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上门的保姆

2017-07-31 23:55鲁永平浙江
上海故事 2017年7期
关键词:赵萍王英小敏

○鲁永平(浙江)

主动上门的保姆

○鲁永平(浙江)

王家村有一个姓聂的老太太,是个可怜人,80多岁的老人,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既没有老伴也没有子女。老伴的父亲是地主,解放前被解放军镇压枪决了,老伴在“文革”初期遭到批斗含恨自杀,当时留下孤儿寡母两人相依为命,没想到儿子年纪轻轻也得病死了,只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活在这世上。

不久前,老太太觉得身子不舒服,东痛西痛,还经常咳嗽,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没想到是肺癌晚期,时日不多了。医生叫她想吃啥就吃啥,住院也没必要了。

从医院回来不久,聂老太太果然病得起不来了。这段日子全靠同村的王英照顾着。不过,王英自己刚升级做了奶奶不久,还要照顾小孙孙,老太太过意不去,说还是给自己请个保姆算了。王英听了不置可否的“嗯”了声。

没想到两天后,真的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来到老太太的家里,自我介绍说叫徐忆敏,愿意照顾老太太,就叫她小敏好了。老太太听到“小敏”两字,眼睛突然睁大了,盯着徐忆敏看了好一会儿,才摇摇头闭上了眼睛,眼角竟湿润了。小敏见了,忙细心地拿出一张餐巾纸,轻轻擦掉老太太眼角的泪花。

半晌,老太太又恢复了平静,问一个月要多少钱。小敏想了想,说:“到时再说吧,您看着给就行了。”老太太有点诧异,却因为病痛折磨,没再多想。

就这样,小敏在聂老太太家住了下来,每天把聂老太太照顾得舒舒服服,见老太太痛得厉害,就给她讲故事,转移注意力。平时,一口一个聂奶奶,叫得亲亲热热,让聂老太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享受到亲人般的关怀、阳光般的温暖。

也许是小敏的悉心照顾,让聂老太又多活了一个月,但还是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这中间,老太太几次提到小敏的酬劳,都被小敏含糊地回绝了。

这天,小敏正在给痛苦不堪的聂老太抚胸按摩,试图减轻老人的痛苦,王英带着一个年近60岁的妇女走了进来。

“妈,你总算来了,聂奶奶她,她快不行了……”小敏一见那个妇女,就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跟王英一道来的人是小敏的妈妈赵萍。她一进屋就直奔聂老太太的床前,一伸手握住了老太太那双皮包骨头的手,望着聂老太太,眼泪啪啦啪啦直往下掉。

“妈,对不起!请您老人家原谅我好吗?”

聂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看了一下赵萍,用微弱的声音问道:“你是谁?为啥叫我妈?”

“妈,我是赵萍啊,您不记得了吗?立敏当年的女朋友,赵萍。”

“什么?你是那个害死我儿子的女人?你还有脸见我?枉我儿子当初救了你一命,没良心的东西!”聂老太声音里充满了愤恨,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她把赵萍握着自己的手甩开了。

赵萍痛苦地退到一边,那件埋藏在心底的往事再次浮现在眼前……

那件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全国上下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潮。年满18岁的赵萍没能幸免,在1976年的春天从上海下放到王山村,一个江南小村。

虽然,江南的气候比较宜人,没有东北的苦寒,但田间的农活也不是一个娇滴滴的上海小姐能承受的。赵萍长相秀美,身材窈窕,皮肤更是嫩得能掐出水来。就因为这长相,赵萍不仅要饱受农活的折磨,还要饱受村里男人的烦扰,当面表白的还好,最怕的是暗地里的骚扰,个别的还会趁人不注意摸一下她的屁股,或者故意蹭一下她的胸,逮着机会就吃她豆腐。虽说因为知青是高压线,随便碰不得,不至于坏了她的清白之身,但也让赵萍又羞又恼,烦恼不已。

这时,有一人出现在赵萍的视野里。他就是立敏,白白净净的一个小伙子,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总是默默埋头干活,很少说话,闲余时间则捧着一本书,安静得很。这样的小伙子,在当时的村里就是一个另类。

有一次,赵萍挑着一担稻草在田间小路上走着,突然有一条蛇从田里蹿出来,游向赵萍前边的小路。赵萍一看见蛇吓得“啊”一声尖叫,连人带一担稻草摔倒在农田里。立敏正好在附近,马上赶过来,一声不吭地把赵萍拉起来,又帮她把一担稻草重新放在她的肩上,然后自己走在前面,示意赵萍跟着他走。

又有一次,正在插秧的赵萍突然从田里跳到田边路上,哇哇直叫,又是立敏一声不吭地走到她面前,帮她把叮在脚上的蚂蟥拍下来。

渐渐地,赵萍发现,立敏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虽没有多少交流,但那淡淡的笑容让她觉得好温暖。后来,两个人就偷偷地好上了。

在那个年月,虽然已经提倡自由恋爱了,但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恋人之间最多拉拉手,拥抱亲吻一般没那么大的胆子。知青更是高压线,如果跟知青发生关系,就要去坐牢甚至枪毙,除非两个人你情我愿地结婚。立敏因为自己家庭出身不好,面对赵萍总带着一份自卑,自然不敢越雷池一步。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还是让立敏的母亲也就是今天的聂老太太知道了。自从丈夫自杀,她成了惊弓之鸟,越发小心谨慎起来,守着儿子立敏艰难度日。现在,见儿子竟然跟知青谈起了恋爱,吓得半个魂也没了,这事要是让队里知道,指不定又会扣顶什么帽子,儿子可是她的唯一依靠啊!

这天,等儿子从生产队收工回到家,她就给儿子跪下了,请儿子马上跟赵萍断绝关系,再不往来,否则自己就跪死在他面前。

立敏见母亲这般,愣怔了好一会儿,最后不得不当面答应了,但他心里却是想着如何瞒过母亲,继续跟赵萍交往。这份感情在他灰暗的人生里显得太珍贵了,他根本无法舍弃。

赵萍得知立敏母亲态度的时候,也是矛盾不已。她是个善良的姑娘,完全理解一位母亲的苦心,但真的要舍弃这份感情,她特别害怕自己无法承受,这是她知青岁月唯一的一丝亮光啊。矛盾中,她与立敏减少了见面的次数,却没有分手。

一天晚上,台风来袭,大队仓库边上赵萍住的那间屋顶被狂风暴雨掀翻了,赵萍吓得缩在床角瑟瑟发抖,无法动弹。瓦片夹着雨水哗啦啦往下掉,赵萍惊声尖叫。隔壁住的两知青因为跑到村里一个要好的伙伴家打牌去了,所以没有一个人听到赵萍的呼救声。就在赵萍吓得魂飞魄散之际,一个黑影带着手电筒踢开门冲了进来,“赵萍,你在哪?”

找到缩在床角的赵萍,立敏连忙奔过去,一把抱起她往外冲,就在冲到门口时,突然一根椽子掉下来砸中了立敏的后脑。立敏摇晃了一下,把怀中赵萍推出大门,自己却趴在了门槛上。

赵萍把立敏的头搂在怀里,“立敏,你怎么啦?别吓我。呜……”立敏挤出一丝笑容:“乖,别哭。萍萍,我不行了,你以后找个更好的,一定要过得幸福。妈就托付给你了……”还没说完就晕了过去。赵萍哭喊着,摇晃着,“我答应你,全都答应你,你快醒来呀。”不一会儿,村里要好的姑娘王英不放心赵萍,带了人来找她,才发现立敏受重伤昏迷不醒……

等到王英她爸几个人把立敏抬到大队医疗所,赤脚医生翻了翻立敏的眼皮,一搭脉搏,已经回天乏术,叫人赶紧抬回家去,让他们母子见最后一面。当聂老太看到被人抬回来奄奄一息的儿子,她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嘴里凄苦地喊道:“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老天爷呀,你为什么不长眼睛啊……儿子,我是你妈,你快醒来啊……”

在母亲的呼喊中,立敏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微弱地喊了一声:“妈。对不起,儿子不孝,要先走了。您别难过,一定要好好活着。请您答应我不要责怪赵萍,是我主动追求她,救她……”

立敏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聂老太一下病倒了。赵萍记着立敏生前的嘱托,跑去照顾聂老太。可是没想到,聂老太一见到她就像见了仇人一样,咬牙切齿地说:“是你害死了我儿子,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你滚,我再也不要见到你!”说完,硬是把赵萍赶出了家门。任凭赵萍在外面怎么哀求,都不理睬。

赵萍无奈只好央求王英替自己去照顾聂老太,每次做了好吃的让王英送进去。

后来,聂老太知道了赵萍偷着照顾自己的事,却没有丝毫的动容。

赵萍终于死心了,再也没有出现在聂老太面前。后来,根据政策,赵萍回到了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

聂老太自从儿子去世,没啥亲戚的她一个人艰难度日。幸好同村的王英姑娘嫁的也是同村人,时常来探望她,接济她,生活反而过得比村里大多数人好一些……

今天,隔了四十年,再次见到赵萍,聂老太埋在心里的恨又被激发了。

面对聂老太的指责,赵萍欲言又止。王英见此情形急急开了口:“聂阿姨,你这真的是冤枉阿萍了。”然后把这些年赵萍的事细细说给聂老太听。

原来,赵萍回到上海后,安排工作进了企业,有了稳定的工作,但一直不肯找对象。父母多次劝导她,还托人给她介绍对象,赵萍全都拒绝了。后来父母恳求她,就算为了父母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赵萍虽心里不忍,但还是坚决地跟父母说心有所属,再也不会爱上别人,自己会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的。父亲气得要把她赶出家门,母亲终究狠不下心,就劝父亲,总归是自己的女儿,随她去算了,总不能硬生生把女儿逼上绝路。就这样,赵萍独身至今。

小敏见聂老太狐疑地盯着自己,上前替母亲说话,“聂奶奶,王姨说的是真的,妈妈一直没有结婚,后来抱养了我。打我记事起,妈妈从来没有开心过,给我取名忆敏,也是为了怀念立敏爸爸。这些年来,她一直记挂着您,为了让您过得好一点,她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保证您吃好穿暖。怕您不收,总是托王英阿姨转交。这次她得知您得重病,急得马上要赶过来照顾您,但临走的时候又迟疑了,她怕您还是恨她,见了她反而加重病情,所以才叫我来照顾您。”

聂老太一双眼睛转向王英。王英忙说道:“是啊,聂阿姨,其实这些年我给您的钱和东西都是赵萍寄给您的,我只不过转交了一下。她这辈子除了您儿子再没有喜欢过别人,心里一直怀着对您的歉疚过了这四十年,不容易啊。您就原谅她吧。”

“原来是我误解了她。”聂老太微弱地叹了口气,“唉!要是立敏在,也不愿意我这样恨赵萍吧。罢了罢了,阿萍,难为你这些年一直把立敏装在心里,对我也是暗中关照了这么多年,原……谅你了。你是个好姑娘,可惜立敏没福气……”

说完,她颤巍巍地伸出手,握住了赵萍的手,一脸平静地慢慢合上了眼睛……

赵萍母女放声大哭。伤心之余,两人按照当地的习俗把聂老太葬在儿子旁边,跟她丈夫合葬在一起,一家人终于在地下团圆了……

(责编/刘 兵 插图/陆小弟)

猜你喜欢
赵萍王英小敏
春天到了,植树去
一颗珍珠的自述
Preserving Data Privacy in Speech Data Publishing
Energy-Delay Tradeoff for Online Offloading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Wireless Powered Mobile-Edge Computing Networks
《形式上的钝感》
大卫上学去
药店认识
一起遛弯
每当我回到故乡
80岁老夫妻的离婚系列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