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与成效分析*

2017-07-20 10:14贺晓烨李得保杨圆圆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7期
关键词:医技时段科室

王 莹 贺晓烨 李得保 杨圆圆* 修 燕*

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与成效分析*

王 莹①贺晓烨①李得保①杨圆圆①*修 燕①*

目的:建立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医技检查预约流程,实现患者有序就医,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设计分时段预约流程及功能、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流程、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功能的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全面集成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等,评估医技检查时患者现场等候时间、预约等候时间、预约率和患者满意度等实施效果。结果:应用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后,不同医技检查科室患者现场等候时间、预约等候时间均有下降,预约率、患者满意度均有上升。结论: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一站预约、网络分配和多点检查的服务功能,并可提高临床与医技科室协同工作的效能和患者就诊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

医技检查;信息平台;预约;成效分析;信息管理

医院中的医技检查是患者就诊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患者就诊基本流程是挂号→医生就诊→辅助医技检查→临床诊断等。对于患者而言,检查和诊断是医疗服务的黄金时间,患者在就医流程中存在着“三长一短”问题,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排队时间长,就医诊断时间短[1-2]。虽然医院已对医技检查实施电子叫号系统,但由于流程不畅,造成医技检查候诊待检压力日趋加大、满意度低下的现象。为此,本研究依托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平台,实现患者就诊检查“一站预约、网络分配、多点检查”的服务功能,从而提高临床和医技科室协同工作效能和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1 传统检查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医技检查先由主管医师开具医技检查医嘱,打印医技检查电子申请单,患者或家属持电子申请单前往检查登记处手工登记预约,患者按照预约时间提前到检查科室签到等候,根据排号系统电子屏叫号进行检查[3]。传统流程患者同一检查需要往返多次,效率低下,存在很多缺陷[4]。①预约费时费力,住院患者需要全面系统检查,往往出现患者奔波在医技检查科室之间,手术患者术前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加剧医患矛盾,降低患者满意度[5];②信息无法共享,医技检查科室实行手工登记预约,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难以统筹预约信息,使得多个检查项目预约时间分散,患者无法在集中时间段内完成检查。部分检查项目禁忌存在冲突,导致检查时间延迟[6];③检查科室秩序混乱,拥堵不堪,就医环境较差;④医技检查效率低下是影响床位使用率的核心要素,有效提高医技检查效率可加快临床诊断、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

2 医技检查预约平台的建立

2.1 分时段预约流程及功能

(1)预约端口设置。建立医技检查预约平台的根本目的在于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方便患者。应当选取合理的预约端口,通过比较分析,主要选择医生工作站、医技检查科室两个端口进行评估论证。

(2)医生工作站。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开具检查单,同时可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先后顺序,具体流程为主管医师开具检查医嘱后,主管护士核实医嘱后通过预约平台完成检查预约,主管护士可根据检查项目详细告知患者检查禁忌,有效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的次数和时间[7-8]。

(3)医技检查科室。该模式是将传统的手工模式转换为电脑操作,实际上并未改变预约流程,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有序检查的问题。经论证分析,选择医生工作站预约检查模式。

2.2 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流程

系统设计理念是减少患者在院无效的等待时间[9-10]。主管医师开具检查申请单,系统自动将申请发往检查预约平台,医技检查科室预约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时间预约、诊室预约,随后预约回执单返回护士站,护士站可打印包括检查注意事项在内的检查预约单,陪检中心护工按照预约时间接送患者到检查科室检查,如图1所示。

2.3 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功能

医技检查预约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友好交互信息,一站式预约避免了检查项目禁忌冲突,医技检查科室负责人员通过筛选,可及时回退不合理申请[11]。患者方面由于清楚知晓检查项目时间,避免因等待造成的心情焦虑,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项目。医技科室方面可主动掌握患者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有效平衡患者流高峰期与低谷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的实际操作如图2所示。

图2 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操作界面图

图1 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流程图

3 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成效分析

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后取得良好的成效。分别对医技检查预约前、实施预约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的时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趋势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缩短患者现场等待时间

实施分时段预约检查前后,医技检查科室现场住院患者等待时间有了明显的下降,等候时间缩短最明显的医技科室是CT,从分时段预约前平均等候2.67 h,实施后3年减少至0.43 h,通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显示,各医技检查科室住院患者现场等待时间均有缩短,见表1。

表1 各医技检查科室现场患者等待时间前后比较(h)

3.2 缩短患者预约时间

患者预约时间是指主管护士核对医嘱后发送医技检查申请的时间与医技检查科室预约时间之间的差值。通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发现,各医技检查科室间患者预约时间均有缩短,见表2。

表2 各医技检查科室患者预约时间前后比较(h)

3.3 医技检查预约率

医技检查预约率(%)=预约量÷(检查总量-急诊量-床旁量)×100%,通过趋势x2检验分析显示,各科室间均有上升趋势,分时段预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各医技检查科室预约率前后比较(%)

3.4 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公允,聘请行风监督员对住院患者医技检查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趋势x2检验分析发现,各科室间均有上升趋势,分时段预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各医技检查科室患者满意度前后比较(%)

4 讨论

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与实施,不仅使患者检查预约有序化,就医流程合理化,就医环境人性化,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医技检查科室的工作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分时段预约检查前满意度调查等数据呈低迷状态,实施第1年有了长足的进步,3年后则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

分时段预约检查工作初期需做好调研,多次与信息中心、临床科室及医技检查科室碰头论证方案可行性,制定详实实施方案。过程监管中对预约等候时间和预约率多种方法校对数据可靠性,避免因程序错误导致数据失真。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为了降低住院患者爽约率,管理部门每月定期监测爽约率并反馈至临床科室,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宣教。此外,腹部超声率先试点预约即扣费,若出现主管医师取消医嘱情况,需要电话至分诊台进行取消预约操作,随后将扣费费用返还至患者就诊卡中。

(2)对于特殊患者需要特殊对待,如腹超使用分时段预约检查过程中会将老年人、儿童和糖尿病患者优先预约,避免因空腹导致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3)对于急诊、床旁患者无需经过分时段预约流程,不计入预约率考核中,但需要明确各个医技检查急诊、床旁的标准,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统一维护并执行,管理部门实时监管,避免临床科室因不及时下医嘱,又想尽早检查带来的秩序混乱出现的“假急诊、假床旁”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打破分时段预约检查流程规则,又浪费了医技检查科室医疗资源[12]。

5 结语

目前的预约模式仅限于预约时间,今后需向预约设备进行转变,但预约设备存在不同设备之间所做的检查项目有所差异,设备之间存在新旧差异,还需进一步论证可行性。对于特殊患者临床科室主管护士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依从性,定期更新相应检查项目禁忌事项并且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13]。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及时提醒患者检查项目预约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14]。医技检查预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优化和再造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流程,为提高医院医技检查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迈出了新的步伐[15-16]。

[1]李力,王延昭,田坚,等.门诊医生工作站助力医院服务水平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4):14-16.

[2]陈学华.大型医院集中式预约检查的优质服务[J].医学信息,2013,26(3):32.

[3]张文丽.电子检查预约系统流程优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35-37.

[4]李杰,王玮,付秀,等.分时段检查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6(2):97-99.

[5]黄培.基于集约化的综合检查预约平台的构建及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4):118-120.

[6]吴凤燕,朱刚.集中式预约检查流程的干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6):63-64.

[7]陈敏,武琼,张帧.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3,29(8):597-599.

[8]吴雪娇,刘建林.医院检查预约业务流程优化及平台建设[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6):41-43.

[9]阮春燕,陈峰敏,沈辉.集中分时预约在门诊检查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6):34-35.

[10]Harris H,Waugh D.Does performing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during rheumatology outpatient appointments improve patient experience[J].Scottish Medical Journal,2015,60(3):E35-E35.

[11]郭志旭,陈金雄.医院检查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8):31-32.

[12]陈敏亚,郑孔林,满祎.医嘱闭环管理在我院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1):858-859.

[13]许路明,邓文萍.医患关系管理促进医院流程再造[J].中国医学装备,2012,9(4):64-66.

[14]钮罗涌,王平,朱大荣,等.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3,8(2):11-13.

[15]熊淑君,赵光斌,袁素平.新型预约诊疗服务模式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801-2803.

[16]曹晓均,杨秀峰.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医疗设备预约系统[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2):46-48.

The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effect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for reservation of medical technique examination/WANG Ying, HE Xiao-ye, LI De-bao, et al//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7,14(7):122-125.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for reservation of examination about medical technique so as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reservation for medical technique examination, achieve seeking medical advice in order for patients, and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Methods: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the HIS and PACS were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d. The waiting time in different department, waiting time of reservation, reservation rat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 in the examination of medical technique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platform was implemented, the waiting time in different department and waiting time of reservation were decreased while the reservation rat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ere enhanced.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can achieve series service function including one-stop reserva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and multi-point examination. Therefore, it can enhanc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clinical department and 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ique, and increas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ospital.

Clinical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Reservation; Effect analy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dical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王莹,女,(1988- ),硕士研究生,医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从事医院管理工作。

2017-03-27

10.3969/J.ISSN.1672-8270.2017.07.031

1672-8270(2017)07-0122-04

R-058

A

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4BGL049)“新医改背景下就医秩序的双向转诊机制研究”

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通讯作者:408007735@qq.com;xiu_yan@163.com

猜你喜欢
医技时段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预见性护理在医技检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