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2017-07-20 14:56栗小晶
商情 2017年24期
关键词:新县观光农业河南省

栗小晶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休閑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依托,集生产、生态、旅游、创收、教育、辐射、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有助于促进城乡和谐协调一体化发展。新县休闲观光农业在自身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河南省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地域文化

一、引言

休闲观光农业旨在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利用自然风景和农家景观,结合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将农业文化和农业生产活动以一种健康原始的方式呈献给游客,为其提供观光、娱乐、体验、科普等多种服务。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具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区位优势,同时多年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可行性的经验。

河南省的休闲观光农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从城市附近的“农家乐”起步,逐步向能够吸引游客的多功能旅游业发展。在最近几年,休闲农业的发展在河南省十分迅速。据统计,2005年河南休闲农业工作人员有1.3万余人,游客数量1385万人次,营业数额7134亿元,有效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工作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尽管发展休闲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有利好作用,但由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在河南省还处于萌芽时期,有诸多问题,阻碍休闲观光农业的稳健发展。下文以新县的发展为例,进行说明。

二、河南新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分析

(一)新县的地理位置分析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东南部,位于河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地带,处于陇海线上,交通位置优越,客流量较大。同时,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位于鄂豫皖三省六县结合部。新县境内河溪纵横,具有山地、丘陵、河谷等地貌,全县一部分属淮河流域,一部分属长江流域。地理位置优越。此外,新县作为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新县的林业尤为发达,是一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新县物产丰富,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

(二)新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优势

新县作为河南省旅游胜地,新县依托自身绿色资源优势,打造了以香山湖、金兰山、江淮岭为主线绿色旅游精品区,形成了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江淮岭生态园等众多景区,是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同时,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拥有历史渊源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旅游景点都为新县的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新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具有外在优势和内在优势。

1.外在优势: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附近高校和便利的铁路交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历史久,新县的休闲农业继承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技术,休闲农业的发展得以技术上的支持;建设农业科技博览园、生态休闲园、农家体验园,打造新县自然优势下的特色园区,因地制宜的发展休闲农业。并争取到了国家级的特色景区。如:金兰山森林公园、连康山自然保护区、香山湖水利风景区。同时,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县政府对农业旅游产业化项目进行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对发展乡村旅游和投资新建农家乐综合项目,分年度给予投资基数补贴。县财政累计奖补资金1000多万元,帮助休闲观光农业进行金融贷款8000多万元。

2.内在优势:新县地处三省交界地带,作为以农业为经济发展主导的产业城市,有大量的务农人员和剩余农村劳动力,为新县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常年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验和农业的丰富的种植历史和种植经验,为新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此外,新县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县城,有丰富的地方特产和独特的民俗民风,这些都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三)新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劣势

1.旅游资源布局整合措施差。不同园区的旅游特点各不相同,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上存在劣势,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会造成各自分散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和整体效益欠佳,增加游客对乡村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很难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景区内劳动力素质不高。新县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点的负责人员为当地的农民和文化层次较低的年轻劳动力。首先,在旅游景点的引导方面不能很好地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游客以很好的指示;第二,工作人员工作方式欠佳。第三,景区人员培训并不专业,不能给游客以整齐统一的感觉。第四,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对景区未来发展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效果欠佳。

3.基础设施条件差,民俗特色不明显。在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交通设施不完善,同时,各类基础设施的供给不完整。新县作为有历史沉淀的县城,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时,在建筑、包装、服饰、接待礼仪、餐饮、住宿等方面都少见当地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红色革命历史在景点中都没有展现出来,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不够。

三、新县休闲观光农业的解决方案

(一)实现景区一体化建设

学习台湾地区推动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实现不同园区之间的旅游景区一体化。适当加入新县地区当地的文化,同时在不同园区之间加入过渡的元素,使得景区差异化程度降低。适当的引入符合景区文化的项目,使景区内的各个项目协调和谐,构成统一的景区文化。并对景区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在两个景区中间的路途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

(二)实现科技支农,加快农业发展的转型

将技术应用于农业,有利于河南省农业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新县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区,加大科技的投入,重点维护本地区的林业,提高景区旅游质量,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利用科学技术宣传景区文化,促进农业的转型。

(三)延长景区产业链的建设

发展体验型旅游和休闲农产品的开发。通过发展景区外延性项目来让游客适应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高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此提高休闲农业的层次。

参考文献:

[1]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68270

[2]郑政宗.休闲农业行销策略分析[J].农业推广文汇,1998(43):181182

[3]姬汝茂.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J].农业经济,2008(8):2022

[4]田宜龙.河南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强劲一年揽金16亿[N].河南日报,20071030(1)

[5]詹莉莉,许刚.我市50户首批农家乐示范户昨授牌[N].郑州晚报,20090429(4)

猜你喜欢
新县观光农业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问题研究以河南新县为例
红色旅游背景下“农户—企业”扶贫模式探讨
红色新县秋意浓 文、图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