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小组讨论更有效

2017-07-20 18:37徐婕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独立思考课堂教学

徐婕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而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高效课堂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这一学习形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核心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我們老师们经常感觉自己的课堂“小组讨论”不尽人意,听公开课、优质课这些高质量的课时,也会发现课堂讨论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讨论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对课堂教学没有多大帮助;小组讨论参与率低;讨论时间控制不好等。小组讨论的无效,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这也是我们许多一线的教师所困惑的,究竟如何让课堂小组讨论更有效呢?

一、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学习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使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条件。合作小组的人数,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一般建议6~8人,4人相邻合作学习,2人同桌,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每组成员里包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小组间学习成为可能,便于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让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同时还能保证各小组间公平竞争。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讨论

教学生学会讨论,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学生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二是让学生会倾听别人的述说。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导致小组讨论无效的关键。为此,我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三条:一是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三是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要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只有保证独立思考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从容地组织语言,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有条不紊地叙述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展开讨论,讨论也才会深入有效。因此,讨论前,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要思考后再发表意见,可以要求学生把想法写下来,再进行交流,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既保证了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思考、参与的机会,又保证了交流合作的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发展。

四、教师要恰当、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是等待、观望,或者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问题,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启发、点拨。例如:在教学《点阵中的规律》一课时,当我们解决了问题生成单上的第一个问题后,接着我们将分小组展开讨论问题二,除了横竖看正方形点阵,还有其他的观察方法吗?有什么规律?如何用算式表示?这时候,有的小组束手无策,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教学重难点突破出现困难,这其实在教学中很常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适时的教学引导、点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

五、在讨论中采用鼓励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也要进行积极地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最快等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作业本等,定期评比选出“合作小明星”、“协调小助手”等等。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更有活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小组活动方案。让我们的小组讨论更有效!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独立思考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谈独立思考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