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

2017-07-24 01:37赵越超
参花(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考落榜越学越军营

赵越超

生活就像一杯咖啡,到底是什么滋味儿,只有品尝过的人才知道……又是一年七月高考出成绩,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回想起三十年前我高考落榜时的心情,真是物是人非,五味杂陈。那些即将跨入象牙塔的“天之骄子”自然是欣喜若狂,可是高考落榜的学生们却再次陷入了人生途中的重大选择。现在想来,最担忧的不是落榜,而是落榜后的出路何在。

三十年前的七月,被誉为“黑色的七月”,不知道是哪位“伟人”发明的这个词,真的是一项最贴近生活的发明,一直延续至今。那年,当我拿到三百六十八分的高考成绩单时,眼前一片漆黑,眩晕了很久。第一感觉就是:这辈子完了,走不出黑土地,走不出小山沟,走不出农村……那一天,我从农安县城步行二十多公里回到高家屯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父母及家人早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院里兜兜转转好几圈了。看见我进门,母亲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了地,父亲焦急地询问我高考成绩。我沉默着,无言的沉默像暴风雨前的狂风,压抑在每个人的心上……看到我痛苦的表情,父母知道了结果,也没有继续深追下去。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我当时的分数。

那一晚,月光格外地好,天空布满了星星,我清楚的记得那一晚复杂的、辗转反侧的心情,今后的人生路该如何走?我永远也不会忘,那一晚,我似乎思考了我的一生,徘徊过,彷徨过,犹豫过。当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的思绪中蹦出一句话:为了生计,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那一年,为了生计,不到二十岁的我来到了红旗村砖厂干起了搬砖的活计。每天天刚亮我就和工人们一起,窑外脱坯、推砖,窑内码砖、烧砖,一天下来,造得全身都是灰土狼烟,直到天黑才可以下班回家。回到家里累得躺下就睡着了。其实累一些不算什么,最受不了的是那些人的鄙视。“高中生,真不中”。 坚持了一个多月,我实在是受不了别人的冷嘲热讽,最终放弃了这份工作,就连这一个多月的工资也没有结算。后来听父亲无意间说起,当时负责人竟然以我没有干活为由,拒绝给父亲结算我的工资。

盛夏时节,正是瓜果梨桃成熟之际。为了生存,我将家里闲置的两个大筐固定在自行车的后架上,然后深入村屯倒腾起水果生意。刚开始,我骑着自行车走了一上午没张开嘴,没办法只好跑到一个没有人员往来的空旷地带扯起嗓子大喊:“卖香瓜啦,卖水果了……”喊了一下午,终于在进入村屯时张开了嘴。在卖瓜时,熟悉我的人,对我指指点点,好像我做什么坏事一样。更有甚者,指着我教育身旁的小孩说,千万不要像这小子学习,大学没考上,书白念了不说,还倒腾起烂瓜烂枣儿了。每每听到这些议论,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然而多年后,我在部队里,不论拉歌还是喊口令,在团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声音特别洪亮,现在想想,可能是当年卖瓜时锻炼的结果。

十一过后,正是秋收时节。家里的玉米、高粱需要收割了。每一天,我赶着马車行走在家和大地之间,俨然是一个合格的车老板,有模有样的。拉车的是屯子里最烈性的一匹枣红马,被我驯服得如同羔羊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母亲说,过去愁的农活,今年不用费心了。当教师的父亲为我的人生担忧,多次询问我对未来的想法。可是,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形的毛头小子,对未来能有什么想法呢!此时已是入冬时节,正是征兵时间。我决定去当兵,也许我能在军营这所大学校闯出一条出路……对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的失败,似乎输掉了我所有的前途和信心。但我从骨子里并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我的骨气,我的傲气,让我不甘于现在,故而才有了我顶着冷嘲热讽,汹涌着热血澎湃的“不自量力”之举。

十八岁,一个充满斗志的年龄,一个满怀热血的年龄,一个心中燃烧着梦想的年龄,一个人生观渐成的年龄。怀着儿时的理想,带着一颗赤诚的报国心,我告别了辛劳的父母双亲,踏上了开往未知远方的军列。来到绿色的军营,经过几个月的摸爬滚打,无数次的摔倒爬起,白天专心持枪站岗,晚上就静心写文章,用酸咸的汗水、黝黑的皮肤、向上的心态,证明了我的成长。班长多少次的言传身教,排长多少次的亲自指导,指导员多少次的谆谆教诲,使我从一个地方青年历练成一名合格的军人。更让我自豪的是,我被从千余名士兵中选拔出来调到守备师部当了一名宣传报道员。

三十年前,高考落榜生对于军营来说绝对是个“宝儿”。领导的关注、战友的称赞让我的自尊心、自信心又重新建立。但“有知识”的光环并没有让我因此而骄傲。有知识不等于有见识,没有先进文化的指引,思想就辨不清方向,行动就跟不上趟儿。当时,守备六师学理论,学文化,学知识,有光荣传统,有科学方法,官兵自觉学,比着学,人人都有“两把刷子”。在这里,不学文化没法处,不学理论待不住,学不好知识难进步。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儿就钻进师部图书室,时间长了,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收获,越学越有自信。头脑灵活了,眼界开阔了,心里亮堂了,以前一知半解甚至感到迷茫的问题也有了答案……文化给了我一双慧眼,使我掌握了观察社会、认识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写作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把正了写好当兵史、走好人生路的方向盘。

从一九八七年到二○○七年这二十年间,我先后在赤峰、沈阳、北京、长春等部队学习、工作、锻炼过。二十年,不长也不短,正好足够将我塑造成一把“利刃”。当兵二十载,转业又十年。三十年来,军营锻练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的精神,塑造了我的灵魂。我不管身在哪里,我始终坚持用一个合格的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用“三不”精神自我约束——不抛弃,不放弃,不言弃。时至今日,尽管我已经走进了领导干部的序列里,但落榜的打击一直是我的心病,也永远激励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时光荏苒,三十年的时光一闪即过。站在今天这个依然不起眼的原点回首往事,回荡在心间的竟仍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我救赎;与其为明天蝇营狗苟,不如在今天脚踏实地!

猜你喜欢
高考落榜越学越军营
军营里的奥运会
军营游
军营畅想曲
排长教我写家书
活用公式 水到渠成
从高考落榜生到科技致富标兵
只要不轻言放弃
我的小秘密
掏尽红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