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2017-07-19 12:21周丽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5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吉非辅助

周丽华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药剂科安阳 455000)

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周丽华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药剂科安阳 455000)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术前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脱发、皮疹、恶心呕吐、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非小细胞肺癌;沙利度胺;吉非替尼新;不良反应

肺癌为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全球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约占肺癌患病人数的80%以上,病情发展缓慢,早期无典型表现,患者来院确诊时多为中晚期,病情较为严重[1]。目前,放射、化疗与手术为非小细胞肺癌常用治疗手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单纯手术治疗,疗效不佳,且术后生存率不高。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凭借其良好的应用前景,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及认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学科综合治疗中。本研究探究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女14例,男17例;平均年龄(55.42±11.65)岁;临床分期:Ⅲa期18例,Ⅲb期7例,Ⅳ期6例;病理分型:鳞癌13例,腺癌16例,腺鳞癌2例。研究组女15例,男16例;平均年龄(55.15±11.26)岁;临床分期:Ⅲa期17例,Ⅲb期8例,Ⅳ期6例;病理分型:鳞癌14例,腺癌15例,腺鳞癌2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合并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缺陷或衰竭者;排除纳入研究前2个月内采用相关抗菌药物或免疫制剂治疗,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者;排除无法定时复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排除半年内接受过放射或化学治疗;排除合并重大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疾病者;排除无化学及手术治疗指征。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后,实施局部切除及肺叶切除手术,并清扫淋巴结。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前沙利度胺(国药准字H32026130)联合吉非替尼(AstraZeneca UK Limited,批准文号H20090759)新辅助化疗,沙利度胺初始剂量为100 mg/d,若患者可耐受,1周后剂量增至200 mg/d,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早晨餐前以温水送服。化疗期间予以地塞米松,2次/d,4.5 mg/次,口服;肌肉注射维生素B;化疗后4周实施手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及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

1.5 判定标准(1)近期疗效判定,完全缓解(CR):肿瘤病变彻底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直径减少50%以上,但未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且无新病灶产生;稳定(SD):目标病灶直径减小不足50%,无新病灶形成;恶化(PD):目标病灶直径增大25%以上或形成新病灶[3]。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2)根据不良反应评价标准[4],对新辅助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其中,Ⅲ度与Ⅳ度不良反应较为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

2.2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脱发、皮疹、恶心呕吐、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其中脱发、关节痛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的两类病理学分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发病率,且病情进展慢,无典型临床表现,临床上多以血痰、胸痛、咳嗽、气促、发热等为主要表现[5]。患者通常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临床表现缺乏认知,来院就诊是已为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采用放化疗与手术结合的方式。新辅助化疗又被称为早期化疗与术前化疗,可通过对肿瘤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使微转移病灶再转移几率显著下降,此外,还可对局部淋巴结的转移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近期疗效更为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沙利度胺为合成型谷氨酸衍生物,可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长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吉非替尼可通过对铬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内信号传导进行有效阻断,从而发挥强效抗肿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相互协同、补充、发挥双重功效,进一步加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且均未出现出血、严重过敏、变态反应及其相关性死亡,说明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治疗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显著提高其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1]宋佶芳.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重庆医学, 2014,43(30):4125-4126

[2]何晨平,罗红,梅亚兰,等.吉非替尼治疗肺癌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J].河南中医,2014,34(B11):511

[3]麻宏亮,张洪涛.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0(7):652-653

[4]王纬久.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脑转移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8):1055-1058

[5]颜华.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5):92-94

R73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23

2017-03-07)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吉非辅助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吉非替尼致多系统严重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