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路与对策

2017-07-20 14:13朱灵娥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校际教育经费行政部门

朱灵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重视并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均衡发展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甚至与教育相关的社会人士,都应该从大局出发,着力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问题,缩小校际间的发展差距,真正使教育体现社会公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也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为此,尝试提出如下思路与对策,与各位教育同仁商榷。

一、树立正确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和科学的策略观

1.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办好每所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2.要正确理解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的内涵,建立均衡化发展基础教育的规划目标。从实现基础教育的高层次均衡发展来讲,要坚持平等与扶持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3.强化政府教育职责,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政府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承担主体,建立教育经费使用问责制度,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每年要定期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接受监督,保证教育经费落到实处。

二、预警监控,科学评估,促进校际均衡发展

1.制订教育均衡发展系数,建立教育差距预报机制。通过一系列重要而敏感的教育指标信息(如生均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升学率、毕业率、辍学率等)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数学模型,得出特定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基准值,制定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系数。

2.建立新的考试评价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消灭“择校”现象。

三、关注弱势群体,整体推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

1.运用“造峰扬谷”的措施,使薄弱学校从量变到质变。所谓“造峰扬谷”,顾名思义,就是缩小落差,共同发展。这种观点认为,要缩小强弱双方的差距,既要以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的地区、学校,同时又要确保强势地区、学校的发展,通过强势方的发展来带动弱势方的提高,这样“既造了峰,又填了谷”。

2.同时倡导引入竞争机制,使学校在竞争中达到均衡发展。教育均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是有层次性的。

3强弱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均衡发展。教育均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的过程中,除弱势方通过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外,促使教育资源在强弱双方间进行合理的流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四、增强校际交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加大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速度。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要真正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行政部门应起到强有力的推广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就是服务,这种服务除了解除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外,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到优秀教改成果共享,并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生产力,这是改造薄弱学校、加速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动力。促进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开展校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通过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手拉手、结对子、支教等活动,可以使普通学校享受到重点学校优秀的师资资源。高度重视学校软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2.重视校长轮岗和教师交流制度,实现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优化。逐步建立校长和教师交流轮换制度。在教育发达国家,教师的管理权都在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的轮换制度是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之一。西安市也可制定相应政策,对各校的校長和教师进行统筹调配,实行定期轮岗和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挂职,从而建立起人才培养和流动的优化机制。对于一些特级教师、骨干优秀教师,还可采用学校联聘、定期调动、网络教学等方式,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3.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制订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师资培训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为他们提供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同时,要加快教师“校本”培养模式的构建,积极探索“立足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融学习、探索、教学于一体”的在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确保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科学、和谐的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观推动义务教育发展,使义务教育走向公平,进而促进全体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当前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使命。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际教育经费行政部门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