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的“新包办时代”?

2017-07-19 08:16宗和
今日文摘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男女中国式婚姻

宗和

最近有一档很火的电视节目,叫《中国式相亲》,因为采取了“带上爸妈找对象”的方式,引起很大的关注和争议。有的人批评节目中家长的择偶标准奇葩,有的人批评节目里的男嘉宾们是“妈宝”,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包办婚姻”。但大多数人认同这就是标准的“中国式相亲”。

中国式相亲特色

中国式相亲到底有什么特色?

传统的相亲亦称相门户、对看,是婚姻礼仪之一。即在议婚阶段换过庚帖后,由媒人联系安排双方长亲见面议亲。历代相亲形式大同小异。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或是通过红娘将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约到一起。见面这天,相亲的男女都特别注意个人的形象,力争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

父母包办婚姻,在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100年来,无数的文艺作品,都在赞美自由的爱情。最近几年,电视上推出的若干档相亲节目使出浑身解数,都很难引起公众关注了,直到这档“包办婚姻”式的相亲节目,终于触摸到当下的热点。

这个节目引起的激烈讨论,其实正好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某种现实——不管是选儿媳还是选女婿,父母都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

父母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在中国,相亲、择偶、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年轻男女间的事情。在传统的中国人观念中,婚姻是涉及两个家庭的事情。因此,在单身男女的择偶过程中,父母是很难缺位的,只是区别于物理环境的在场与不在场罢了。

整个节目,被定位为“让父母放心”,给予父母很大的话语权。无意间,节目也展示了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子女的听话与父母掌控欲被展示无遗。

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点评《中国式相亲》时提到:“我觉得它名字起得好,确实是‘中国式。”节目中,几个精挑细选的男子在父母的陪同下,通过一些环节来选择伴侣,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父母在选儿媳。有两对父母,公然宣称自己在孩子面前拥有话语权。一个23岁的嘻哈小伙,看上了40岁的女嘉宾,但是直接被母亲给否决了,他委屈地坐到父母旁边,并没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节目里的男青年大多数是90后,他们的父母却从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儿媳流露出一致的价值观:会不会做家务?愿不愿意多生两个小孩?如果满意,则赞一句,“你和我们家儿子最配了”。这些父母都生活在城市,但观念之陈旧,让人怀疑当下是否已经进入21世纪。

很大一部分的中国父母从没放弃过对下一代的控制:小到穿几条秋裤,大到学文还是学理、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更何况结婚(通常)一辈子就一次,这一步绝对不能让。况且在这个压力十足的年代,父母还拥有经济上的控制权。

90后的新“包办婚姻”

某婚恋网站的报告显示:在大城市中,相亲重新成为主流。而在“赶场式相亲”城市中,深圳、北京以及广州排名前三,多数单身者都遭受催婚的困扰。

正当80后“剩男”“剩女”喊着年关难过、压力巨大时,90后竟然忙不迭地参加起各种相亲会,大大方方地走进了婚姻介绍所和各种相亲场所。据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相亲活动组织者透露:该场地每周三都会组织相亲活动,每次都是百多位单身男女热情相亲,场面热烈。参加相亲活动的单身男女,尤其是女性,有相当多为90后,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24岁的小婉第一次参加相亲活动,她坦言是父母的意思:“我一工作,父母就比较关心我的个人问题,希望我能趁年轻尽早找到归宿。”小婉还透露,自己的女同学有不少也都会积极参加相亲,“我的一位师姐,积极主动相亲28次了!”

“90后比80后在相亲这个事情上更加积极主动。”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有时候为了吸引80后、70后来参加相亲,不得不特地组织大龄相亲专场。

但在90后身上,婚恋观又趋于保守传统。不少年轻人谈了朋友之后,往往把“一票否决权”交给父母,这是相当耐人寻味的现象。

在包办婚姻回潮的背后,是这些年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相比于70后、80后,90后更依赖父母。他们大学毕业后,所在城市房价已经高不可攀,大多数都不可能靠自己努力奋斗买房,而他们的父母这时却是城市的中坚力量。如果父母需要帮子女买房,家庭就成为一个联系更紧密的共同体,来共同抵抗房价以及就业市场的风险,当然也共同面对家庭成員的婚姻。

90后面临的局面当然没传统社会那么糟。在城市文化中,婚姻自由也是主流观念,他们的父母,也没那么封建。但是,重新投入父母怀抱成为一种趋势,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转折,它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婚姻问题上。

和80后相比,90后经济上更难独立,他们的创造性会更为降低吗?一个包办婚姻回潮的社会,在文化上是否会更加保守?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

(玛丽荐自《年轻人》)

责编:我不是雨果

猜你喜欢
男女中国式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中国式民主
男女有别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中国式失败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