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丹顶鹤和白枕鹤巢址生境选择对比分析

2017-07-19 10:52赵国辉韩再超
林业勘查设计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江平原繁殖期丹顶鹤

赵国辉 韩再超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长春 130022)

三江平原丹顶鹤和白枕鹤巢址生境选择对比分析

赵国辉 韩再超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长春 130022)

本文利用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法、样方法对三江平原繁殖的丹顶鹤和白枕鹤巢址生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江平原,繁殖期丹顶鹤与白枕鹤对其巢址生境选择具有显著差异,丹顶鹤适合选择食物充足的地方作为巢址,而白枕鹤适合选择隐蔽条件好的地方作为巢址。

三江平原 丹顶鹤 白枕鹤 巢址生境 繁殖期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白枕鹤(Grus vipio)属鹤形目(Gruiformes)鹤科(Gruidae)大型涉禽[1,2]。近些年来,由于环境变迁、气候异常、环保意识淡薄、湿地水资源破坏、人类耕地对湿地侵蚀和人为活动日渐增多,野生丹顶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我国一直对丹顶鹤和白枕鹤等鹤类保护给予很大重视,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其种群数量、繁殖期行为、各季节觅食地生境、繁殖期巢址生境选择和迁徙行为等进行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对单独鹤类繁殖期生境选择比较多,徐岩在扎龙湿地对繁殖期白枕鹤巢址生境进行了研究[3],姜娜在七星河湿地对繁殖期丹顶鹤巢址生境选择进行过分析[4],但对于两种鹤类巢址生境选择对比角度上的研究目前国内还尚少见,本文主要想通过数据对两种鹤类巢址生境选择进行对比,定性定量分析影响两种鹤类繁殖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找出二者之间差异原因,以及差异所导致的结果等,以期对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有一定借鉴作用。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位于黑龙江东北部,“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在三江平原有七星河、洪河、饶力河、三环泡等国家重要保护湿地,这些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的地点是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七星河湿地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它的地貌类型为低河温滩,自然植被以芦苇沼泽和小叶章、苔草沼泽为主,是三江平原保存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

2 研究方法

2.1 外业调查

2016年4月和5月,在保护区固定观测地点对繁殖期丹顶鹤和白枕鹤进行观察,连续观察多日后,利用参照物初步对巢址进行确认。在同伴利用对讲机和单筒望远镜帮助下,另一调查人员徒步走到该地点,到达巢址位置后,以巢为中心,任意向两个方向作垂线,我们在距离巢5、10、15、20和25m处分别设1m×1m样方1个,用GPS定位其经纬度,之后在固定样方内对影响生境因素的因子进行测量并记录。

2.2 数据处理

用SPSS 17.0 中的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 、F 检验(one-way ANOVA) 以及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对数据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丹顶鹤与白枕鹤巢址微生境比较与分析

经过在调查区域内,对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水深、明水面距离、明水面面积、火烧地距离、火烧地面积、人为干扰距离、剩余苇丛距离、剩余苇丛面积、剩余苇丛密度和剩余苇丛高度13个影响鹤类巢址生境选择的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如果t的绝对值大于2.617,说明两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如果t的绝对值大于1.980、小于2.617,则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如果t的绝对值小于1.980,则说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出,生态因子植被高度、植被密度、火烧地距离、人为干扰距离、剩余苇丛距离、剩余苇丛面积和剩余苇丛密度,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生态因子明水面距离、火烧地面积有显著差异;而植被盖度、水深、明水面面积和剩余苇丛高度则无显著差异。

表1 繁殖期丹顶鹤与白枕鹤巢址生境各生态因子显著性检验比较

注:t0.01=2.617,t0.05=1.980。

3.2 丹顶鹤巢址生境选择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影响丹顶鹤巢址生境选择的13个因子,它们之间的影响强弱也是有差异的,在每个因子中选择出最大绝对值作为相应主成分。

经过筛选比较可以看出,在第一主成分中,火烧地面积、人为干扰距离、剩余苇丛密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水深所起作用最大,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食物对繁殖期丹顶鹤起很大作用,而以上6个因子与相应的食物选择有者密切关系。在第二主成分中,植被高度、明水面面积、火烧地距离、剩余苇丛面积所起作用大,以上4个因子与丹顶鹤自身暴露率有密切关系,在繁殖期丹顶鹤需要长时间进行孵卵,因此,要选择隐蔽性高、人为干扰小的地点作为巢址。在第三主成分中,剩余苇丛距离、明水面距离、剩余苇丛高度的系数最大,在繁殖期丹顶鹤要进行换孵,一只进行孵化,另一只去觅食休息,因此,选择巢址也要具有相应标识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以上3个因子具有标识作用。

表2 丹顶鹤巢址生境因子数据主成分分析因子荷载矩阵

因 子特征向量1234植被高度/cm-0.1540.815-0.2020.281植被密度/株·m-20.6380.5850.3810.210植被盖度/%0.749-0.5480.258-0.104水深/cm0.651-0.0630.068-0.217明水面距离/m-0.4930.4050.7640.034明水面面积/m20.1330.8030.254-0.361火烧地距离/m-0.4850.827-0.217-0.149火烧地面积/m20.841-0.3370.3850.117人为干扰距离/km0.9340.2600.2000.056剩余苇丛距离/m-0.565-0.0190.7560.276剩余苇丛面积/m20.3970.8600.113-0.229剩余苇丛密度/株·m-20.7550.423-0.4540.032剩余苇丛高度/cm0.2590.2570.746-0.231

3.3 白枕鹤巢址生境选择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10个因子在第一主成分中起重要作用,分别是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水深、明水面距离、火烧地距离、火烧地面积、人为干扰距离、剩余苇丛面积、剩余苇丛密度。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白枕鹤体型略小,在与丹顶鹤分享资源和遇到天敌等方面,它存在劣势。因此,白枕鹤对其巢址生境选择比较严格,要选择食物多、隐蔽条件好的地点作为巢址。而在第二主成分中,剩余苇丛距离、剩余苇丛高度的系数较大,以上2个因子是白枕鹤巢址生境的宏观特征,便于白枕鹤对繁殖期巢址生境的识别,因此,把第二主成分定义为标识因素。在第3主成分中,明水面面积的系数较大。明水面面积与水直接相关,这1个因子反映白枕鹤繁殖期巢址生境附近水的情况,因此,把第三主成分定义为水因素。

表3 白枕鹤巢址生境因子数据主成分分析的因子荷载矩阵

因 子特征向量1234植被高度/cm0.789-0.3010.3070.098植被密度/株·m-20.8340.431-0.0350.081植被盖度/%0.7960.319-0.2420.188水深/cm-0.4490.4080.2780.112明水面距离/m-0.728-0.392-0.2490.119明水面面积/m2-0.0250.2470.787-0.236火烧地距离/m0.852-0.232-0.008-0.195火烧地面积/m2-0.638-0.3970.456-0.021人为干扰距离/km0.715-0.464-0.0810.250剩余苇丛距离/m-0.1910.8070.0030.312剩余苇丛面积/m20.858-0.0390.3830.006剩余苇丛密度/株·m-20.827-0.0620.0210.013剩余苇丛高度/cm-0.1780.8210.279-0.238

4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三江平原繁殖期丹顶鹤与白枕鹤巢址生境选择差异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差异原因。由于两种鹤类种间竞争关系,二者不能平等享有共同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在繁殖期丹顶鹤对食物的要求比较严格,选择食物充足的地方作为巢址;而白枕鹤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选择隐蔽条件更好的地方作为巢址。

[1]周绍春,张明海,李晓民.白枕鹤春季迁徙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4): 37-39.

[2]郑光美,王岐山.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徐岩. 扎龙湿地白枕鹤繁殖期觅食生境及巢址生境选择[D].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姜娜.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期行为及巢区生境选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3.

责任编辑:王宇红

校 对:王大军

Nest Habitat Selection of Red-crowned crane and White-napped Crane in SanJiang Plain

Zhao Guo-hui Han Zai-chao

(First-author's address: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22,China)

Both Red-crowned crane(Grus japonensis) and White-napped Crane(Grus vipio)are large waders. Because of habitat loss, their global populations are declining and are now endangered. Both Red-crowned crane and White-napped Crane are listed in CITES Appendix I (which bans all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species ) are categorized as Endangered in the IUCN Red list, and are also list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ategory of Protected Birds in China. During April to May 201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nest habitat selection of Red-crowned crane and White-napped Cran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GPS and direct observation in Sanjiang Plai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red-crowned crane and white-napped crane on the nest habitat selection in Sanjiang Plain.

Sanjiang Plain; Grus japonensis; Grus vipio; Breeding period; Nest selection

赵国辉(1987-),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2017-04-14

猜你喜欢
三江平原繁殖期丹顶鹤
迁徙苍鹭繁殖期及种群发展趋势预测方法探讨
三只丹顶鹤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甘肃盐池湾斑头雁繁殖期觅食地选择研究
三江平原地区农田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圈养白化孟加拉虎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水资源支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