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换种方式更神奇

2017-07-24 13:33章剑和
下一代英才 2017年6期
关键词:忠言良药族人

章剑和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年轻教师因使用语言、批评方法的不当造成师生冲突、对立,做老师的大动肝火,学生“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不少年轻的教师感到困惑不解:自己尽心尽责的教育学生,一门心思为他(她)好,他(她)为什么就不好好接受、不懂老师的心呀?难道学生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留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犯了错误时,族长便会让他站在村落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

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之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且不能重复别人已赞美过的事。整个赞美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将正面评语说完为止。

这真是一个智慧的教训方式。他们对待犯错之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好事,有着那么多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们曾试图去改变别人,后来发觉都是徒劳无功,明明带着好意,结果反而造成伤害甚至反目成仇。假如我们用最柔和的语气来讲最重的话,效果就明显不同。

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总是抱着这样一个观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不知,良药若是苦得让人难以入口,功效从何而来?忠言若是逆得进不了耳朵,何来作用?事实上完全可以做到: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而且更利于行。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理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挖苦的信号。教育必须遵循人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确实,师长赏识、爱护、体贴孩子,孩子就会把人性中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反之,一味地粗暴批评、责怪甚至辱骂孩子,逆反心理驱使他们把身上最丑陋的东西暴露无遗,这与师长抑恶扬善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学生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

青少年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差,犯错误是难免的事。如果教师不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计较批评的言词、场合,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意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反而会加深他们心灵上的创伤。

可见,批评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批评教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尤其对后进生多一些欣赏,多一些轻言细语,少一些当面指责,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力争给孩子以良性刺激,效果会好得多。

猜你喜欢
忠言良药族人
不受欢迎的人
不受欢迎的人
大爱有方,良药在心——2022年新年致辞
(21)新航线
要听得进忠言
葱蒜亦良药
耐住寂寞,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增广贤文
忠言也可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