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比较

2017-07-18 11:47杨凌峰陆邢峰谢松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指导站226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病指三环吡唑

杨凌峰 陆邢峰 周 浩 谢松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指导站 226300)

多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比较

杨凌峰 陆邢峰 周 浩 谢松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指导站 226300)

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于2016年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以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为最好,病穗率防效与病指防效分别达84.54%、90.98%,其次是每667m2用9%吡唑·醚菌酯CS 60mL、20%稻瘟酰胺SC 80mL,病指防效均在80%以上。

杀菌剂;水稻穗颈瘟;防效

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时导致水稻减产10%~20%,严重发病时产量损失可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选择高效药剂、适期用药是防治水稻穗颈瘟最有效措施,为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笔者于2016年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通州区金沙镇金北村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扬农稻1号”,机插栽培,田间水稻长势较好,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试验共设8个处理(见表1),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50m2。试验于8月26日水稻破口5%时用药,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对水喷药,每667m2用水量为45kg,施药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表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试验设计

1.2 调查方法

施药后不定期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水稻是否有药害出现。药效调查于水稻穗颈瘟发病定型时(10月15日)进行,每小区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查100穗,每小区共查500穗,记载病穗数和严重度,并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病花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花穗数×9);病穗率防效(%)=(1-施药区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病指防效(%)=(1-施药区病指/对照区病指)×100。

防治效果的数值经反正弦转换处理后,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3 试验期间天气

试验期间(8月26日~10月15日)平均气温21.88 ℃,平均相对湿度79.02%,共有18d雨日,总降雨量293.4mm。施药当天多云、微风,下午3点以后施药。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经不定期目测,未发现各类药剂对水稻正常生长有不良影响,表明7种供试药剂在本试验药液量范围内对水稻生长安全。

2.2 防 效

由表2可知,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的病穗率防效最好,达84.54%;其次为每667m2用9%吡唑·醚菌酯CS 60mL、20%稻瘟酰胺SC 80mL,病穗率防效分别为77.01%、77.56%,稍低于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但差异不显著;每667m2用75%肟菌·戊唑醇WG 15g、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 15g、75%三环唑30g 3个处理的病穗率防效稍差,病穗率防效均在65%左右,极显著低于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显著低于每667m2用9%吡唑·醚菌酯CS 60mL、20%稻瘟酰胺SC 80mL。

表2 各药剂处理的病穗率防效比较(单位:%)

由表3可知,病指防效仍以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最好,达90.98%;其次仍是每667m2用9%吡唑·醚菌酯CS 60mL、20%稻瘟酰胺SC 80mL,病指防效分别为83.22%、81.05%,显著低于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的防效;每667m2用75%三环唑30g的病指防效较病穗率防效稍好,达77.69%;每667m2用75%肟菌·戊唑醇WG 15g的病指防效较差,为67.31%,极显著低于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9%吡唑·醚菌酯CS 60mL的防效,显著低于每667m2用20%稻瘟酰胺SC 80mL的防效。

表3 各药剂处理的病指防效比较 (单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比较各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以每667m2用27%三环·已唑醇SC 80g为最好,病穗率防效与病指防效分别达84.54%、90.98%;其次是每667m2用9%吡唑·醚菌酯CS 60mL、20%稻瘟酰胺SC 80mL,病指防效均在80%以上;其余各处理对穗颈瘟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仅防治1次的情况下,防效稍有逊色,防治两次或加大用药量是否能提升防效还有待进一步试验。在本试验药液量范围内,7种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2017-01-10

猜你喜欢
病指三环吡唑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银三环(千里达)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联吡唑含能化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
三环陶瓷小镇
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