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冷凉蔬菜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7-07-19 18:28陈柏原陈祖瑶唐义杨红牟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对策

陈柏原++陈祖瑶++唐义++杨红++牟东岭

摘要 论述了毕节市冷凉蔬菜发展的现状,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毕节市冷凉蔬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冷凉蔬菜;发展现状;对策;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277-02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脉腹地,大部分地区夏秋气候较为凉爽,雨量充沛,日夜温差大,蔬菜干物质积累多,品质好,是全国三大夏秋喜凉蔬菜优势区之一[1-2]。全市有7个县(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夏秋蔬菜发展重点县,是全省蔬菜产业“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高山冷凉蔬菜区。

1 毕节市冷凉蔬菜发展现状

1.1 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毕节市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2010年,启动实施的“3321”结构调整工程,将蔬菜作为全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发展;特别是2015年,毕节市委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深入实施农业板块经济“4321”工程,又一次明确将商品蔬菜作为“农业六大板块经济”之一重点打造,并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在系列配套政策的推动下,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6.6万hm2、产量600万t,其中特色辣椒5.65万hm2、毕节大白箩卜3 333.3 hm2、食用菌1 333.3 hm2,新建成蔬菜育苗中心87个。初步形成了以威宁、七星关、大方、纳雍、织金等县为主的高山冷凉蔬菜板块经济区;以大方、黔西、赫章、金沙等县为主的辣椒板块经济区;以七星关、金海湖新区为主的毕节大白萝卜板块经济区;以大方、威宁、黔西、织金为主的食用菌板块经济区,蔬菜产业格局不断优化。

1.2 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毕节市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技干部带薪带职、停薪留职领办现代农业,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有偿方式和以技术、品种、专利入股或投资参股等形式参与农业板块经济建设,目前,全市已有3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发展项目。同时,组建了商品蔬菜板块经济专家咨询组,组织专家针对蔬菜产业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提高技术保障。

1.3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着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逐步把一家一户的蔬菜生产转变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轨道上来,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在产业带上、建在利益链上,把专业组织制度引入到蔬菜产业的各领域和各环节,引导农民科学、有序地生产、统一购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据统计,全市蔬菜企业(含合作社)数量达到700余家,投入资金总额超过4亿元,年销售量35万t,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蔬菜(辣椒)企业中,省市级龙头企業38家,其中市级29个,省级9个,蔬菜商品率由2014年的30.4%提高到现在的57.13%。

1.4 农业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近年来,毕节市着力打造了全省第一个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着力实施品牌农业带动战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等地区,加强区域协作和对外交流合作。着力构建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农副产品外销平台,并借助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逐步辐射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地区二线和三线城市,扩大品牌影响力,毕节市农产品品牌形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提升。同时,“大方皱椒”、金沙“湾子辣椒”“毕节大白萝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拥有“中国皱椒之乡”“中国竹荪之乡”的称号;“织金竹荪”和“湾子辣椒”分别入选2013年、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已经逐步形成。据统计,全市现累计申报认证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94个,申报认证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5个,面积7.37万 hm2,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

1.5 市场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近年来,随着厦蓉、杭瑞、毕威、黔大、黔织、贵黔和织纳等一批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通车,以及成贵快铁的建设,缩短了毕节市与东部泛珠三角经济圈直至”海上丝绸之路”的距离和时间。目前,农特产品通过高速公路运输16 h即可进入深圳市场,市场区位优势逐渐凸显。高速、快铁、空中走廊构筑的互联互通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快推动毕节市作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的集聚效应爆发,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商贸物流、大数据信息产业迎来了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千载良机。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薄弱

一方面,由于地形破碎,生产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风险高,规模化生产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运输途径单一,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加之缺乏加工处理、冷链运输等配套设备设施,运输损耗大,导致商品蔬菜农产品综合成本偏高,价格优势不强。

2.2 组织化程度不高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市场主体规模小、运作不规范、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千家万户分散种植,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销售单打独斗,很少有联合起来共同闯市场的情况,同类产品经销者甚至存在相互竞争、相互压价、相互拆台的现象。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没有形成”抱团发展”的格局[1-2]。

2.3 品牌意识不强

调查发现,全市农产品品牌过多过乱,市场影响力不够。即使同一区域、同类产品,也没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虽然毕节市委、市政府打造“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区域农业公共品牌在省内及省外部分大中城市宣传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评选授权使用“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的79家企业的产品也没有统一印制“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规范的品牌包装,很多产品包装上连“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商标都没有用,也没有进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运营平台进行销售。

2.4 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虽然在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深圳、南宁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农产品直销窗口或门店,但由于农产品运销企业、经纪人队伍规模小、实力不强,直销窗口相对偏少,尚未形成产销联盟,对全市农产品生产供给来讲还是显得相对不足。

3 发展对策

3.1 抓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整合部门资金,加强蔬菜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提升,尤其是基础的排灌设施,保证规模化蔬菜基地较好的生产条件;保险机构应严格执行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制定价格保障机制,解除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对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鼓励蔬菜产业的发展。

3.2 抓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質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依托毕节农业大数据中心平台,建立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二维码,建立企业质量诚信体系;积极推进”三品一标”申报及管理,健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台帐和质量管理档案;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真正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从源头上把好质量控制关。

3.3 抓好组织化经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政策上、资金上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生产基地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蔬菜企业和合作社。探索创新农户与合作社、农业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构建稳固的产业链条。

3.4 抓好市场营销与品牌打造

围绕蔬菜产业鼓励发展流通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中介流通组织建设,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扩大农社(校、超)和农企对接范围,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健全覆盖蔬菜产品集散、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增强产品分级包装、加工转换、冷链物流和仓储运输能力,建立蔬菜销售的绿色通道,促进商品蔬菜产销大流通。以毕节、深圳两地建立“农超对接”为契机,在深圳、广州等城市建立一批蔬菜直销配送窗口,推动毕节蔬菜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同时,加大“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力度,大力培育一批高山冷凉蔬菜企业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3-4]。

4 参考文献

[1] 邵宇,龙明树,张绍刚,等.贵州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3):184-187.

[2] 吴学大,李顺雨,赵维,等.黔西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方园艺,2010(23):185-187.

[3] 刘芳,王琛,何忠伟.中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7):91.

[4] 李明艳,李姣姣,郑鹏飞,等.浅析文山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3):10-11.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