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用性

2017-07-18 08:47陈锐
艺术评鉴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改编实用性网络平台

陈锐

摘要:《歌曲写作与改编》是音乐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是音乐体系中的理论基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也是《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急需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更系统的普及音乐知识,也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向。可以说,网络平台有着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点。

关键词:歌曲写作 改编 课程 网络平台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1-0092-03

《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时期的学堂乐歌,可以说,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音乐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应对接踵而来的问题。正所谓“墨守成规”只能使发展停滞不前,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而网络正好为《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出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也使得课程可以更加直观、更加系统的展现在网络平台之中,使更多想要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者受益,本文也将从课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建设网络平台的实用性与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使该门可以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下去。

一、《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现状

《歌曲写作与改编》顾名思义是重在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创作能力,该课程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与创新能力并重,意在提升学习者自身的音乐素养。而该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笔者将其归结于一下几点:1.通过熟悉、经典的歌曲试听对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行培养;2.学习基本的作曲方法,使学生具有简单的创作能力;3.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4.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与目标不难发现,我国很多高校的《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都采用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源于我国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当时的教学模式便是通过试听音乐然后再進行填词,最后达到自主创作的目的。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合理的步骤与方法,是一套经过时间见证的系统教学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不进行更新,那么,它的问题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暴露,笔者也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调查,就《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二) 存在的问题

由上文可见,虽然传统教学模式非常系统,教学目标也很明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便显得规言矩步,不利于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大环境。目前来说,音乐的学习者激增,高校也在不断地进行扩招,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程度变得高低不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顾及到如此庞大的受教群体,使本应该以“普及教育”为目的的高校教学目标又掉入了精英教育的怪圈;并且,音乐创作的相关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属于中高难度,涉及很多音乐理论知识,如和声学,作曲法等。歌曲的创作需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这也是我们俗称的“灵感”,而这些具有难度的课程也无法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按时完成。这些问题也都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歌曲写作与改编》的课程之中。所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课程的大势所趋。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实用性

(一)有助于学生的预习与复习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对课程的开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对于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及知识系统的完善都具有这重要意义。首先,网络教学平台有着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且层次明显,学生可以通过网页的引导自主学习,这对于基础知识差的学生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帮助,在课前每个人都可以对即将开始的课程进行课前预习,这便很好的解决了《歌曲写作与改编》所涉及到的广泛知识结构,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前了解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可以在课后方便的时间进行自我补习,把之前不了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其次,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网络平台具有上传视频的功能,这极大方便了学生在课后进行课程的复习。每堂课后,教师都可以上传本堂课的完整教学视频,这样便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对本堂课程进行复习。再次,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音乐的写作,并上传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网络打谱、视频制作等现代化的音乐创作手段,这对于能力培养与将来的就业都有着很大帮助。

(二)有助于普及知识与提升鉴赏能力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储存大量的知识信息,并且可以合理的进行规划板块,使知识系统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网络是开放性的媒介,所有对《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感兴趣的用户都可以进行浏览,这样更大程度上普及了音乐基础知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浏览基础知识和更为深层次的知识,这样的“知识网络”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教师解决受教育程度不统一的麻烦。与此同时,歌曲的创作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精湛的创作技法,还需要生活中的灵感与感悟,这些灵感与感悟除了丰富的课外生活以外,还需要每天多听名著、多唱音乐作品来进行培养,而网络平台可以储存大量的视频与音频资源,这样便可以解决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欣赏到的音乐作品,从而全面的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与个人的音乐素养。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欣赏,课上进行汇报,而节省下来的看视频、听音乐的时间便可以讲述更多有用的作曲知识,这样也可全面的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互动

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媒介,各大音乐论坛也为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了轻松的交流平台。《歌曲的写作与改编》课程的网络平台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众所周知,音乐创作中初稿完成之后需要听从大量的意见来进行修改,这是源于创作是出于个人主观的理念与灵感来完成的,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并没有经过实践,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并不适合实际的演唱与演奏,而网络平台便是很好的交流场所,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平台之中,供人欣赏与评论,创作者也可通过评论中的意见来修改作品。其次,关于课程的教学,网络可以提供在线授课的平台,这样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授课之后组织更多的网络授课,在课堂上可以按照教学计划授课,而网络授课便可以作为课堂授课的辅助形式,来平衡学生之间受教程度的差异。并且,课堂提问环节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很多学生因为自身顾虑不敢或不好意思向老师提问,而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提问,教师也可在方便的时间对网络上的留言进行回复,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提问环节的难点,还为教师节省了逐一回答问题的时间。最后,网络平台强大的后台系统也可使课程的进展得到规范,教师通过后台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的学习进程与上交作业的情况,相比与传统教学中作业的整理与学习情况的调查,网络则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三、关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与建议

以上是笔者针对网络平台建设所为课程带来的实用性总结。可以发现,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对《歌曲的写作与改编》课程具有着多重意义,这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首先,网络平台具有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为音乐欣赏提供了良好的场所,音乐资源通过教师的整理上传至平台,学生便可以有针对性的听阅质量较高的音频与视频,从而辅助课程的学习。网络平台的自主性也使学生成为了主体,教师成为了组织材料,布置作业的辅导地位,这样的形式也更利于学生进行歌曲的改编与创作,这也是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其次,从教学质量上讲,网络平台可以合理的规划知识结构,分层次的网页布局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用户学习与浏览,让教学变得更加立体,使课堂上无法讲到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得到充分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最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也可以使课程与时代接轨,新的时代是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就如同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古典音乐的研究中停滞不前一样,音乐的创作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为音乐这一美好的事物注入新时代的血液。网络则为创作扩展了视野,是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并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关于该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笔者也查阅过诸多资料并进行了有关实践并提出以下建议:1.与其他音乐欣赏平台不同,该课程网络平台所提供的视频与音频资料一定要尽量做到高清、高音质的音乐质量,这不仅是对待专业的态度,也是课程的需要,不清楚音频、视频会影响到试听效果,对于课程的发展与平台的关注度也是非常不利的。2.平台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更要注重發散性思维的培养,歌曲的创作需要很多的灵感,在平台中上传有创意的视频与资料,有助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加以借鉴。3.不得不说,虽然网络给予了人们很多帮助,但终究是把“双刃剑”,对《歌曲创作与改编》的课程也是一样,过于开放的网络环境并没有较好的约束力。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平台不能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还是要以传统教学为主,网络为辅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歌曲的创作与改编》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的实用性进行了试论,目前来说,网络教学平台并不是非常普及,但其能带来的实用性却是有目共睹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的预习与复习;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亦或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得以体现,更重要的是网络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缩小了世界间的比例,使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前沿、权威的信息与知识,这些知识也使得人们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而这也与以《歌曲创作与改编》的主要教学宗旨的“创新”不谋而合。

虽然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终究是有利也有弊,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笔者也将会通过自身的实践继续进行探索,使网络平台教学这一新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孙中华,沈慧娟.高校网络平台的课堂教学辅助的优势及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8).

[2]刘冬萌.高校歌曲分析与写作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3,(19).

[3]张慈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4]龙华云.高师歌曲写作课程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2009,(04).

猜你喜欢
改编实用性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网络平台下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