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2017-07-20 20:43高长春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电流表教法电流

高长春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倡导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要尽快实现身份转型,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重课前设计,引入自主学习意识;精选教学内容,强化资源整合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合作探究形式,这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必然选择。

一、注重课前设计,引入自主学习意识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众多内容,课前准备是重要环节。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需要对学生的學习基础进行学情调研,针对学生实际制订预习方案。课前预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学习《熔化和凝固》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①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三种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②列举生活中三种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例,讲述其变化原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了检查,大多数学生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特别是列举生活案例,都找到了水、冰、水蒸气变化这个实例,对相关原理进行了简单阐述,课堂反响不错。

教师给学生布置两个预习内容,一个是自主阅读教材,展开自主学习活动,这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自主阅读学习意识的集中体现;一个是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活用教材学习认知,通过生活案例实践验证,获得最真切学习体验,这也是新课程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的显著表现。有了学生的课前充分预习,课堂教学展开自然非常顺畅,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课前教学设计让学生先行介入教材学习,不仅能够建立自主学习认知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精选教学内容,强化资源整合观念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虽然比较固定,教材限定了学习范围,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调整。特别是链接学生生活实践学习物理,及时引入校本课程,对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助力作用。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时,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展开,还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教师以基本教材为基点,又不被教材所束缚,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改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两种电荷》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我们生活中时常会接触到电荷。为提升学生对电荷的感知度,教师没有从教材展开教学,而是先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介入。教师拿出一把梳子,先在头发上梳了几下,然后将梳子对准桌面上的小纸屑,结果小纸屑纷纷吸附到梳子上面。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直尺做这个实验,学生快速行动起来,结果都能够看到“电荷现象”。教师又发动学生展开联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带电现象,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晚上能够看到化纤衣服擦出火星,夏天雷电现象等。教师随即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内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合作探究形式

新课改极力倡导课堂教学要引入合作学习,教师大多对合作学习有较强敏感性,都能够自觉引入这种崭新的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之中。由于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很多教师在运用时往往会走向单一化,将小组讨论等同于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合作学习形式众多,教师需要作出科学选择。

学习《电流的强弱》时,教师将学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一个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教师拿出电流表,让学生先观察电流表的外形,表面设计特点,然后结合教材认识电流表。教师连接电流表到电路上,让学生读出具体数值。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操作测量电流大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电流强弱概念,并学会了电流测量方法。

教师利用实物操作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比起一味讲解教材内容要形象很多,学习效果也凸显出来。课堂教学方法众多,每一个教师、每一种课型,都可能形成自己的教法体系。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要有教法优化意识,对原有教法进行精心筛选,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法应用,构建属于自己的教法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意识,积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进行科学评估和优化,形成教学新体制,为全面塑造学生物理素质和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编辑 薛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流表教法电流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测电阻试触法的一个疑难解释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标定电流与额定最大电流的探讨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交变电流高考真题赏析
挑战眼力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