德行,他酒喝得把老婆都给喝跑了,哪天喝晕了谁知会对孩子做出什么蠢事来,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老脸往哪搁?你还怎么活?你给我把闺女接来,跟你睡一张床上没事儿,不然这事儿我跟你没完!那奶奶只好去接孩子。

另有一个名叫兴飞的小男孩儿,自小不吃菜,饭量一点点,体质弱得总发烧,个头儿也不长。他父母都是清洁工,没时间管他,嫌他馋,也懒得理他。“刘奶奶”问其他的孩子,这小兴飞怎么经常不来补习班上课呢?得知情况后,“刘奶奶”说把那孩子给我叫来,同时派人去捉老鼠。这“刘奶奶”咋连人家孩子吃不吃菜的事情也要管?再说你管孩子又和老鼠有闲关系?居委会的同事们弄不懂,不知这“刘奶奶”又要上演什么戏。呆会儿,那孩子被人接来了,见“刘奶奶”后,耷拉着脑袋站墙边。“刘奶奶”把一只死老鼠往他跟前一扔,厉声斥问道:“这老鼠怎么的了?”

“老鼠死了。”男孩儿怯声怯气地说。

“死掉好吗?”“刘奶奶”问。

“不好。”

“我告诉你,人不吃菜,会跟它一样,死掉!从今天起,你必须天天吃菜,不吃看奶奶怎么收拾你!”吓唬完那男孩儿后,“刘奶奶”当即成立“督察组”,让那男孩儿的3个小邻居监督他是否吃菜,并且规定了举报有奖。

那男孩儿的坏毛病,他父母的巴掌没给打过来,愣让“刘奶奶”一下子就给治好了。听别人议论说这种小事儿管他干嘛,“刘奶奶”说:“不吃菜哪行,孩子要是身体坏了学习好管嘛用?”

“刘奶奶”使劲地辅导着孩子们的功课,可孩子们学好了也有苦恼,那就是因没城市户口上不了重点中学。为此,“刘奶奶”也很急,她亲自出马,想办法把那好孩子往好学校塞。比如去年,经“刘奶奶”辅导站调教出来的孩子刘环宇和林香玉,考试成绩是全校的尖子,小升初进时却不保送,原因是农村户口。两个孩子随大流进了66中。“刘奶奶”不干,一天,她在区里的一个会议上遇到109中学老校长,见面她头一句就是:“上帝让我遇到你,我有两个好学生,你一定要给我收下……”结果,刘环宇和林香玉进了109中学的校中校,而且不收择校费。消息传来,两个孩子的父母乐疯了。

“刘奶奶”为什么要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花费这么多的心血?仅是出自对于他们的怜爱吗?不是,“刘奶奶”对笔者说:“孩子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希望,整个社会都应关心他们。再就是,这些孩子,在他们自己的家庭里,因种种原因疏于关照和管教,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了问题,还不是我们社会的负担和麻烦?和谐社会应从根儿上抓起。”听,“刘奶奶”的眼光放得多远。

发稿编辑/姬鸿霞

猜你喜欢
嘉陵男孩儿辅导
嘉陵新型桑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展
竹枝词
在3759米深海感念母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