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源于用心

2017-07-20 18:31李娅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林海音用心母爱

李娅

x

我以前很怕上作文课,总觉得没什么可讲的,似乎学生们也没有兴趣,但是前不久的一节作文公开课,却让我改变了之前的看法。

曾经有人这样诠释母爱:“血浓于水,母爱如山。”在更多的时候,母爱或许是我们衣衫上一行疏落的针线,是我们不屑一顾的一碗生日面,甚至是我们身边喋喋不休可笑而又可恼的唠叨。是的,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爱的包围圈里,他们像温室里娇嫩的小草,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父母的阳光雨露,沉浸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世界中。

记得四年级有一篇作文是《妈妈,我想对你说》,当时竟然有许多同学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面对此情此景,我愕然了,这些本性纯真可爱的孩子们内心深处那些美好的情感,等着我去拨动,去唤醒。这一次的作文《跟父母说心里话》和之前的那篇有相似之处,怎样唤起孩子们心中的爱呢?于是我课前做了精心的设计。上课伊始,孩子们就被我课前放的一曲阎维文的《母亲》所感染,课堂上自然听得很专注,当我讲到动情处时,竟然有不少孩子哭了,很快他们的情绪也感染了我,我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上完了那节作文课,效果不言而喻,不管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发言,还是在作文中的话语都是真情的流露。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感动,只要你用心灵去贴近生活,其实感动随时都会叩响你的心门。在干枯的荒漠,看细泉孕育一线生命;在孤寂的荒岛,望太阳带来新的希望;在平常的生活,看美的弧光在眼际闪亮。

课前的用心除了设计教学环节外,还要深入了解文章的作者,潜心阅读作家的相关文章,记得这学期开学的第一篇文章是林海音的《窃读记》,文章写得很好,我非常喜欢,为了也让学生们喜欢,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林海音,我在暑假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惠安馆》《兰姨娘》《驴打滚》,那一篇篇文章感动着我,也让我了解了林海音的童年生活以及文笔特点,于是在讲课文的时候我把自己读到的文章讲给学生们听,把林海音的童年跟他们的童年相比,更把我的理解说给孩子们,我发现孩子们不光上课听得投入,发言更是精彩。随后的几天,我看到了孩子们手里捧着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读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一些孩子还跟我交流读后感。那一刻我很感动,但更享受。在講《落花生》这篇课文之前,我读许地山的文章、传记,以及读关于他的介绍、评论,还读过介绍他父亲的文章。从读不懂到读明白,从没有感觉到被感动。我还看找到的一些课堂实录,如果没有之前阅读的经历,我甄别不了优劣,做不出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甚至没有之前养成的思考习惯和一颗敏感的心,我无法“披文以人情”,也不能真正读懂课文,读出感觉。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是倾吐的手段,课文的语言美由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构成,它表现在不同的语言结构上,如语音美、语词美、语句美、语段美等。语文教材中选人的皆为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有的婉转曲折,有的巧比妙喻,有的清新凝练等。这些充满诗意的语言。经典的文辞句段,犹如久旱甘霖,酷暑凉风,对孩子们的心灵起到浸润的作用。我想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使他们既受到语言美的教育,又能吸取各家之长丰富自己的词汇,为逐步提高鉴赏能力和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打下基础。于是我经常用心找来一些经典的散文,有知名作家的,也有不知名的,只要文章好,我都拿来用早读的时间经常为孩子们诵读,或清新隽永,或文采斐然,或蕴含哲理,让美文伴随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

感动,是人生中值得珍藏的生活片断。翻开记忆的相册,有太多感动着我们的人和事。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为生命织进一缕灿烂的朝霞,让人感动;成长历程中的每一次举足,使心灵的天空葆有一片片蔚蓝,让人感动。为父亲的一个背影,母亲的一缕白发,孩儿的一句稚语,我们感动于亲情无限;为朋友的一声祝福,同仁的一次鼓励,我们感动于友谊长存。凝望蓝天白云,流连花草树木,感怀山川日月,吮吸稻香,谛听鸟鸣,我们为大自然的魅力而感动;抚摸深沉的文字,感受悠扬的旋律,收藏动人的故事,我们常因感动而潸然泪下。心地善良而又感情丰富的人甚至接受一束目光也能荡漾起丝丝缕缕的感动。用心去体会生命中感动的时刻,用心去发现学生们细微的变化与进步,用心去准备我们的课堂,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编辑 徐绒绒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海音用心母爱
用心
阅读母爱这本书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母爱的另一面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用什么写作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