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生活 反映时代
——评孙培增的中国画创作

2017-07-24 13:09刘大为
南风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人物画水墨中国画

文/刘大为

体味生活 反映时代
——评孙培增的中国画创作

文/刘大为

孙培增 爱莲 136cm×68cm

中国人物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具有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描绘精工严谨的“工笔”,还是以挥笔洗练和发挥水墨为胜的“写意”,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及其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与思考,特别是在中国画论中时时提到的“笔墨”,已不仅仅指笔墨本身,而往往涵盖了中国画的一整套创作规律与审美范畴,中国人物画要使自己的传统发扬光大,一定要保持这一特色。但中国人物画体系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的观念和造型方法对中国人物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画以其巨大的包容和吸纳能力,使自身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焕发了巨大的生命力,中国画坛出现了“中西融合”“延续传统”等不同追求,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人物画作为反映时代,讴歌生活的创作主体,造就了一批写实能力高强,又能极尽可能运用水墨媒材刻画当代人物的新一代的写实人物画家。在我的工作室学习创作的历届学员中,大都保持了贴近生活,走向自然和关注时代的创作精神。孙培增是其中既具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创作理念的一位画家。在主观感受,内心世界的表达上,在艺术语言、形式技巧的完善和艺术个性的发挥上,他都进行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和突破,从而在开拓题材、语言技巧和工具媒材的新领域,显示出多姿多彩而生机勃勃的状态。火热的和处在激荡变革的现实生活,为人物画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我们凤凰涅槃、激发灵感和思维的丰厚沃土,只要走进生活、贴近人民,我们就会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就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在坚持艺术为人民的前提下,我们对不同风格手法与形式的探索,都是鼓励和欢迎的,对提倡艺术回归本体的具有开拓性、探索性、实验性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语言和美学价值,都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孙培增 梅花书屋 68cm×136cm

中国画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文化精神品质,这也是中国画在世界各民族和地域绘画中最主要的特质。我作为导师的人物画工作室里,在注重绘画本体的训练之外,更加注重传统国学的学习,像诗、书、画、印等各方面综合修养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孙培增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这无疑对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孙培增已具有丰富的人物画创作经历,但在工作室创作学习期间,却能在我和执行导师任惠中和其他导师团先生的指导下,一步步强化自身的绘画能力,并从生活到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思路转换中寻找自身的艺术方向,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框架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笔墨造型与写生能力,从课堂教学到深入生活中写生、采风,在画了数以百计的水墨人物写生的基础上,参悟传统水墨技法,蓄积了丰富的创作体验和创作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和而不同的个性化语言形态,使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现实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我最为乐见的结果。

通过工作室这个教学平台,我和导师团的先生们不仅传授了写生技法、创作观念、笔墨语言,而且也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中国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相结合,坚持直面生活,关注社会,表现人民、讴歌时代,以一种质朴而动人的方式呈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与体验。从孙培增展出或出版的作品中,我看到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在新一代人物画家中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传承,我对他寄予厚望,对中国人物画辉煌振兴充满信心。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孙培增 雨后蘑菇香满林 68cm×136cm

孙培增 松下煮茶 68m×136cm

孙培增 月下操琴 68cm×136cm

孙培增 松风 68cm×136cm

孙培增 云起山应 68cm×136cm

孙培增 孔子问道 68cm×136cm

孙培增 秋艳 186cm×48cm

孙培增 山居 187cm×48cm

孙培增 南岭梅香 186cm×48cm

猜你喜欢
人物画水墨中国画
中国画
水墨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泼尽水墨是生平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