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

2017-07-29 07:59吴一平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期
关键词:歌曲演唱技巧风格

吴一平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与音乐风格,并在研究期间对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艺术价值和歌曲细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此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部经典的中国古曲。最后,作者也围绕具体的演唱技巧对相关的处理手法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要点。

关键词:《阳关三叠》 歌曲 风格 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018-03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作品,歌词取于我国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当中的一部分,通过音乐元素和诗歌的完美结合,让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主要分为三个大段,也即是三次叠唱(所以叫《阳关三叠》)。该歌具有着非常高的声乐艺术造诣,是声乐专业必须演唱的曲目之一,但如何演唱好这首作品不是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把握好其艺术风格。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歌曲的情

古人在唱诗词歌曲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润腔的技巧,因为这个技巧可以烘托出歌曲中的情。所以,在演唱《阳关三叠》的时候,可以尽量地使用润腔的技巧,以此做到“以声带情,以腔设情”。当然,在使用润腔技巧期间,演唱者也要细心体会乐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让腔调与乐器之间形成完美的互动。例如姜嘉锵在演唱《阳关三叠》的时候,他便反复琢磨了琴曲的演奏特点,特别是古琴中“吟揉”的技巧特色,随后将该技巧融入到琴歌当中,由此与润腔之间发挥了相得益彰的效果。比如在唱到“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色”时,演唱者可以增加一些情绪上的装饰,将依依惜别的情绪传递出来。而在演唱“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时候,演唱者可以模仿“吟”的味道将其刻画出来,给听众一种思考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歌词中蕴含着的不舍之情。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演唱者在演唱这首古诗词歌曲的时候还需要对诗词的本身有一定的了解,深谙诗词中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以及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诗词的,由此在演唱的基础上渗透文化思想,突出演唱的“情”。

二、歌曲的气

气息是唱歌的根本性动力,在演唱古诗词歌曲的时候,首先要拥有良好的气息作为支持。同时,还要适当地借鉴我国传统用气特点,随后有目的地使用偷气、取气、换气等技巧。而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与研究,作者发现歌唱中的气息主要源自于“丹田”,合理地控制丹田气息,能提高发声的质量,确保歌唱期间嗓音的不破。在演唱《阳关三叠》期间,演唱者可以遵循古代歌唱的呼吸技巧,该技巧和美声唱法提出的胸腹式联合和呼吸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中,该技巧就强调了“丹田”气息的重要性。在演唱期间,演唱者需要根据歌词的变化来控制丹田气息的变化。譬如在唱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歌词的时候:演唱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胸部和腹部对气息的储存能力,控制横膈膜和肋间肌肉,以此让气息具有弹性。如此一来,他们在唱的时候,声音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出来,并且不会让声音破损。另一方面,在演唱期间,演唱者还要确保气息的流畅和连贯,如果气息断断续续,或者无法衔接,只会让演唱效果受损,而且还会让整个现场效果变得差强人意。同时,演唱者还要具有充足的气息来读每个字及音节的变化,如果这期间缺乏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只会让演唱者读到最后感到气息不顺畅,大脑缺氧。当然,并不是每一首古代歌曲在演唱的時候都要利用充足的气息进行诠释,在这期间也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来合理调节气息,由此让整个演唱过程中更具情意,更有魅力。

三、歌曲的声

歌曲中的声是指音色,同时也是诠释歌曲的主要手段。可以说,音色在歌曲演唱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音色可以完美地刻画出歌曲中的内容及人物形象,营造出完美的画面感。而且,不同的音色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种音色都有其迷人的地方,每一种音色都是刻画一种情感。所以,我们在演唱《阳关三叠》的时候,也要合理把握自身的音色,并对其进行合理地调节。因为《阳关三叠》表达的是比较悲凉的情感,因此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应该用一种比较忧伤的音色来塑造其中的情感以及人物形象。当然,这期间有人必然会提出疑问“如果我的音色不适合诠释悲怆的情绪色调,还能演唱这首歌曲吗?”答案自然是能,只不过需要比常人花费更多的功夫,那就是在情、气等方面着手,这样营造出的演唱效果甚至会令人耳目一新,并诞生出更多的情绪色调。所以,单纯地围绕音色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演唱者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练习之前的两大要素,只有这样演唱出的《阳关三叠》才能真正地做到脍炙人口,让听众在听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从而提升歌曲的艺术性。

四、《阳关三叠》的演唱处理

如何完美地诠释《阳关三叠》,这对于演唱者而言是一个难题,它既考验了演唱者对历史、古文化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考验了演唱者的音乐技巧。其中,通过作者的理解,以及对相关文献材料的总结,发现歌曲《阳关三叠》在演唱处理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一)在演唱中展现古风的韵味美

古诗词歌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韵味的讲究,而润腔技巧是帮助演唱者在演唱《阳关三叠》时展现古风韵味美的主要方法。在这期间,演唱者通过行腔中的抑扬顿挫、呼吸的吞吐收放、字音词意的润色修饰,让歌曲达到以声传情的良好效果。例如“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二字,在唱的时候演唱者可以别具匠心地设计自己的腔调,或者是适当地运用一些戏曲上的元素,由此将歌曲的独特韵味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营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此外,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也要适当地营造出吟诗的效果,在咬字和发音上做文章,让诗词可以快速进入到歌声的意境当中。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一杯酒”,演唱者可以恰当地加重咬字及音调,由此提升“劝”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演唱歌曲中的大跨度音程部分期间,演唱者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摇音、揉音的技巧(如谱例1所示),因为这两种技巧来自于古琴的吟揉技法,放在琴歌中可以让演唱者的音腔变得更加圆柔、饱满,这对于突出古诗词意境而言有着良好的优势效果,并让舞台显得更加高雅、脱俗。而在具体的演唱中,当演唱者演唱“一杯酒”这里的时候,可以事先在自己的胸腔和腹腔存储足够的气,这样在唱的时候可以提高音的推力,随后再控制横膈膜和肋间肌肉,以此让此部分的演唱更具弹性。

(二)在演唱中突出古文的歌唱性

音乐是一门建立在旋律、韵律基础上的艺术形式,而古诗词亦是如此,在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古诗词中的平平仄仄等排序规律中蕴含着的韵律之美。所以,在演唱《阳关三叠》期间,演唱者也要根据诗词本身蕴含的韵律来控制演唱中的腔调与发声,也即是突出古文的歌唱性特征。因此,在演唱期间演唱者可以合理地使用中国古代的歌唱技巧来诠释《阳关三叠》。例如:在唱“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一部分的时候,演唱者可以利用轻柔、缠绵的音色来表达出此刻的心情,让情绪显得非常深刻。随后,通过轻、重、缓、急的语速变化来突出诗词作者当时的心境变化。而在演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时,因为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不得不分离的无奈,所以演唱者可以适当地提高声调,合理控制气息的变化,以气衬托音色和音量,由此带给观众一种演唱者既是在唱歌,也是在朗读诗歌的感觉,继而提高舞台的表演效果。又比如在演唱谱例2中的段落时:这一部分的音程跨度同样较长,许多初学者在学唱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气息跟不上,或者是破音的情况。对此,演唱者可以在唱的过程中,在“声”的方面,演唱者可以利用呼吸来控制声音的抑扬顿挫,让音色更完美。在“气”的方面,演唱者可以同样采用控制丹田储存足够的气来支撑“声”,由此确保声的力度和绵绵长度。

总而言之,想要完美的将古诗词歌曲诠释出来,一方面需要演唱者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一方面也需要演唱者对古诗词文化具有深刻的了解。而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也要对自身的情感、声音和气息进行合理地调控,以此创造出优美的声音,用字表达请,用情带去声,用气支撑声,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就能将歌曲表达的完美。

参考文献:

[1]闫旭芳.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J].黄河之声,2015,(01):23-25.

[2]廖志林.浅谈《阳关三叠》的内涵及演唱技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12-13.

[3]阎文华.论《阳关三叠》的音乐历史价值[J].大众文艺,2012,(09):11-13.

[4]刘进军.从《阳关三叠》论声乐作品中歌词的音调性与韵律性的表现特征[J].大众文艺(理论),2011,(02):25-27.

[5]毛亚雄.浅谈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以歌曲《阳关三叠》为例[J].黄河之声,2013,(11): 37-38.

[6]仇海平.琴心琴韵,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1):13-15.

[7]苗雨,郭小燕.古典琴歌《陽关三叠》及其演唱问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25-27.

[8]赵春婷.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01):17-18.

猜你喜欢
歌曲演唱技巧风格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