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7-20 13:30曹赛梅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儿童游戏

曹赛梅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生性活泼爱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儿童在玩中学到知识,并且印象深刻。游戏化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而产生的,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和儿童天性的尊重。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应用现状

1.教学目标方面的缺失。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导向,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重在学生智力发展与技能增长,但是对于儿童的情感培养目标有所缺失,因此也导致了课堂教学中缺乏游戏化教学。

2.教学内容方面的缺失。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拼音、字词等内容的掌握。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课堂缺乏乐趣,枯燥乏味,儿童在学习中也是机械记忆,违背了儿童天性的释放。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儿童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3.教学方式方面的缺失。小学语文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会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学习知识。然而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大部分教师仍是讲授课文内容,讲解字词,并没有体现游戏精神。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缺失原因

1.游戏化教学观念尚未得到充分认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持续已久,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理念的认识尚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游戏化教学的进行。由于游戏化教学推行时间尚短,教师缺乏实际的游戏教学经验,担心学生沉迷游戏中而忽略对知识的学习。这种固有观念使游戏化教学难以落实。其实游戏化教学的得当应用能调节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轻松的环境。

2.游戏化教学策略单一。在教学中,由于经验不足,部分教师未能很好地将游戏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游戏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学生对游戏没有太大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应试教育课程内容繁多。考试形式仍是传统的应试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考察,这就需要学生将精力投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在当前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高效利用时间,将所有的教学目标完成,因此在课堂上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传授知识最便捷。

4.游戏化教學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传统的应试考试导致游戏化教学难以实现,现行的评价体系应相应进行改变。改变以往单纯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系统,并且完善游戏化教学评价系统。

三、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应用策略

1.巧妙利用课前小游戏导入。新颖的课前小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目光,奠定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课程的顺利开展作了铺垫,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当天授课内容设计具有新意的小游戏。例如,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为例,设计一个导游游戏,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同学作导游,带领其他同学游览桂林山水,用自己的话描述桂林山水风景,作为游客的同学在黑板上将自己听到的描述画出来,然后大家评选最佳导游和最佳游客。教师在活动中应适当给予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2.综合应用素质教育理念开展活动。游戏活动中应尽量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锻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例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触摸春天》一课,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代表春天的物品,可以是一段音乐,可以是一幅画,可以是一张照片,或者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或者是一种春天的水果,或者春天的某种花,并且每位同学讲述出自己认为所选物品最能代表春天的原因。同学之间可以分小组交流感想。活动之后可以将收集到的东西进行展览。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首先运用了观察的技能,去留心发现春天的特有事物,之后进行筛选,最后将东西展示给其他同学时还运用了表达能力。全面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符合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

3.情境模拟加深对课文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当模拟课文情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真实的体会,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使学生产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以设计角色对话的活动,使用多媒体播放较为悲伤的背景音乐,同时语言描述地震时的情形,让学生体会当时地震中那对父子的心情。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戏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 聂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儿童游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