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制作人启示录

2017-07-29 09:50
南都娱乐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李楠综艺娱乐

“我认为现在已经没什么‘台综了”

南都娱乐:你的工作重心已向大陆转移?“台湾综艺金牌制作人”的头衔,给你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压力吗?

詹仁雄:我工作的重心应该是转移到——用其他方法来培育下一代的制作人员。包括有在台湾制作一个视频叫《苦荞》,向大陆的转移也是公司的一部分,那也许不是最大的重心,重心还是在培养新的制作人上,能够去做整个华人市场,到北京去、到上海去,是一部分必然也必须的工作经验。

“金牌制作人”的头衔当然有带给我很多方便,很多人不用介绍了,有听过我们做的节目。但是压力是观众会承载着以往看到的节目的记忆,认为你应该要做怎么样的节目或哪一种风格的事情,对双子座的我来讲反而是比较“讨厌”的地方,因为我不太喜欢做同一样的事。

南都娱乐:你对大陆观众和台湾观众的收视口味有做过研究吗?发现有什么异同吗?

詹仁雄:我认为大量观看所有的节目,就是最好的研究了。其实大家都过一样的节日,说一样的语言,很容易去互相了解,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我在做新节目的时候常说,大家在做的还是人性,这是更重要的,而不是综艺节目的手段。

南都娱乐:台湾团队在大陆做综艺的优势是什么?

詹仁雄:台湾这一群现在做节目的人,大多有五到十年节目制作的经验,而且台湾很流行带状节目,每个礼拜都要生产五个小时的节目,也就是说每周都要进棚两次,这个工作的累积会让很多事情减少了现场沟通的成本,这大概是台湾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南都娱乐:大陆这些带有台湾综艺基因的节目,是如何保持住台综特色的?

詹仁雄:网络时代所有事情就是不断混合,我认为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台综” 了。还有网络节目也有可能不是综艺了,可能是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混合,当然因为节目本来的样子会造成好像有台综的基因,但是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了。

南都娱乐:把这些节目大陆化的过程中,你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詹仁雄:其实最大的顾虑就是我年纪太大了,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年轻人沟通,让他们理解我要他们理解我的事情,这是比较大的顾虑,其他没有,只有体力和青春。

南都娱乐:作为“台湾综艺衰落的帮凶”,你觉得如果市场资金充足,台湾综艺能否重现辉煌?为什么?

詹仁雄:从我二十几岁做综艺节目到现在,我从来没有想过只做一个台湾综艺或者是台北综艺。我想做的,从来都是华人综艺。如果可以的话就是全球的综艺。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市场资金重组的问题了。

南都娱乐:对未来在大陆的节目,你有什么“野心”吗?觉得能再做出下一个长寿的“康熙”吗?

詹仁雄:其实我很想做一个音乐节目,新形态的。我们自己想的IP和节目模式、镜头方位、美术。这是我比较大的兴趣,希望今年或者明年能实现它。

“台综在某些特点方面

比较适合互联网传播”

南都娱乐:为什么选择请台湾综艺团队和小S来打造这样一档综艺节目?

李楠:台湾综艺一直以来都有广泛的受众,像早些年的《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我猜》等,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节目,而这些节目也一直有赖于网络传播的力量迅速流传。其次台湾综艺团队在节目设计话题感强,谈话内容很真实,综艺手段的奖惩方法也比较极致,具有十足的可看性和娱乐性。除此之外,主持人的魅力不可小觑,之前有很多台综粉表示,只有主持人的聊天是最好看的,而小S就是这种体质的主持人。

南都娱乐:作为制片人,《姐姐好饿》第一季的成绩你满意吗?

李楠:第一季从很多硬性目标,比如流量、客户满意度上,我们还是完成了预期的。但是,从效果和内容层面肯定还有成长的空间。

南都娱乐:第一季的口碑比较多元,是意料之中的吗?

李楠:这个很正常,毕竟众口难调,只要我们清晰地知道要带给大家什么,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去做就好了。

南都娱乐:第二季为什么从主打小S和男神互动,转为男神、女神兼有,从“食色性也”的主题开始走向访谈?

李楠:《姐姐好饿》本来就存在访谈的基因,只是谈的形式会加强娱乐化的手段,比如做菜时的突击访问,餐桌上的游戏问答,都是为了让聊天变得有趣。嘉賓结构上增加了女神角色的设计,是希望有更丰富的人物关系,展开更多的话题空间,以满足受众对于网综节目快节奏收视变化的诉求。

南都娱乐:台湾综艺制作团队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李楠:台综制作团队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相互尊重,懂得倾听。在我看来这是合作的最大前提,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够信任彼此,在合作的道路上走得顺畅。

南都娱乐:你觉得大陆和台湾的综艺制作人,最大的异同是什么?

李楠:制作人都是对节目内容有极致追求的一类人,每一个制作人都有自己坚持的价值判断和对内容的独特视角,所以无所谓大陆与台湾的差别。

南都娱乐:在把台湾综艺大陆化的过程中,你们做了哪些努力?

李楠:文化上的差异相互沟通,大陆受众喜好度上提供数据支持,制作层面共同探讨资源共享,加大商务执行力度以及分享传播经验和效果等等。

南都娱乐:会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吗?

李楠:任何一档节目在最初涉及网综领域时多少都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节目的表达方式如何更网络化,包装效果如何更综艺感等等。

南都娱乐:《姐姐好饿》在气质上还是带有台湾综艺基因的,你觉得“台综基因”对咱们其他的综艺节目有什么借鉴或者启发吗?

李楠:台综在某些特点方面还是比较适合互联网传播,比如效果的真实性上。其实不管是台综还是国外综艺,对于我们节目制作都是有借鉴和启发的,关键还是我们要如何做好本土化、网络综艺的“落地”改造以及迎和受众的诉求。

南都娱乐:越来越多的台湾综艺咖和制作人来大陆工作,你认为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李楠:我们合作过的台湾制作人都很优秀,他们有着十几年做综艺节目的经验,偶尔会有南北方地域文化差异上的问题,互相多做了解,对双方都是一种帮助。另外,多搜集和感知大陆当下年轻受众的喜好也是加速融入的一个通道。

南都娱乐:未来,台综的大陆化会有怎样的趋势?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标志,还是会没有明显界限?

李楠:未来台湾综艺也会吸收大陆很多的制作经验,我认为会没有明显的界限,大家都在自己风格的沿袭下相互融合、学习,形成更完整的制作体系,做出有自己风格标签的综艺节目,才可能给受众带来更多元化的体验,满足大家不同的收视诉求。

猜你喜欢
李楠综艺娱乐
在研究的路上镌刻生命的印记
What Makes You Tired
Taking Robotics, AI, IoT to the World
ON A MULTI-DELAY LOTKA-VOLTERRA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FEEDBACK CONTROLS AND PREY DIFFUSION∗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娱乐眼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