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韵的生成与嬗变

2017-07-28 16:09杜丽蓉
神州·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嬗变

杜丽蓉

摘要:我国书法文化历史悠久,书法韵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并且嬗变过程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书法韵不仅对书法审美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彰显了书法家的书法功底和精神追求。针对书法韵从形成和嬗变两方面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书法韵,使人们在认识书法韵、意识到书法韵重要性的基础上,借此传承书法文化、彰显书法审美魅力。本文首先对书法韵做了基本介绍,然后分析了韵的形态,最后重点探究了书法韵的生成和嬗变。

关键词:书法韵;生成;嬗变;书法审美

前言:

书法审美的主要标准即书法韵,书法家创作、临摹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而且还要意识到书法气韵呈现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有利于书法家激发创作灵感,有利于创作完成的书法作品延长生命力、全面彰显艺术气息,这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书法艺术发扬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了解书法韵的生产以及书法韵的嬗变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

1书法韵的基本介绍

1.1定义

对于书法韵这一定义,不同书法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具有差异性,但概括来讲,指的是内在精神、内在气质和神韵。大多数书法家评价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会将其纳入审美标准,实现书法作品全面性、客观性评价。赋有韵味的书法作品能够彰显本真性情,并且还会形成独立人格,流露自然情趣,不同时代的书法家对韵味的理解存在差异性,优秀的书法作品既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又要有蕴涵,进而韵味才能相应产生。赋有韵味的书法作品能够间接显示书法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同时,书法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也会得以传递,这类作品能够对学习者起到感情激发的重要作用,这对书法创作、创作思维拓展具有重要意义[1]。

我国书法韵味这一定义之所以尚未明确,主要是因为书法家的知识储备、阅读视野、领域能力存在差异性,进而对韵味的理解自然不相一致,因此,不同书法作品所传递的书法韵不尽相同,书法韵的形成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正是书法家追求的主要目标。

1.2内容

书法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组成书法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文字和线条,并且这两种基本元素会在宽窄、大小、刚柔、形神、长短、浓淡、喜怒、断续、雄秀以及断续等方面变化;书法韵追求轻灵园活,与此同时,书法韵避免出现呆板、滞后、僵硬等现象;运笔的过程中还应坚持八面出锋的基本要求,以此实现字条多变、字态丰富这一书写目标;书法注重得机得势和自然浑成;书法追求变化莫测、笔随意动;书法书卷气息浓厚,对学习对象没有严格要求;书法作品从整体来讲,应具备艺术感染力,同时,遵循辩证法基本原则。

2韵的形态

2.1气韵

“气”这一概念形成后,不同时代的书法家还会对其进行内涵丰富,实现气和韵的有效结合,气韵在书法作品中呈现,主要通过线条、结构组合、书法形式以及墨色等元素来呈现,并且各个元素间还需有效配合,高度统一,避免出现局部统一,个别元素呆板等现象,进而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完美形成。书法气韵是书法家的共同追求,彰显书法气韵的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这一原则,避免急于求成,最终实现字态、技巧等方面的精神气质。

2.2线韵

书法主要依靠线条元素来构成,再加上,线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境,书法家能够借此实现情感表达,丰富书法练习体验,创作完成后的书法作品能够显示书法内涵,并且书法内涵还会随着线条长短、粗细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从中能够看出,線韵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变化性,这也是线韵产生的基础。

2.3情韵

书法家能够通过书法作品传递内心真实情感,书法作品能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改变线条变化形式,以此完成情感传递这一内容,体验书法作品情感的过程,即体验线条变化、章法创新的过程。情韵体验这一过程应循序渐进,完成作品韵的转化,将其视为主要审美目标,明确书法作品基本特征,感受线条、墨色变化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情韵。

2.4墨韵

墨韵传递的载体主要为墨色和形式,具体形式主要有浓墨、宿墨、泼墨、积墨和焦墨。书法韵味能够借此完成墨韵彰显,除此之外,用笔速度、纸张材料也会对韵致产生不同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墨韵应体现自然之美,并且坚持得法这一基本的用墨标准,即根据书法需要使用浓墨、宿墨、泼墨、积墨和焦墨,以此彰显不同墨法的应用价值,实现书法艺术的有效传递。

3书法韵的生成

探究书法韵的形成,应从时代背景、自身规律以及艺术熏陶等三方面入手,这不仅能够对书法韵形成正确认识,而且还会了解书法韵的重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3.1时代背景

书法家作为文人,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政府重视,同时,政府还会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给予创作支持,即书法创作相关的用品能够向精致化方向发展,书法作品也越来越注重审美享受,这为书法韵提供了发展基础。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开放,书法创作空间也越来越大,当社会动荡不安时,书法家希望通过创作表达内心愤懑情感,希望实现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并且书法欣赏者也能从中体验到宁静、美好的创作理念,此时书法作品成为人们宣泄情感的主要工具,因此,书法韵在政治背景下逐渐形成。

除了政治背景外,书法韵的形成得益于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发展经历不同时代变化,社会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能够相应发展,并且人们对精神追求逐渐优越于物质层面,进而这为书法韵形成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再加上,优秀书法家的数量不断增多,书法家的创作风格也不相一致,书法韵形成能够得到创作主体的有力支持。从中可知,书法韵的形成离不开政治背景以及文化氛围。

3.2自身规律

书法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艺术规律,即书法逐渐向艺术化、情感化方向演变,书法本体能够充分彰显个性化艺术价值,进而书法家在尊重书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临摹,能够实现自由化、独特性创作,投入创作的过程中,内心情感也会全部倾注,同时,书法作品评价活动也相应形成,这对书法作品资粮提升、内涵丰富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这还会充分彰显书法韵,实现书法韵潜移默化的彰显。此外,印刷术的发明又再次为书法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书法作品能够将韵味通过载体的形式保存,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书法韵的发展[2]。endprint

3.3艺术熏陶

书法家开展书法创作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其他文化学、艺术家的影响,进而能够拓宽书法家创作思路,丰富创作内涵,同时,书法作品的审美标准也会相应提高、审美范围不断扩大,这为书法韵的形成提供了契机。无论是诗文艺术,还是音乐艺术,均强调韵律和韵味,因此,书法艺术也会渐渐提高对韵味的关注度,并将其作为书法审美的重要标准,这对书法作品全面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韵的形成是时代背景、自身规律以及艺术熏陶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中可知,蕴含书法韵的书法作品能够充分传播书法艺术内含,传承我国优秀的书法文化。但书法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够在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影响下,与时俱进的创新,具体嬗变分析如下。

4书法韵嬗变分析

4.1魏晋之前

“韵”最早与音乐相联系,即指韵律之意,重点强调音乐声音悦耳性;音乐节奏和谐性;又指气韵、风度、标致之意。此外,我国诗歌还通过韵来划分音节,同时,韵被划分为不同含义,在诗赋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受韵的联系和影响,音乐、诗歌以及乐曲间能够有机统一,能够为实现和谐这一目标中不断努力,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中能够看出,韵的发展注重主体的主观感受,同时,韵内涵被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其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来,以此实现书法艺术的持续、协调发展,豐富书法爱好者的艺术内涵,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间接显示出,魏晋之前的人们能够在掌握韵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创新、表达手段创新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4.2晋到宋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绘画事业渐渐兴起,画家完成绘画内容的同时,注重韵的渗透,无论是在人物画方面,还是在山水画方面,均注重韵的有效应用,同时,将韵作为绘画作品评价的基本标准,这不仅能够促进绘画事业发展,而且还会丰富绘画作品内涵,并且我国绘画作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了个性化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绘画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因此,书法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模仿绘画艺术融入韵因素,进而书法艺术能够不断提升艺术评价标准,这也是书法家对生活追求的基本体现,有利于提高书法审美水平,充分彰显书法艺术魅力。

4.3明代之后

明代后期,我国艺术流派形式多样,这又为韵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书法韵能够深入发展、有效融合,这对我国书法艺术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书法作品还能充分发挥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学习书法艺术的对象也会相应增多,从中能够看出,书法韵的持续发展能够实现书法魅力的有效传播,书法艺术传承活动也能得到载体支持。除此之外,书法韵现如今仍需要书法创作者和学习者具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书法作品质量,才能实现书法作品的有效传承,并且这也是我国传承优秀文化、彰显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具有积极意义[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了解书法韵定义、内容以及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书法韵的形成和嬗变,这不仅能够提升书法艺术审美效果,而且还会实现书法艺术价值的有效传播,这对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书法内涵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加快我国精神文明社会构建步伐,促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带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群,涂敏华.道教书法审美特征琐议[J].齐鲁艺苑,2011,01:50-55.

[2]叶德诚.论书法审美的人格特征——书法审美与人的感情和性格特征[J].艺苑,2013,06:31-33.

[3]吕文明,杭丽华.当代书法审美心理问题初探[J].书法,2015,06:78-81.endprint

猜你喜欢
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的嬗变与改革实践
明传奇钩沉
广播电视网络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