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开放性课堂实探

2017-07-20 18:38赵俊玲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开放性科目数学知识

赵俊玲

什么是开放性课堂?我们现在常见的,学生上课围在一起进行教学?或是。教师放出几个所谓探讨性问题,大家一起商量商量?还是课堂闹哄哄,学生喊声高,教师忙展现?

开放性课堂到底定义为何,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定义的提出意义。当我们提出了活动、互动的课堂理念后,我们又进一步深入,提出素质教育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其他课程内容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紧接真实的教育教学讨论探究环境。这是我们当初对开放性课堂的内容限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初设定开放性课堂的目的,是以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促手,提升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多样的学科内容,丰富枯燥的单科知识;以多元参与的形式,代替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开放性课堂为我们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可行之路。那,又该如何落到实处,不使其沦为泛泛?

一、以数学知识为中心。搭建多学科的知识立交

既然是数学开放课,毫无疑问,应以数学课堂教学知识为中心,选择的其他科目知识,都應为数学知识而服务,从而搭建一座立交桥,使每位学生都能从自己感兴趣的那条路,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这一点,主要是为了迎合不同学生对于数学感兴趣的点,是我们课改之初引发学生数学兴趣的接地气的实际操作。从这点出发,我们选取其他科目知识时,都应该是数学知识的一个引子,而不是终点,也不能是重点。即,不能本末倒置,丧失教学目标,也不能不分主次,使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失调。

二、谈天说地,打破时空之限,突破形式拘束

小学科目有限,但学生的生活实际却不局限在这几个有限的科目之内。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只要能与学生身边生活联系紧密的,都是允许的。同样,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说、历史等,孩子降生以来都在接受,从童谣到游戏,从谜语到节气……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素材。例如,乘法课上,让学生一起背诵三字经,然后举行比赛,看谁最快算完三字经共有多少字。请速度最快的几位同学讲述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再探讨如何能计算得更快一些……这样的诵读经典,到游戏竞赛,再到思路展现,再到共同探索,经历了经典的洗礼,游戏的快乐,竞赛的拼搏,不同思路的对比学习,不仅活化了枯燥的数学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在简单的数字背后,掌握了思考方式。学习方式,协作方式,进而展现了我们开放性课堂的最大价值。

三、教师要“会调、会挑、会跳”

开放性课堂,教师虽然上台次数有限,但每次露脸,都应该是在整个课堂“点”的把握上。当课堂沦为形式时。教师就要“会调”,露脸在挽回课堂实效之处;当内容远离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要“会跳”,露脸在引向教学内容之处;当学生论点过多时,教师就要“会挑”,露脸在选择适合话题之处……当然,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上面几点,而应该是把握全局,隐居幕后,逢时而出,将开放性课堂握在手上,活动与话题把在心里。使整个课堂教学既能围绕教学目标顺利进行,又能不时焕发精彩,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思维,而且习得思考方式。

四、多科教师共同备课

开放性的课堂,对知识的需求是多学科的,但教师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同年级多科教师共同备课,能在知识的宽度上给予数学教学以满足。另一方面,小学的知识层次比较浅,在开放性课堂的教学上,容易造成知识多次提及,引起学生听觉疲劳和反感,进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而同年级多科教师共同备课,能及时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出现频率,从备课这个环节上就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而教师要避开“撞车”,就只能选择“换车”,这样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整个备课内容的宽泛度,课堂精彩也会更加纷呈。

开放性课堂,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有效教学方式,但具体的实施因人而异,因教学理念而不同。但在数学课堂实施开放性课堂,必须要谨慎为之,宁可缓慢分步进行,也不能盲目推行。缓行之,我们还能下一次去逐步提升与改进,进而修得圆满;但盲行之,毁掉的却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有我们园丁细心照料的花朵。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性科目数学知识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高考“新科目”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