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忙与盲

2017-07-24 16:28吴秀娟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辅导志愿机构

吴秀娟

“524分,文科,想报考文学类专业,哪所院校合适?”“615分,理科,报考什么专业好?”……随着我省高考成绩的揭晓,高三考生和家长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场“大考”———志愿填报。怎样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到来之前为孩子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不少家长感到无所适从,陷入志愿填报“忙”与“盲”的慌乱境地。

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悄然走红

高考成绩揭晓,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他们刚从紧张的备考情绪中放松下来,还来不及停歇,又迎来了一场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战”。

志愿填报时间迫在眉睫,面对层次不一的高等院校和种类繁多的专业选择,考生和家长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院校和专业的有效甄别?专业选择是注重个人兴趣还是未来的发展前景?院校声誉与专业实力究竟孰轻孰重?种种疑问横亘心头,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陷入“选择综合症”的困扰,不免感到焦头烂额。

当高考志愿填报遇见“互联网+”,一些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应运而生。其实,早在高考分数揭晓之前,“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的广告标语就随处可见,“一对一”式咨询的价格更是动辄几千甚至高达数万元。对于那些考分处在“可上可下”境地、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不明晰、报考目标不明确的考生而言,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更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此外,“完美志愿”“优志愿”“报考大学”等手机软件APP也抢占了不少市场,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资讯,价格不等,鱼龙混杂。

近乎“天价”的志愿填报费用依然没能阻挡家长们“一掷千金”的热情。虽然收费不菲,但一想到所就读的大学和专业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许多家长也只能不惜投下血本,为孩子求得一个好前程。“一方面,他们瞄准了部分家长给孩子填报志愿缺乏专项知识的心理‘盲区。怎么填志愿、如何选学校?自己心里没有谱,就琢磨着花钱请人指导,图个省心。另一方面,他们打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的广告语,夸大宣传,让部分考生家长片面地认为志愿填报术业有专攻,找专业人士咨询托底,远比自己盲目看半天有效。”在教育时评人朱连斋看来,志愿填报辅导机构的走红与其深谙考生家长的“攻心之术”有着莫大的关联。

走出志愿填报盲区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招考信息,家长花重金请志愿填报辅导机构为孩子的志愿填报“支招”,究竟靠不靠谱?

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通常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便利,结合高校历年的招生指标、历届考生志愿填报信息等数据,并对其进行专业化处理,挖掘这些数据背后的志愿填报规律,从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为信息不对等的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很多家长把‘赌注完全压在辅导机构上,片面听信、指导填报志愿的做法并不可取。”在唐山市滦南县行政办公中心工作人员于江全看来,那些所谓的“资深辅导教师”可能对志愿填报的方法和技巧更熟悉、更了解,但每名考生因人而异,这种凭经验进行的指导并不一定合乎每个考生的“胃口”,填报志愿指导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精准”。

志愿填报辅导机构的走红,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的“迷茫”。考生在备考时片面地“为成绩而战”,忽视了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直到志愿填报之时才“临时抱佛脚”,不免让自己陷入“两眼一抹黑”的窘境。

“在考生之外,家长是孩子志愿填报的重要‘把关人。”在朱连斋的理解中,考生家长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提前做足“功课”。掌握志愿填报的最新政策、搜集各个门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了解相关院校的办学实力等,都能够为孩子的最终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地将自认为好的“人生规划图”一股脑地“灌输”给考生,这往往是家长“越俎代庖”地为孩子预设成长道路,并非孩子的真实意愿。尊重孩子的意愿,听听他们的声音,问问他们喜欢学什么,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以他们的发展方向为主,帮助孩子做出填报志愿的决定,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学校,这才是最重要的。

职业规划需从娃娃抓起

为何每当高考志愿填报之时,便有许多的考生和家长陷入忙碌与盲目之中?其实,考生和家长焦虑的背后,折射出学校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缺失。

早在几年前,恰逢志愿填报之时,“千万别报体”走红网络。“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管理,因为当不了老板很痛苦”……类似这样的吐槽一度让报考学子望而却步,不知从何着手。

尽管“千万别报体”渗透着一种自娱自乐式的调侃,但它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许多考生在专业选择时不够慎重,事前对相关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自身也没有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12年备考、2天考试、2小时填报志愿”,有人曾这样形容备考与志愿填报之间的时间差。一些人匆忙之间做出的决定,却与四年的大学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还有人不惜走上退学复读之路。据一项调查显示,约有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話将另选专业。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我们的学生很早就把上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但却很少想过要早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他们只想着要考出好的分数,进入好的大学,却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专业,想上什么类型的大学。”

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贯穿人生选择的重大课题,涵盖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整个求学生涯。

“当前,一些考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哪里,便一股脑地交给家长来包办,或许这才是最可怕的。中小学教育应唤醒高考生自主选择的能力。”自由撰稿人龙敏飞表示,“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应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能盲目跟随他人的脚步。学校、教师及家长不妨未雨绸缪,让考生尽早地体验社会生活、制定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唯有如此,才能在志愿填报时避免陷入‘忙与‘盲的困扰,多几分从容,自主选择想要的未来。”

猜你喜欢
辅导志愿机构
The Price of Beauty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