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从“富二代”到“创二代”

2017-07-31 00:50林海
英才 2017年6期
关键词:富二代刘永好刘畅

林海

她更有创新,这是我做不到的。我的错误,她来纠正。

和许多“二代”经历一样,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也经历了海外念书,接受西式教育,几次创业,最终进入家族工作的历程。

“经营过时尚店、开过餐厅,投资过咖啡馆,做广告公司,还想过出唱片。”回忆起女儿刘畅早年间的经历,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时髦”。

2013年5月,62岁的刘永好在新希望六合股东大会上,宣布卸任公司董事长。33岁的劉畅正式“接班”,彼时外界最多的疑问,就是年轻时尚的掌门人面对“以饲料为主业的最‘土公司”时,究竟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正式接班之前,刘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以“李天媚”的名字在新希望的各个岗位上历练。“从普通员工到办公室主任,”刘永好对《英才》记者说,“换一个名字,谁都不知道她是谁。”

新希望新老传承的当口,也是国内农牧行业深度变革期,外部市场环境并不乐观:饲料业行情急转直下,猪肉价格进入“超惨猪周期”,加上突如其来的“速生鸡”和禽流感事件。刘永好也形容当时的新希望六和是“最倒霉的上市公司”,这让刘畅的接班有点“临危受命”之感。未来新希望六和要如何转型、调整、变革都是刘畅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富二代。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其实是一个‘创二代。”今年4月5日,在川商总会主办的2017天府论坛上,刘畅也自我调侃。

刘永好曾说,他和女儿最大的不同是,“她有一个有钱的老爸,而我没有。”刘畅也对媒体说,她与父亲最大不同是,“因为我有一个富爸爸,所以我可以体验更多的消费,我是最好的用户。”

这种贴近用户的思维体现在新希望六和,就是逐渐向消费端延伸的产业链,新希望六和也有了像“做好一袋饲料”、“做好一块猪肉”这样的“时髦”词汇。“她更有创新,这是我做不到的。我的错误,她来纠正。”刘永好评价说。

伴随着新希望六和的业绩增长,刘畅身上“刘永好女儿”的标签正逐渐淡化。“实际上我尽可能的少管,我在公司里只是一个董事,”刘永好透露,“重要的事她问问我,但绝大多数是她自己定的,包括战略、规划,包括用人等很多方面。有职、有权、有责任、有担当,才能够真正的进步。”

独自掌舵一年,刘畅带领公司从饲料大王时代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据2016年三季报,新希望六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82%,但其净利录得21.1亿元,同比增长19.06%。

猜你喜欢
富二代刘永好刘畅
刘永好:未来与世界共享美好
京都“富二代”联手拯救传统工艺
珍视自我
刘永好:有个刹车系统
刘永好夫妇的婚姻心语