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017-07-20 13:30董学平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董学平

由于农村发展的落后,基础设施跟不上,加上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存在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满、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等严重的逆反心理,极容易走“弯路”。因此,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孤独的家庭环境和竞争的学校环境造成的。

1.家庭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长过分溺爱。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小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习惯了家长铺好路,经受不起生活道路上的挫折。二是家长要求过严。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邻里间也存在互相攀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知道一味的严格要求,达不到目标就惩罚,使得孩子本来就沉重的学习负担雪上加霜,从而造成孩子孤僻冷漠,甚至对学习、对家长、对学校产生逆反和仇视的心理。三是父母不在身边。父母长期在外,孩子得不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亲情的缺失使得孩子出现情感上的冷漠,从而形成一种孤僻的心理。

2.社会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会思潮多元化影响。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连成一片,文化观念多元化在农村也有一定的市场,这其中不乏消极的、负面的风气。这些不良风气时刻侵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二是科技的负面效应。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现在的农村来说,电脑、手机等已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迷恋暴力,在这个虚拟的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以至于荒废学业,心理问题得不到的重视。

3.学校方面的问题。

一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压力大。二是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对学生的影响。三是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不够。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家庭方面。

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走极端,过分的溺爱或是严格的要求都是不可取的。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小学生教育就好比一张白纸,家长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子女交流,尊重子女的意见,多倾听子女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添色增彩。

2.社会方面。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社会要给孩子一个健康、安定、和谐的环境。一是加大正能量宣传,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广泛宣传优秀、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印制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口号,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默默地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二是加强娱乐场所管理,营造孩子成长的净土。未成年人坚决不能进入网吧上网,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发现孩子上网,对涉事网吧从重处罚;另一方面,网吧等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和行业自律,严禁未成年人上网聊夫打游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和孩子家长或村委会联系。三是成立专门的关爱儿童成长机构。村委会等组织可以根据村情、户情,提供必要的场所,设立专门的关心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孩子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以此达到关爱小学生心理健康全覆盖。

3.学校方面。

一是提高教师素养,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会孩子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自我调节。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让学生对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有充分的了解,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有机协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编辑 薛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