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骇俗皮日休》叙事艺术探论

2017-07-25 02:04张治国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名作欣赏 2017年36期
关键词:黄巢小说

⊙张治国[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惊世骇俗皮日休》叙事艺术探论

⊙张治国[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李叔德的长篇历史小说《惊世骇俗皮日休》在叙事上显示出极为成熟的艺术技巧:一是文学语言精致纯正,语言风格通俗典雅;二是用简约的白描勾勒,人物特征神情毕现;三是环境描写与情节、人物水乳交融;四是讲究情节照应,故事结构完整;五是故事情节传奇浪漫,引人入胜。故此,该作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惊世骇俗皮日休》 叙事艺术

《惊世骇俗皮日休》(以下简称《皮日休》)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叔德为唐代三位杰出的襄阳籍文学家立传的“诗人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同前两部《孟浩然新传》《张继传奇》一样,《皮日休》把“诗”融进小说,对“历史”表现出严肃态度。“诗”是唐代的文化符号,正如作者小说后记《诗与历史——〈诗人三部曲〉创作札记》所言:“写唐朝离不开诗歌。……在这三部曲中,我既把诗当作生活本身,又把诗当作刻画人物的方式,更把诗当作推进情节发展的手段”,使“诗成为小说的有机部分”。对历史的尊重,是作家创作“诗人三部曲”恪守的基本原则:“在历史面前,我不敢戏说,只有敬畏和服从……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对于年代序列和历史上的大事件,以及书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总要根据史籍再三核对,以免有误。”然而,作家并未机械地拘泥历史,而是“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合理想象,遵循可然律虚构的“小说家的职责和擅长”,从而将小说锻造成一部既有真实的历史感,又有引人入胜审美性的艺术作品。与前两部不同的是,《皮日休》更像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其叙事艺术技巧也更圆熟,相应的,其审美价值也更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文学语言精致纯正,语言风格通俗典雅

在《皮日休》中,作家采用了一种与所呈现的历史社会内容极为匹配的文学语言——一种精致、纯正、极富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形成了简洁、明快,准确流畅,通俗而又不失典雅的语言风格。能体现这种语言风格的文段比比皆是。例如第一章对唐宣宗的简介:“宣宗李忱即位时,年方三十七岁,年富力强,稳重沉着。一个从权力圈子之外走来的成年皇帝,既出身皇宫,又熟悉民情,又有能力充分行皇权治理军政大事,当然是一个好皇帝。”又如第三章写从皮日休视角所看到的任家大院(皮日休红颜知己任亦野家的宅院)景象:“那短墙的平面上,挨次放着吉祥草、万年青的盆子。隐隐地望见里面好像是一个花园,百花如锦,姹紫嫣红。更远处则亭台叠叠,殿角重重。皮日休不知不觉地移步近来,靠着短墙,向里面偷觑。只见西南角上有个十三四岁的丫头,在那里寻花折柳,正是香忘。”

二、白描勾勒,人物特征神情毕现

作家十分擅长描写人物肖像。通常采用极为简约的白描手法对人物的外部特征予以勾勒,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物的突出特征表现得神情毕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第一章对两个年轻人的描写:“一个长得白面宽额,神情肃然,略显拘谨,大约二十余岁;一个身材瘦长,肤色浅黑,眼光逡巡,大大咧咧,只有十八九岁模样。”“白面书生”写的是皮日休的好友崔新美,而“黑脸小伙儿”写的则是主人公皮日休——皮日休的其貌不扬与满腹才华形成强烈反差,这也正是文中许多人对皮日休先藐视后敬佩的原因所在。在此,作家对皮日休作这样的肖像“定型”处理,也许就是要打破“凡名人必美化”的惯例,有意强化人物的这种表里之间的反差,突出人物个性。另一方面可能也借此提醒人们:一个人的外表与才学、品德无关。在社会交往中待人如果以貌取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是选终身伴侣,甚至会招致糟糕的后果。正如作家借皮日休之口对同昌公主的丈夫、那个与岳母郭淑妃有不伦之情而又阴险歹毒、残害忠良的阴谋家驸马韦保衡的评价:“貌若潘安,才比子建,不一定就是如意郎君啊。”再如小说第二章对侠女任亦野的描写:“那姑娘约莫十六七岁,肤若凝脂,目若亮星,齿若瓠犀,竟如天仙一般光彩照人。”行文简约,比喻贴切,突出了任姑娘的年轻貌美,难怪第一次见面就把皮日休“惊呆了”。

作家的肖像描写不仅能突出人物的外表特征与气质性情,还能融入审视者深谙人情世故的人生智慧,透过表情与眼神对人物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作出合理化推测。例如第十章写皮日休眼中的待嫁武公业的小家碧玉、轻盈瘦弱的美女步非烟:“形若纤柳,罗绮加身似乎不胜其重。不知道是不是出身小户人家的缘故,她的气质里总有些惶恐和软弱。当然这并不是那种令人生厌的怯懦和小家子气。她好像是森林里一支孱弱的鹿,你不看她,她就怡然自得活泼轻捷,但若发现你在观察,她就会与你对视,那种好奇的、温良的、略有紧张的神情令人爱怜。你舍不得惊吓她,于是,只能放软目光,给她怜爱。她的眼睛是一汪清澈的潭,潭里装着文墨,装着音律,装着浪漫,装着对爱情的憧憬。你若以为她清浅,那么就纵身跳进去吧!那波涛将会彻底淹没你。”这种描写比起一般的肖像描写,更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遐思与情感共鸣。

三、环境描写与情节、人物水乳交融

《皮日休》中对山川花草美景的生动描写俯拾皆是,既赋予自然之景以绚丽多姿的色彩,也为小说增添了醉人的诗情画意。事实上,小说的景物描写并非游离于所要表现的中心内容之外,而总是与情节发展相伴,与人物形象及其情感体验攸关,即旨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趣味。另外,在技法上,尽管不乏精雕细刻的花鸟工笔画的手法,例如第九章写皮日休蓝田关追花遇险:“他在草丛中看到一种奇异的花朵,叶片浅绿修长,干茎粗壮,每枝只在茎顶处开一朵花儿。那花儿形状奇异,淡黄色的花瓣上绣着细细的金线,中间的花骨朵如同人的手指一般指伸向天空,煞是美丽。”

较之于工笔细描,小说更多的是采用大写意的笔法来写景,远景与近景兼顾,构图磅礴大气,笔墨浓淡相宜,极具雄浑粗犷之美。例如第二章对鹿门山群山美景的描写:“鹿门山濒临汉水,与西边岘山隔江相望。怀抱四周的狮子、香炉、霸王、李家诸山各具雄姿,共同构成了圣山之风景。远远望去,五山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令人心驰神往。近观诸峰,各具特色。狮子山秀丽、香炉山幽深,霸王山雄浑,鹿门山峭奇,李家山旷达。皮日休忘情地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神仙境界。”

四、情节前后照应,故事结构完整

作家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善设铺垫、讲究照应的叙事传统,使故事结构呈现出大团圆式的完整性。如第七章写志存高远、文武双全的一代枭雄黄巢慕名上鹿门山拜访襄阳才子皮日休,结识了同样文武双全、年轻貌美、性格爽朗、野性十足的富家大小姐任亦野,心生爱慕。下山之时,他仗着酒劲壮胆,向大小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有朝一日我若做了皇帝,你来做我的皇后如何?大小姐只当这是黄巢酒后戏言,压根儿没当真,竟爽快答应下来。后来,黄巢率起义军攻占长安,建立了农民政权,做了所谓“大齐”国的皇帝,任亦野果然兑现诺言,做了黄巢的皇后,成就了一段“英雄美人”的姻缘,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

此外,作家也借鉴了现代小说的意象化叙事技巧,意象的设置充满对人物命运的暗示性。这对历史小说的叙事是一种可贵的丰富。如第十章写军曹武公业欲娶美女步非烟为妻,为讨未婚妻欢心,他特意购买了用描金鸟笼装着的嫩黄小鸟作为礼物,结果,小鸟不堪囚禁绝食而亡,“小小的眼珠不再漆黑而是蒙上了一层哀哀的白霜”。步非烟虽然出身于小户人家,但聪慧伶俐、娇小可人。她喜诗赋、懂音律,多愁善感,憧憬着浪漫的爱情,但这是不通音律诗赋的一介武夫武公业所无法给予的。在饱尝了无爱婚姻的煎熬之后,她在隔壁府椽赵家公子赵象的引诱之下红杏出墙,后被丈夫发觉,遭受毒打,最终不治身亡,香消玉殒。联系人物的命运结局,不难发现,金丝笼象征着步非烟被“囚禁”的无爱的婚姻,而嫩黄小鸟则预示着步非烟的悲剧结局,两个意象在小说中都发挥着叙事功能。

五、故事传奇浪漫,引人入胜

整部小说自始至终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传奇浪漫色彩,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编织离奇情节的出色才能,同时也使得原本沉重、枯燥的历史小说阅读变得轻松愉快、趣味盎然。如第二章写崔祁氏伙同姘夫杀害了丈夫崔新美,然后嫁祸于皮日休,害得皮日休无辜遭受牢狱之灾;第九章写皮日休蓝田关追花遇虎,武公业挺身相救;第十九章写任亦野潜入赵家无意间杀了薄情公子赵象,被护院家丁追杀,千钧一发之际,任飞扬飞镖救姑,化险为夷;第二十七章写黄巢起义军包围洛阳,久攻不下,皮日休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劝降唐军守将刘允章,并获得成功;第三十章写皮日休为帮助当了“大齐”皇帝的黄巢“安定民心”,“利用人们的迷信,强调大齐的正统”绞尽脑汁炮制了那首著名的谶言式谜诗。诗曰:“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岂料弄巧成拙,触怒了黄巢。黄巢欲借部下朱温之手加害皮日休,后又听从已做了其皇后的任亦野的劝说,在朱温欲挥刀行凶之际,又亲自前往解救皮日休,有惊无险等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片段。

① 李叔德:《惊世骇俗皮日休》,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23页。(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本文系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开放研究基金项目“新世纪襄阳长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15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张治国,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黄巢小说
赞江滩芦花
A New Way of Dao
假如朝廷当初录取了黄巢
黄巢
文学小说
黄巢的破坏力
文学青年黄巢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