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2017-07-29 23:20刘艳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防治

刘艳霞

【摘 要】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多,病害出现频率也不断增加。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玉米的产量,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地区当前存在的玉米病虫害问题,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给黑龙江地区的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农业高质量地发展。

【關键词】黑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rop pest proble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z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黑龙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降水充足,给玉米的种植和生长都提供了很好的生长条件。但是,在促进玉米生长的同时,也更容易发生病虫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众多,而且不同的地区玉米病虫害的特性不同。

1 黑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的类型

1.1 玉米斑病

玉米斑病是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之一,在玉米的幼苗期到成株期都有可能会发病。一般情况下,根据病状特征,玉米斑病可以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玉米斑病主要出现在玉米的叶片部位,从玉米的下部的叶片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往玉米叶片上端蔓延,给玉米的苞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玉米小斑病特征呈现为玉米苞叶处出现椭圆状接近赤褐色的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斑点逐渐增多,慢慢连接成一整块大的斑纹,这就是玉米大斑病。在玉米斑病产生的初期,斑块不明显,如同水渍,斑块逐渐呈现出青灰色,最后变成黑褐色。在潮湿天气情况下,斑块会形成霉状物体,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1.2 玉米丝黑穗病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对玉米的生长和收获都产生很大威胁的病害。该病与玉米斑病不同,所带来的危害更加显著,出现在玉米的果穗和花的部位,直接影响到了玉米的结果和收获,可能会造成玉米的颗粒无收。该病害一般在与玉米的幼苗期就存在,在玉米抽雄后病状就开始逐渐出现了。玉米如果感染了玉米丝黑穗病,果穗与正常玉米的穗会有着一定的区别。玉米穗外观相对来说会比正常穗稍短一些,基部也更大,端部稍尖,苞叶会有一些呈黑褐色的粉末。

1.3 地老虎

地老虎是玉米害虫的一种,在玉米的种植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虫害现象。地老虎也有土蚕、切根虫的别称,顾名思义,可见地老虎对玉米的根叶所产生的威胁非常大。地老虎的生存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卵、幼虫、蛹、成虫。无论是哪个阶段,地老虎对玉米的危害都非常大,它喜欢啃食玉米的叶片,甚至会咬断玉米幼苗的根茎,给玉米的生长产生巨大的威胁。

1.4 玉米螟

在玉米的种植中,玉米螟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危害比较大的害虫。由于这种害虫喜欢钻入玉米心叶,啃食玉米叶片,因此,它还有一个别名,玉米钻心虫。被玉米螟啃食过心叶的玉米,叶片上会出现一排排整齐的小孔。同时,在玉米螟的幼虫阶段,它会钻入玉米的雄花,对雄花产生破坏,导致玉米植株早衰且空瘪,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2 黑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病害防治措施

有效的病害防止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成活率,增加玉米的产量。在种植之前选择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可以从根本上防治玉米病害。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做好药剂喷洒工作,有效防止病害。在玉米收获之后,做好种植地区的田园清洁工作,阻断玉米病害源头。同时,如果该地区玉米病害发生次数过多,则不应该进行玉米连种,应采取农作物轮种措施,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病害。

2.2 虫害防止措施

玉米虫害对玉米植株的成活率及挂果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做好杀虫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当虫害发生时,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捕虫杀虫,如果害虫数量过多,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剂杀虫。同时,加强对玉米的管理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玉米虫害发生的可能性,种植人员定期对玉米地进行松土、除草、杀虫,可以有效破坏病虫源,从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3 加强测定及品种推广,种植抗病杂交品种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选择优质、抗病虫性高的玉米品种,相关部门加强玉米品种的审定,测定玉米的相关特性,培养、选择并推广适合黑龙江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在玉米品种推广的过程中,尽量将玉米种子用药剂拌匀,种子包衣,严格把控玉米种子的质量。同时,相关部门开展玉米杂交育种研究,进行玉米优质杂交品种的培育,将玉米种植品种进行改良、创新,达到高产、抗病等目的。选用并种植抗病杂交品种,合理密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玉米的产量。

3 结语

玉米是当前社会种植量比较大的农作物,黑龙江地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玉米种植量十分大,但是相应的病虫害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黑龙江相关部门应该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深入研究,改进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玉米的产量,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清.关于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6):157-158

[2]张景霞.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8).

猜你喜欢
防治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