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对《大学》首句之理解

2017-07-19 14:25段宇涵
卷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格物亲民大学

段宇涵

摘 要:《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它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首句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三纲领,此后便有了天下大治的八条目,从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统治者道德修养的好坏与国家的治理有着密切的关联。顺从首句思想,之后十章分别介绍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内涵,因此对于首句的理解对于全文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格物;致知

1 首章整体架构简述

《大学》首章一共可分为九句话,首句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本章初始,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儒家在提出其理论之后也重视其方法论的功夫之学,第二、三句“知止而后有定……则近道矣”承接上文对于如何达到大学知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第四句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国治而后天下平”是八条目,最终,大学之道的明义和功夫都比较清晰的提了出来。第六、七、八、九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此谓知之至也。”将修身为本的本末关系加以说明。可以看出,首句是首章的挈领之句,同时也是解释《大学》全文的前提,因此下面将从对首句的理解展开思考。

2 对于首句中问题的阐述

1、对于“明明德”的解释。

朱熹解释为“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聚重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秉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按照朱熹的解释,“明德”是天赋的,其特点是“虚灵不昧”,此处的“虚”,不能理解为空虚飘渺的存在,恰相反,此处是因为能够接受任何东西即“虚”;此处的“灵”相应地也应指一种感应和认知的能力。这种天赋的“明德”由于人生来气秉的不同,被人欲所遮蔽,而其本体之明是“未尝息的”,因此方法论上则需“明明德”。从这里可以看到朱熹的解读是站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解读,而在原文中对是否真的认为“明德”是被天赋气秉所遮蔽而呈现出人的道德的不同的呢?按照性善论的解释,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善性的四心,人和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人有善性,人只要把恶的欲望克制住就成为“人”,而按照性恶论的解释“善者伪也,恶者欲也”,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后天教化使人“化性其伪”,但如果性本善恶不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那朱熹性善论的解释便失去了其优越性。

2、对于“亲民”的解释。

此处朱熹将“亲民”解为“新民”:“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即理解为后天的道德教化具有去除人的染污、补合道德的不足的作用,“新”合其意。若解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不明明德的人在成圣人之后(以圣人的可实现性为前提)有推己及人的“义务”,在当自己成为圣人之后,也要让别人也脱离动物之性的染污,那这里的“新”解就具有了推己及人的道德意味,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追求,将儒家推己及人的观念一以贯之其中。分析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另一处的“新”:“汤之磐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中的“新”,此处的“新”有力地支持了朱熹刚才的解释,“新民”直接指向民众,自新的对象不仅是精英阶层,而是放之于天下人的“自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王阳明则认为此处的“亲民”就应该解做“亲民”,其主语成了统治者,即“爱民”,政治统治者应该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修身的个人修养,再上升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爱民之心,“明德”之光普照天下。这两解哪个更符合原意呢?其一“大学,大人之学也”,即教育具有阶级性,只有上层人士才能接触的大学变成普遍教育,与朱熹解释的平民化的教育相矛盾。其二,从政治意义上来看,“新民”重在教民,即教化和传播作用,而对民众的生活温饱问题并不重视;“亲民”不只强调教化意义上的“爱民”,同时包含了为民众解决温饱等最养民富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基础之上的教民。在此意义上,“亲民”的政治理想更符合《大学》的政治意义追求。

3、对于“止于至善”的解释。

朱熹将“止于至善”做解:“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首先,应该对于“止”加以理解,此处的止不应当理解为绝对意义上的停止,而是至于某地而不迁,在阶段性而言,不会向后倒退。在这里,朱熹指出了止的最高道德境界:“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我认为,在解释时朱熹又回归到自己的理气关系上,他认为天理是终极价值的承担者,也就是说天理至善至美,是圆满之物,同时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融入其中。王阳明解“至善”为“性”(“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至善是对人类本性的复归,通过道德修养而到达最高意义上的善。那“止于至善”的境界是如何达到的呢,这就涉及到成就完善道德的方法问题,同时,这里也将“明明德”、“亲民”和“至于至善”的关系有所隐含,即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4、“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的主语和相互关系。

最后朱熹总结之前解:“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要谈论这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明明德”与“亲民”的关系,在《孟子》中曾谈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中庸》也有涉及:“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从这两处可以看到,儒家认为统治者应该是有大德之人,是实现了光辉的德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居高位,去亲民爱民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在这里,“明明德”和“亲民”是统一的,在于统治者从生存教化等方面爱民如子,而从朱熹的解释中仅仅是从道德教化的方面来讲两者关系也不够全面。其次,“明明德”和“亲民”都只是“止于至善”的途径,最终达到的“止于至善”则更偏向于政治上“平天下”的治理状态。因此三者是一步步递进的关系,三者在“平天下”上达到了统一(用一句话概括可能不太恰当:在位者将德性的光辉普照于民的治理状态是至善)。当然,在此理解上的三者的主语是在位者、统治者,在位者應该要在从道德层面将三者统一起来才有了之后的“平天下”。

3 小结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首句中,推己及人的思想一直是用以连接的桥梁,推己及人也包含着两个层面,即个人和国家层面,这也将个人与政治连接起来,将圣人之德与治理之权放在同一高度,也看出其儒家的传统道德教化和在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性。《大学》首句从“大学之道”引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之后便有了具体的讨论三纲领与八条目,最终落脚于“天下平”。一方面,足见儒家将“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统一起来,尽管朱熹的解释有自身理气论的成分,但儒家传统被贯彻下来,此中也显示了儒家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上的体悟;另一方面,在之后的几章中,陆续对三纲领和八条目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首句在这里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以此开始并最终又回归于大学之道,全文的中心主线均在第一句话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朱汉民,周之翔. 朱熹《大学》“明明德”诠释的理学意蕴[J]. 哲学研究,2012.

[2]李海龙. 朱熹和王阳明对《大学》的不同解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猜你喜欢
格物亲民大学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