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喜欢攀大

2017-07-19 10:52王文
特别健康 2017年6期
关键词:青瓦台大国机场

◎王文

韩国喜欢攀大

◎王文

在首尔仁川机场,一走出机舱,我很快就发现许多“世界之最”式的宣传标语,比如:墙上的电视屏幕反复闪现着“仁川:世界最好的机场、最便捷的机场”;在韩国料理的大幅宣传画上,赫然写着“世界最美味的食物”;连机场手推车的内裤广告词也是“最好的内裤”。

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前,我问首尔市的陪同官员:“青瓦台用英文怎么说?”对方立刻回答:“Blue House(蓝宫)。”再问:“为什么这么翻译,而不直译?”这位官员很骄傲地说:“因为美国总统府是White House(白宫),韩国当然是蓝宫啊。”

喜欢与世界强国比较,或贴上世界级标签,仿佛是韩国官员的惯例。在青瓦台前一个叫“舍廊房”的韩国全貌展览厅,首尔官员介绍道:“首尔是拥有最前卫、最美建筑的城市”,“韩国传统新娘的服饰是最漂亮的装扮”……这些“最”说多了,有时连随行的中文翻译都觉得难为情了。当韩国官员讲到“济州岛是世界七大自然遗产之一”时,一同参观的中国记者团里发出嘘声,中文翻译连忙说:“不好意思啊,这个‘七大’是骗人的。”追问后,翻译透露:“可能是某个国际组织为了迎合韩国人的‘大国’心理,在评比‘七大自然遗产’前,要了济州岛地方政府的钱,然后给了这个‘美丽的头衔’。”

在舍廊房,最热闹的莫过于G20会议的模拟会场。2010年韩国首次举办二十国峰会,接着又在2012年举办了核安全峰会。世界最强国家的领导人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在韩国聚首,这被李明博政府视为“历史性的伟大外交成就”。在模拟会场,大屏幕反复播放着G20峰会现场的录像,许多孩子坐在首脑的座位上合影留念。现场一个韩国小学生骄傲地说:“我以后也要成为大国领袖。”

我在首尔先后与韩国媒体十多位高层交流,发觉韩国同行们开始用“发达国家”来形容韩国。韩国人历史上一直期望自己是大国,所以有“大韩民国”、“大韩航空”等许多“大”的命名。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发展迅猛,自认为向东虽比不上日本,却比西边的亚洲诸国都强。

韩国许多地理图案都有与其西边的亚洲大陆试比高、求均等的暗示。那些地理图案、图标有意把朝鲜半岛画得很大,目测面积与中国大陆的面积相近。一位自称是韩国自由派的学者说,整个韩国面积与中国浙江省差不多,韩国政府却在给老百姓“洗脑”,天天灌输韩国之“大”。高丽大学政治系教授金炳局也说,早在卢武铉时期,政府就一直想发挥韩国的东亚经济中心作用,而且想“驯化”崛起的中国,但是这种“对意图和能力的误读导致韩国错误的角色身份”。

最近十多年,韩国最重大的研究课题就是,重写韩国史,勾勒韩国历史中的大国国运。2010年,高丽大学韩国史研究室出版了《新编韩国史》一书,开篇就讲道:“要摆脱以统治者为中心的历史观和中华文化圈,尝试把韩国历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进行研究。”韩国的古代史基本上被中华朝贡体系所笼罩,近代又被日本殖民,“韩国史”多数是被中国与日本所书写。现在,韩国学术界要从远古开始,将韩国历史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比如,讲到冰川期,《新编韩国史》写道:“随着黄海和大韩海峡的形成,中国大陆、日本列岛与韩半岛分离”,俨然将韩国视为东亚的中心。

摘自《大国的幻象》东方出版社

猜你喜欢
青瓦台大国机场
机场罢工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吐槽大国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多想记住你的脸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青瓦台前道路被封50年后终解禁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朴槿惠离开青瓦台搬回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