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名称小考

2017-07-30 11:29孙启忠徐丽君
草地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同音外来词音译

孙启忠, 柳 茜, 徐丽君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 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四川 西昌 615042; 3. 呼伦贝尔国家野外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苜蓿(Medicagosativa)自汉代传入我国,“苜蓿”一词也就随之在我国出现。在苜蓿进入我国的初期,由于 “苜蓿”是外来词,出现了许多同音异字的不同表达,如汉班固[1]《汉书·西域传 》曰:“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汉崔寔[2]《四民月令》云:“牧宿子及杂蒜,亦可种”,《尔雅注疏》郭璞[3]言:“黄华,叶似??蓿”,唐杜佑[4]《通典·边防典》亦言:“罽宾地平、温和,有苜蓿”。此外,在古代苜蓿还有许多异音别名,如晋葛洪[5]《西京杂记》云:“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宋罗愿[6]《尔雅翼》曰:“(苜蓿)秋后结实黑房累累如穄,故俗人因谓木粟”。众所周知,我国苜蓿栽培历史悠久,由于地域辽阔,民族和方言各异,因此苜蓿无论是现代人们生活交往中,还是在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都呈现出名称的多样性和混杂性,以及正名、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据张平真[7]考证,苜蓿的正名、别名或俗名等达30多个。本文采用夏纬瑛[8]、丁广奇[9]等的植物名称考据方法,试图就我国苜蓿名称的来源、同音异字与异音异名的产生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苜蓿名称的来龙去脉,为我国苜蓿史乃至苜蓿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1 “苜蓿”的词源

据《史记·大宛列传》,苜蓿是汉武帝时汉使从大宛(Fergana)带回的[10],《汉书·西域传》作“目蓿”,大宛即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1919年,美国著名汉学家劳费尔[11](B.Laufer)认为,当时大宛人讲的语言是一种伊朗语方言,故“苜蓿”应该是源自伊朗语的一个借词。但这种古伊朗方言已经绝迹,现在伊朗语里已经找不到与“苜蓿”对应的词,只能构拟古伊朗方言原型是buksuk,buxsux或buxsuk。张永言[12]指出,劳费尔的思路基本是对的。

1961年,波兰汉学家Chmielewki[13]对劳费尔之说产生怀疑,在他看来,既然在伊朗语里找不到与“苜蓿”对应的词,就应另找词源。他认为我国汉代的苜蓿有可能来自罽宾(Kashmir)。罽宾也出产苜蓿,汉使在那里见到过苜蓿。当时罽宾人讲的语言是一种与梵语有关系的印度方言,虽然与“苜蓿”对应的早期罽宾语词未能找到,但苜蓿是一种产蜜植物,而梵语称蜜的词māksika就有可能被用作产蜜植物苜蓿的名称,因此汉语“苜蓿”就是māksika一词在罽宾的某种方言形式的音译。陈竺同[14]研究认为,苜蓿或作目宿,亦称牧宿、木粟等,都是同音异译,与梵语及波斯语有关系。

1962年,蒲立本[15](Pulleyblank)却对此表示怀疑,他主张大宛语与后之“粟特(Sogdiana)”有关,“苜蓿”一词应来自吐火罗语或伊朗语,但其原型究竟是什么,则不得而知。另外,1934年,日本学者桑原隲藏[16]在《张骞西征考》 中指出,苜蓿或作目宿亦称牧宿、木粟等,此亦似为外国语之音译。Kingsmill氏照例主张苜蓿为希腊语Medikai之音译。杨巨平[17]认为,“苜蓿”一词与希腊语表示苜蓿的“Μηδικó”一词的谐音也似乎有关。据斯特拉波, 米底(Media)地区有一牧场, 盛产苜蓿。这是马最爱吃的一种草。因产于米底, 故被希腊人称为“米底草” (Medic ,Μηδικη’πóα) 。

《汉语外来词词典》【苜蓿】:源(原始)伊兰或大宛语buksuk,buxsux,buxsuk[18]。孙景涛[19]指出,苜蓿来源于buksuk,buxsux(古波斯语或吐火罗语)。劳费尔[11]认为,苜蓿可能与古伊兰语的buksuk或buxsux有关[20]。冯天瑜[21]亦认为,苜蓿为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张平真[7]指出,“苜蓿”的称谓源于古代引入地域的大宛语,由于当时中亚和西亚两地区交往频繁,各国的语言相通,所以大宛语和波斯语都很相近, “苜蓿”就是古伊斯兰语和大宛语buksuk或buxsux的音译名称。《汉语大词典》和《辞海(农业分册)》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苜蓿】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22-23]。许威汉[24]认为,“目宿”、“苜蓿”、“蓿”、“牧宿”、萺蓿和“木粟”之类原是外来词音译后的不同写法[7,20,22,25]。于景让[26]认为,“目宿”一词是其原产地伊朗语Musu的对音。由于对“苜蓿”词源的理解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同,徐文堪[27]指出,在词典里解释“苜蓿”条目的词源时,似宜数说并存。

2 苜蓿名称的演变

西域外来词的演变,最主要是表现在构词上。因为西域外来词多为音译,一开始在构词上多呈无规范的现象。例如苜蓿,最初的表现形式多为目宿、牧宿、蓿、木粟等是同音异字(表1)。汉语的外来词大都经历了由音译到意译的演变过程。通过意译的方式使外来词彻底改变身份, 成为本族语词。利用汉字形旁能够提示字义类别的特点, 使外来词在字形上融入汉语。比如把“目宿”写成“苜蓿”,苜蓿虽然采用的还是音译的方式, 但是通过添加形旁,对苜蓿所代表的事物进行了分类,苜蓿就在字形上融入形声字的庞大家族[28]。

汉使所携回者初名为目宿,后世加草头成为苜蓿[29]。在敦煌汉简中提到目宿:“益欲急去,恐牛不可用,今致卖目宿养之。目宿大贵,束三泉,留久恐舍食尽,今且寄广麦一石(后略)[30]”。1952年,台湾学者于景让[25]指出,在汉武帝时期,和汗血马联带在一起,同时自西域传入中国者,尚有饲料植物MedicagosativaL.,这在《史记》和《汉书》中,皆作目宿。他进一步指出,《汉书· 西域传》云:“大宛国……马耆目宿。……汉使採蒲陶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唐颜师古在其下注曰:“今北道诸州,旧安定北地之境,往往有目宿者,皆汉时所种焉。”于景让[25]认为,按目宿一词,本是其原产地伊朗语Musu的对音。在汉代,尚不见有现在所写的苜蓿二字。因为是对音,故尚有木粟、牧宿等的同音异字。至在目宿二字上冠以草头,而正式成为中国式学名,则大约是始于唐代的译经。唐代名僧义静(635-713年)留印度二十五年后,归国是年逾六十,在他翻译的佛经中有苜蓿之名。于景让[25]指出,在义静之前,北周僧阇那崛多(522-600年)译《金光明经·大辩天品》中,亦有苜蓿。在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广大宝楼阁经卷》中结坛场法品中,有“所谓安悉、薰陆、悉必利迦者,苜蓿也。”李锦绣[31]指出,《汉书· 西域传》 作“目宿”,《通典》 改为“苜蓿(表1)”,该词沿用至今。

表1 苜蓿名称演变Table 1 The evolution of alfalfa name

3 苜蓿的异音异字别名

在古代,苜蓿除有同音异字外,还存在许多异音异字的别名(表2)。苜蓿最早的异音异字别名出现在晋葛洪《西京杂记》中,他将苜蓿称为 “光风”、“怀风”和“连枝草”。在唐义净[34]《金光明经》出现了苜蓿香(塞毕力迦), 宋法云[35]《翻译名义集》明确指出,塞毕力迦,此云苜蓿,《汉书》云:罽宾国多目宿。明李时珍[32]复引了《金光明经》苜蓿为之塞鼻力迦。此外,苜蓿还有鹤顶草、灰粟和光风草等异音异字别名(表2)。

4 小结

苜蓿为西域外来植物,随着汉武帝时期开始栽种苜蓿,我国也就有了“苜蓿”一词。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苜蓿”词源的认识还不统一,有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由于“苜蓿”是音译,所以最初就出现了许多同音异字的表达,到唐代才出现了“苜蓿” 专用词,并延续使用至今。此外,苜蓿还有许多异音异字的别名,这也是我国苜蓿文化多样性的体现[24],也是苜蓿本土化的体现[38-39]。

表2 苜蓿别名与出处Table 2 Alfalfa alias and sources

猜你喜欢
同音外来词音译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同音》二字格探析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English Jokes: Homonyms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