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顽拙
——我的选石观

2017-07-18 11:54byNanXun
宝藏 2017年5期
关键词:玩石顽石何谓

文/南 薰 by Nan Xun

味在顽拙
——我的选石观

文/南 薰 by Nan Xun

编者按:

这是一篇很硬的文章。看起来简单,但句句意有所指,值得同道中人多读几遍,深思细玩。

精神层面的愉悦是感官刺激中的一种高级存在,触发这种愉悦的条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外乎都是和人的审美体验有关。赏石艺术正是精神愉悦的典型体现。同时,这种因人而异的、标准界定模糊的、更偏向于哲学意味的审美体验也正说明了赏石艺术在传统审美艺术中仅处于较冷门位置的缘由:

一种艺术品能否在世面上得到认可,取决于其艺术价值的受众面。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品都有自低至高的作品存在,所以能够满足不同人群阶层的审美需求。而赏石独悖,其背后过于冷隽的审美标准和留存作品的罕见导致了未能拥有诸如瓷器、玉器、书画等收藏品那样的广大的人群基础和分明的层级。

但是,留心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凡是在历史上有着较高艺术价值评价的门类与作品,在今天都同样获得认可与追捧,有着市场与艺术双价值的体现。可见,艺术审美不是凭空而来,必然有其传承与基础。

标准的模棱和边界的模糊,曾经是我在最初开始玩石时对于审石、选石所犯愁的。不论“四字法”抑或“八字法”都落不到实处,只能凭个人观感去尝试。逐渐,通过仔细研读古籍资料和反复品味古代名石,反复而再反复的思考,慢慢也略能有一些心得。

石之巧,是最容易把握的,初玩石,多取巧。身姿莫不求玲珑窈窕,窍穴莫不求穿凿相连。越是玲珑窈窕越是爱之尤甚,以小比大,多仿园林中孔穴密布的名石,多学石谱中身姿绰约的绘石,多拟典籍记载中的洞联穴通的异石。恨不能处处皆孔穴、洞洞俱“锁云”、凡崖均避雨、逢拱便做桥。牵强形态为之,动辄以历史盛名名之……想来,还是浮躁了、仓促了,文震亨于长物志中谈石,一句“千秋如对”道尽意味,如对如对,似如此这般浮躁,何曾“对”过?

石涛在批评吴门画派过于优雅细腻的艺术风格时语“笔枯则秀,笔湿则俗。”枯笔扫过,尽是力道显现的刀砍斧劈、皴差坳坎,这便是浑厚气韵的体现,不是漂浮在纸上的小山。那么,审石便是读石,不矫揉、不扭捏,气韵生动者,不拘它是立峰、是横峦、是远陂都有真意,都堪“对”。

“横琴坐忘,殊有傲睨万物之荣”此为恽南田题画语,所谓“坐忘”、所谓“傲睨”这正是“千秋如对”之“对”。米万钟论石:“匪雕匪琢,乃合昊外。为氤为氲,与道合真。是分是循,抑亦观物理而图新者欤。”何谓“分循”、何谓“物理”,不明白这些,还是归于仓促浮躁之流。索性放下对石的偏执,不看石、不买石,认真研读典籍资料,揣摩那些高人逸士对气韵生动、怪丑顽拙的品评落点何处,研究在历史环境中“对石如语”“许石为友”“拜石为兄”的心境际遇,从而明白了唐代米和尚问僧:“药山老人近何如?”僧答:“大似一片顽石”(《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五》)之“顽石”之“顽”。这种冷硬清瘦,也正是一拳顽石之中藏着的一个没有被驯服的世界。

大巧若拙。语出《老子》第四十五章,王弼解释道“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苏辙注曰“赋物自然,虽拙而巧”。精到地解释了何谓“拙”,拙即“自然”。那么世间山水皆出自然,石能合自然、和自然,就是朴拙。而自然,最能让人静下来品味,它似曾相识、它惬合心意,不张扬,不怯懦,如同欣赏宋代山水画作,既有巨碑一般的北方大山扑面而来,亦有芦花深处泊孤舟的江南意趣。

我对传统赏石格调的看法,即在石之精神、石之自然,其体现,即拙、顽二字。恰如郑燮说米芾“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玲珑剔透,并非不美,但这种美让人一眼可见,张扬浓烈,过后,难再品出他味;恰恰不如那一眼顽拙,说不出那一眼可见的极精彩处,却是耐看耐品之石,有股倔强不服之气含而待发,有股孤傲幽野之气森然而立。让你在得意时,发现它的谦和,失意时,发现它的冷隽,这才可谓“如对”,才可谓有深度、耐品之石,也是坊间老行们常说的“老味儿足”。这种石,难求,得到,就值得好好珍惜。

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郑板桥)

猜你喜欢
玩石顽石何谓
求知·悦性·磊落·宁静
真爱没有负担
影响半自磨机顽石产率的因素研究
顽石通 布局“互联网+”
何谓景泰蓝?
何谓企业家精神?
何谓“最有用”的“潜能”和“现实”?——论《形而上学》Theta卷第一到六节的论证结构
唐和军 藏石欣赏
看石还是石
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