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实现减负高效

2017-07-26 13:09张小艳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广陵孟浩然黄鹤楼

张小艳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令人欣喜。但是,不少教师却跟不上步伐,布置作业单一、封闭、机械、重复,不仅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应该怎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实现高效作业呢?

一、差异性作业

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出有差异性的作业,便于学生选择,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比如,学习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设计了以下四类作业,让学生自选:(1)背诵、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诵给同学或爸爸、妈妈听;(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番情景?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或画一幅图;(4)请你再搜集几首表示朋友情谊的古诗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比较诗意境的异同。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自己潜力所及的层面上充分发展,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开放性作业

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与习题,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放眼社会,整合学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如,学完《索溪峪的“野”》,我们让学生观察家乡的美景,结合课文的表达方法,或把美景拍摄下来,配上文字,设计一张家乡旅游宣传海报;或把美景录制下来,配上文字和语音,传到网络上,供大家欣赏,宣传家乡;或为家乡写导游词,为游客做导游,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盘活”了知识,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趣味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都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做做习题,机械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主动学习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出富有创意,既新颖又有趣味性的作业。学生一看到充满乐趣的作业就会跃跃欲试。

如,学了《小小的船》后,让学生学唱这首歌,学跳这支舞;学了《西门豹》后,让他们排演成课本剧;学了《春天》后,让他们去找春天,赞美春天;学了《龟兔赛跑》后,讲讲龟兔后来发生的故事……可以说,这样的作业比起抄抄写写、读读背背,难度大得多,可学生并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以此为乐,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完成的效果很好,实现了个性的自我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实践性作业

有些教师认为巩固课堂知识,作业多多益善,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反复做习题,枯燥乏味,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伤害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遏制了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要废除重复性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如:

查一查,搜集资料。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一下子难以理解。为此,我们布置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毛主席的故事,了解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上课时学生有选择地交流信息,人情入境,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做一做,激发探索。学了《乌鸦喝水》,在作业中设计按课文揭示的步骤做个实验。这一实验性作业,使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画一画,体会意境。教学《荷花》这类优美的写景文,让学生画一画再现美景,体会课文的意境美。学生很愿意,并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艺术享受。

好動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实践中兴趣盎然,不亦乐乎。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们要坚持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编辑 薛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陵孟浩然黄鹤楼
广陵潮:海上明月共潮生
“黄鹤楼”安全教育更上一层楼
在小五圩喝茶
难忘黄鹤楼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春晓
黄鹤楼
春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广陵”与“扬州”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