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访莉 忠於灵魂 尽善尽美

2017-07-20 19:50叶宏汪建华
杰出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歌唱家合唱团印尼

叶宏+汪建华

【人物简介】

罗访莉女士,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印尼归国华侨,毕业於上海音乐学院,师承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钱慧娜教授,又曾得到全国及国际知名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沈湘教授的耐心教导,曾任上海乐团歌唱演员,录製有《罗访莉独唱歌曲集》三辑,现任香港夕阳红合唱团总监和指挥,原富卫人寿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助理分行经理。

她的歌声被人们称之为“千岛之国飞来的百灵鸟”,她从印尼唱回了祖国,从内地唱到了香港,带着她的团队演奏出一曲曲震撼众人的乐章;她用真爱演绎歌者的行詠,凭借歌声穿透尘世喧嚣的淹没,回荡那些寂寞的从前;她静水流深,信守真善美大道,是历经岁月的百灵,是最美的时代歌者。

林籁泉韻 洋洋盈耳

初夏的五月,犹如一幅无边的画卷,不浓不淡,不温不火,既无春日的反复无常,也不似夏日的炎热,从南方逶迤而来的柔风细雨,拂去了岁月的尘埃,夹带着勃勃生机。在这刚诞生的夏天,最适宜聆听一曲洋洋盈耳的逐梦乐,而我们也有幸邀请到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罗访莉女士用她温柔、靓丽的声音娓娓道来那些岁月时光中的故事。

罗访莉女士出生於东爪哇茉莉芬市,是印尼归国华侨,父亲是一位痴迷於音乐的教师兼商人,兴许受家庭艺术氛围的潛移默化,她的音乐天赋自幼年便已初露头角,刚会说话的她就会唱歌,刚学会走路就会跳舞,是家中的“开心果”。

她天生嗓音清丽,歌喉犹如百灵鸟般清脆婉转,学生时期的她不仅能歌还善舞,更是歌舞比赛中的折冠高手,家中的各种奖状、奖旗琳琅满目,这也坚定了她立志学音乐的信心。

能成事者,往往都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罗访莉女士深信“一个人活着要有所作为,不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为了圆梦,她珍惜每一个降临眼前的机遇,有着严格的自我要求。

罗访莉女士凭借着在校的优異成绩和突出的音乐天分,被当时印尼中华中学校长许敏推荐跟随旅居印尼的意大利歌唱家ARDISHLECLEGVANHAMMEL及荷兰籍歌唱家ANGLANHUA学习声乐。在两位名师的“雕琢”下,她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分秒必爭地进行技艺的钻研,达到了质的飞越。

1961年,罗访莉女士为实现其更远大的梦想,决定回归祖国,临行前其父赠诗:“淬砺深求意甚坚,归心志向进音院,愿将歌喉献祖国,欢替人民唱凯歌。”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父亲的期望,她踏上了红土地,並被分配在广州华侨补校进行学习。

同年,在学校的中秋联欢会上,她演绎了印尼脍炙人口的歌曲《宝贝》和《梭罗河》,她的歌音有如一股清莹的泉水,缓缓奔流,充满自然韻律,直抵听众心扉,勾起了归侨们的乡思,令人不禁潸然落泪。次年,罗访莉女士再次在全广州的歌唱比赛获胜,一时名声大起,轰动全城,也被众人讚誉为“千岛之国飞来的百灵鸟”。

在为期一年的广州华侨补校学习中,罗访莉女士全心投入升学考试之中,面對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她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心中的梦想,从数千竞爭者中脱颖而出,被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两所中国最高等学府同时录取,在综合考量之下,最终选择了上海音乐学院。

在上海音乐学院,罗访莉女士得到了全国有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钱慧娜教授和海内外知名的声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沈湘教授的耐心教导。七年的专业培训与辛勤耕耘,使其音乐才能再次升华,她亦参演了诸多音乐演唱会,歌声飘至神州大地。毕业後,罗访莉女士即被上海乐团招入麾下,担任歌唱演员。

沉默,是最後的清高

1978年,罗访莉女士随其丈夫迁居香港,延续内地的辉煌,来到香港的她依旧凭借歌声和自我魅力迅速获得了香港市民的认可。到港才几个月的时间,她便先後被南方影业公司举办的演唱比赛、港九工会联合会举办的“1979年度香港工人歌唱比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的“五四”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等诸多比赛活动特邀其担任评委、演出嘉宾。

在港期间,除了应邀参与各大学和团体的音乐晚会,她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工作,收入丰厚,经常与台湾著名歌唱家举行一系列演唱会,並与香港鲍倍利职业音乐教授合作举办演唱会,每次演出总能圈粉一大波听众。

同时,她也积极投身於同学会的活动之中,担任香港印尼泗水同学会合唱团团长,负责组织、教练及指挥。面对一群不是专科出生的音乐爱好者,罗访莉女士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地去鼓励、教导众人;为了寻找到物美价廉的演出服,为合唱团节省经费,她时常不辞辛劳地穿梭於深圳大街小巷挑选。有侨友曾评价罗访莉女士为合唱团“开创了新局面”,而在她的栽培下,也成就了一批不可多得的音乐人才,备受大夥的敬重与推崇。

在我们看来,罗访莉女士拥有着天生的天后歌喉以及惊艳众人的歌唱技巧,後天的努力亦让她拥有一批的忠实粉丝以及桃李满天下的师徒情谊,她就犹如女神一般的完美存在,不受尘世喧嚣的杂音侵扰,不受岁月时光的侵蚀。

闻及我们对其如此评价,她淡然,卻也有些动容。跟随她的话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罗访莉女士。曾经的岁月,因为社会的环境变迁,她曾受过不公,也曾受过委屈,她哭泣过、失望过,但是得失无常,凡是路过的,在她看来只是过眼的云煙之景。

她不是不食人间煙火的仙子,但她是能恪守自我灵魂自由的歌者,她拥有自己的真性情,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在面对那段艰苦的历练,她能夠安之若素,处之淡然地坚守着个人信条:“沉默,是最後的清高”。

历久弥坚 尽善尽美

拥有温柔力量的人,背後总是有着不为人知的岁月故事,但坚守灵魂者,即便历尽时光的沉浮,雕刻下的也是最美的光辉,和那愈走愈坚定的步伐。

在人生的道路上,罗访莉女士从未退怯,她言行一致,用爱心与如歌的信念,感染着周边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进入了保险业做经纪人,“保险能真正帮助人,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她坚持真善美的原则,真心去帮助人、爱人,也因此让她在保险业一做就是二十年,並荣升为ING助理分行经理。

在艺术的道路上,无论职业角色如何变换,她都初心不改,将自身完全奉献给歌唱梦想。2014年,受知名爱国华侨岑远之先生邀请,她担任了夕阳红香江互爱联会合唱团的艺术总监兼指挥,“我们要用歌和舞来宣扬祖国的繁荣、民族的自豪感。”她与合唱团时常聚在一块练习,探讨演唱的方式,考虑到老年人与年轻人各方面身体素质的差異,她去繁化简地研发了诸多简单易学的歌唱方式,从发声锻炼到演唱技巧一应俱全,並且受特邀带领香港夕阳红合唱团在2015年10月3日香港侨界人士纪念抗日战爭胜利7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担任指挥兼音乐总监,为大会主题演唱多首抗日歌曲。她们精彩感人的表演,带动了整个大会的气氛,展示了大会的爱国热情和反侵略的决心。在她的引导下,合唱团唱出了最美的“夕阳红”。

她自创的“罗氏唱法”,将美声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专修美声的她,收集了五十首流行曲,时常加以揣摩、比较和练习,一首《梭罗河》经过她的演绎能带来完全不同的风情和感触,每一个音符的落下,都能引发听众的共鸣。也因这令人难以忘怀的演唱,让夕阳红合唱团成立不久便经常被邀请参与各类演出,诸如《印华日报》主编李卓辉先生邀请的印尼交流演出、香港抗日战爭胜利70周年纪念演出等等。2013年7月13日“夕阳红合唱团”参加第三届亚洲国际合唱节比赛,一鸣惊人,荣获银奖。

如今的罗访莉女士,早已在事业与艺术梦想上擁有自己完美的平衡把控,碰到极想拜师於她的後辈,得知其经济状况的不允许,她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去降低条件迎合他人的需求,但若是真心想学,她卻会默默的引导後辈加入她的合唱团,分文不取、无私的通过实践去引导、教授歌唱技艺。

虽然在访谈中,罗访莉女士思及过往有过情绪的波动,但访谈最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依旧是那个声音清脆、举止优雅得体的歌者。时光悠悠,诸多过往已沉淀在她人生之中,她的坚韧、她的大爱都如同她的歌声一般,直击人心,历久弥坚。

猜你喜欢
歌唱家合唱团印尼
印尼出手
小歌唱家
歌唱家与报晓员
难忘的合唱团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