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用水水质检测问题的探析

2017-07-19 11:09吉惠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水质检测饮用水问题

摘 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物质,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就凸显的尤为重要。由于水质检测涉及到提取、分配以及供应等多个环节,所以严格做好每个环节的细节工作就成为水质检测人员的必备工作。本文系笔者从事水质检测工作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从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当前水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水质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检测;问题;策略

一、水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机构分布不均

水质检测的指标是比较多的,相应的对检测仪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据资料表明发达城市的供水厂具备106项指标检测的能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具备新“标准”中40-80项水质指标的检测能力;地级市水质检测中心规模较小,一般可开展30-60项水质指标的检测,而县级市、县、农村的水质检测中心则较少,甚至有部分地区还没有水质检测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质检测机构的发展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与推广,但是当前检测机构分布不均的情况依然是制约我国水质检测工作发展的一个瓶颈。

2.缺乏高级检测人才

我国水质检测中心的人员配置较不合理,普遍存在检测人员数量少和学历低的问题,尤其是三线城市以及村镇地区。检测人员数量少的水质检测中心,仅能满足常规水质检测的需求,当遇到突发污染事件时,很难负担高强度、多数据、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的水质检测中心,非专业检测人员占较大比例,这类人员不具备准确掌握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先进检测技术的水平,因此常会导致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差等问题。

3.缺乏先进检测仪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关于水质检测的污染物指标数量由35项增至106项,因此需要更高的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但是专业的水质检测的设备购价较高,后期的维修保养需要耗费的资金较多,很多检测中心的设备只能开展水质常规检测的32项,或者只能开展色度、PH值等简单的8项检测指标,导致检测技术落后,检测设备不齐全,对水质检测效果带来严重影响。

4.采样点分布不合理

水质检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水质检测都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以确保居民用水安全。而设置采样点位置是水质检测的首道工序,采样点位置的设置需要遵循点位均衡、有代表性、便于水质的快速检测等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检测点的位置通常都缺乏合理设置,只是在出厂水或者水源处等首位环节进行采样点设置,而中间关键的过渡环节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山区,相应的检测水质环节更加匮乏,多数地区居民未经任何检测工序直接去地下水饮用,导致饮水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

5.缺乏检测信息公开

我国针对水质检测中心的信息公开及共享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供水系统每年提交的关于水质和水源的信息报告和年度总结报告,不能及时公布于众。并且,对于从源头到龙头的各涉水环节,没有统一的检测项目编码体系和评价体系,由于各水质检测中心之间缺乏有序的信息传递方法,致使水质检测信息不能及时公开共享,出现水质检测信息滞后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引起信息传输通道受阻。

二、改进饮用水水质检测的措施建议

1.优化检测机构分布

(1)按照区域情况及水源类型相同及地区临近的原则,合理设置区域水质检测中心数量和级别。

(2)根据水源水质差异设置检测中心重点污染物检测名单,合理优化检测项目。根据水源特征划分污染区域,制定各污染区域的重点检测污染物名单,针对性的配置检测设备,制定检测方案。

(3)合理优化检测频率。根据水源水质污染程度,合理优化检测频率,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动态调整检测污染物的种类和频率,达到及时跟踪、有效监控预警的目的。

2.优化检测人员结构

(1)根据水质检测中心等级,合理配置检测人员数量。考虑省级、市级、县级水质检测中心的规模以及水质检测的日常工作量。

(2)按照各级水质检测中心的需求,建立水质检测人员数量要求的标准线。

(3)加强水质检测人员的培训,扩大水质检测相关专业人员的数量,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

3.优化配置检测仪器

(1)按照所在地区等级和水质污染特征的需求配备相应的先进检测设备种类和数量。

(2)建立检测仪器管理数据库,设置于网络平台,便于资源共享和优化管理。

(3)对高精度大型设备或维护要求高的设备,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并定期进行专项维护保养,校核仪器准确度,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4.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1)按照水样采集应具备代表性、均匀性、便于采集的原则,确定采样点的数量、范围、时间。优化设置水样采集点有利于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便于及时处理突发污染事件。

(2)按照水质检测技术应精度高、耗时短以及成本低的原则,引进国外先进水质检测技术,改善现有落后的水质检测技术。

(3)利用污染物组群技术提高检测效率。

5.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1)建立水质检测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各水质检测中心将水质检测资料以周报、月报、年报形式进行公开各采样点检测到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物浓度。

(2)建立水质检测信息共享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各级水质检测中心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各涉水环节水质检测网络。

(3)各地区建立重点检测污染物名单、检测方法、检测设备的数量和型号、水质检测分析报表建立水质检测资料数据库,做到资源共享。

三、结束語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更加明显,为了保证人民用水的质量,我们必须要需要严格把好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关口,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郜玉楠,唐香玉,陈桂凤等.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若干问题分析[J].给水排水,2014(4).

[2]徐也晴,朱文玲,王生玲等. 新疆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5).

作者简介:

吉惠(1975年4月—),女,宁夏石嘴山人,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宁夏石嘴山市润泽供排水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质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水质检测饮用水问题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试论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常规分析的若干研究
锅炉水质检测的方法和优化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